分享

辣椒祛湿是误区(图)

 haiross 2016-03-15
专家声音
专家声音

  今夏的雨水特别多,很多地方水患成灾。空气闷热潮湿,这种又热又湿的感觉,让久居北京的北方人很不适应,能不能参照南方人的食谱祛湿,成了读者朋友们当下生活中一大头疼问题。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到北京卫视养生堂“虫草总动员”的主讲嘉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李忠教授。说起湿热的天气,李忠教授介绍说,今年暑湿当令雨水较多,气候闷热潮湿,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中医又称这一时期为长夏,“湿”是这一时期的气候特征,所以健脾除湿、清热解毒成为今夏的饮食要义。

  李忠教授说, 湿的产生与体质、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生活中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是个大问题。李忠教授认为,饮食不节,过食甘甜油腻厚味之物,湿从内生。中医素有“药食同源”的悠久传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食物瓜果蔬菜均具有四气五味,即可食用,又可治病。食物的性质有寒、热、温、凉之分,性味有辛、甘、酸、苦、咸之别,五味入口各有所归,由于不同的食物,性味不同,归于不同的脏腑,故其作用有别。因此理,选择合适的食物以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人们,实为智者。

  李忠教授介绍说,现在是多雨的季节、经常遭遇潮湿闷热的天气,人们很容易认为不停地喝各种冷水、饮料就可以祛暑降温,女孩子们和小孩子又喜欢吃冰激凌等冰冷的甜食,夏天也是男人们聚会多的时候,边聊天边喝冰啤酒,吃大鱼大肉。殊不知,吃下去的这些肥甘厚腻的食物,都极易产生湿症。夏季,阳气浮于外,人体的消化能力并不比秋冬更强,饮食过生过冷或饮酒过多,极易导致脾失健运,造成湿浊内停,形成“内湿”。

  有些北京人认为,南方人在潮湿的季节,多吃辣椒就能祛湿,可不可以用南方人对付潮湿天气的招数,来应对北京的湿热天气。

  辣椒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原产墨西哥,明朝末年传入中国。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李忠教授认为,尽管辣椒能增进食欲,也是在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第一位的, 但是中医认为,辣椒性味辛,大热。李忠教授认为南方人长年形成的体质特征和地域特点与北京人有所不同,北京人多吃辣椒会加重消化系统的问题,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人甚至会更加重湿热,还有可能会出现腹泻。

  所以,预防湿症的产生,就要从舌尖上下工夫,从改变饮食习惯开始。李忠教授建议:暑湿当令,饮食应该清淡一些,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炸、油腻之食,少吃冷饮、甜腻的食物,也不要饮食过量、少饮酒,减少湿症之源,可以适当吃些薏米、山药、茯苓、莲藕、赤小豆、冬瓜、苦瓜之类的食物,少吃大鱼大肉。寒性水果也不可全无节制地多食。还要适量吃些苦味,以养心安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