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心动口动的“深圳味道”:客家大盘菜——“滨海客家”文化考察之旅(三)

 369蓝田书院 2016-03-15


——“滨海客家”文化考察之旅(三)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汇集四方之民,五湖四海,随处皆有;深圳又是一个美食之城,汇聚中外名吃,五味俱全,随心所欲。当你漫步在深圳街市,饱食各种美味佳肴之时,有一道菜你不能不吃的,那就是源于深圳本地、流行于深港地区的“客家大盘菜”,被誉为“深圳味道”的代表。


 


“客家大盘菜”又叫“皇帝菜”。关于盘菜来历的传说有多种,但大多是与宋末皇帝有关。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宋朝旧将张世杰、陆秀夫带益王赵昰和卫王赵昺仓皇南走至官富场(今香港九龙一带)。落难到此的宋帝饥肠辘辘,后来村民得悉皇帝“驾临”,纷纷把家中的食物贡献出来。但因时间仓促,合适器具难寻,便将食材集中于一个军用大盆里煮熟,以供宋帝食用。这就是大盘菜的由来,因此在深圳原住民中又称之为“皇帝菜”。


 


“客家大盘菜”是一道吃了800多年的“百姓菜”。据说在南宋幼帝遇难后,其遗体葬于深圳蛇口附近。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每逢年初都会从家里拿来各种各样的食物,倒在大盆里面一起共吃,延续下来便形成了吃“大盆菜”的习俗,沿袭800年多年而不变。今天,已经成为了当地村民在聚亲会友,婚礼添丁、入伙喜庆丰收的一种庆祝方式。2002年元宵节下沙村举办的“大盆菜”来自海外12个国家和地区的黄氏宗亲6万多人赴宴,达到3800席位,创造了吉尼斯纪录。


 


“客家大盘菜”之所以传承下来,并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不是没有理由的,笔者将其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一种理念。做一盘菜,一家人,或一村人或一族人,大家共吃,其乐融融,表达对和谐的追求可谓各种菜式中独有的“大一统”,表达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二种食物。盘中食材动物、植物皆有,动静结合,荤素相配,阴阳互补,是中华食物养生理论的反映。

 

三维一体。食材来源有天上“飞”的鸡、鸭,地上“走”猪,水里“游”的鱼、虾、蚝等。样样俱全,应有尽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

 

四日制作。要做好一盘“大盘菜”,可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的。传统的做法是要经过四天才能完成。第一天要上山斩柴,只有木柴火才可以煮出盘菜的真正风味。第二天则要购买食材,新鲜材料才能做出鲜味的盘菜。第三天整天炆猪肉,这样才入味,耐心烹调後。第四天正式制作食用。这样做出来的大盘菜经过柴火炮制,火炉又热,烹煮时间又长,入口软滑甘香,肉汁香浓丰富。

 

五味调配。制作盘菜所用的调味品主要有食盐、南乳、面豉酱、豆瓣酱丶头抽丶等来烹制,不添加味精之类的添加剂,这样味道自然可口。集多种口味于一身,层层不同味,汁液交融,令人回味。

 

六道工序。要制作好一道盘菜,烧、焖、煮、炸、煎、卤等六道工序不可少。煎、炸、烧、煮、焖、卤后,再层层装盆而成,工序十分复杂,每一样都是极为细致的功夫活。

 

七种主菜。食肉是客家人的主食,因此在大盆菜中肉类就不可少,它通常是由猪肉、鸡、鸭、鳝鱼、鱿鱼、鲜虾、蚝等七种“海陆空”组成,特别是猪、鸡、鸭更为突出,也放在最上层。


八种配菜。客家人生活在农村,农耕种植各种蔬菜,取材方便,因此在菜中加入了油豆腐、支竹、牙菇、云耳、冬菇、芹菜、萝卜、发菜等素材,作为配菜,调节味道,解油去腻。


在各种食材加工好之后,最为重要的就是装盘,极为讲究。装盘时采用分层的方式,一层层上盘。一般最易吸收汁液的放在底层,最贵重的放上层。至于层数,大多数是六层,象征着“六六大顺”,高一点的有九层,寓意“长长久久”,如果再加一道,就变成“十全十美”了。吃的时候,盘菜在桌子中间,大家坐在周边,一层层的往下吃,汁液交融,味道香浓,交替变化的口味,让人食欲不能自拔。


 

 

客家人源于中原,形成于闽粤赣交界处的山区,外迁海内外。他们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创造了有其独特人文色彩的客家文化。深圳客家人主要来自闽粤赣地区,特别是粤东地区,但他们又生活在沿海地区,因此他们的文化既有传统客家人的特点,同时又形成了具有海洋文化的特征。首先,中原文化是其主体,如菜中主料为猪、鸡、鸭、鱼等,这些都中原汉族人主要食材,因而客家人沿袭了这一饮食传统,在客家大盘菜中,肉类食材占了相当的份量。其次,客家文化成分突出,食材搭配、制作方法和味道调试,都体现了客家人喜欢的“咸、肥、香”的特点。再次,融入海洋文化的元素,加以鱼、虾、蚝等海鲜。这都充分体现了深圳客家人从中原到山区,再从山区到沿海的“滨海客家”的特点。


 


如此说是吃一盘“客家大盘菜”,不如说是在尝一盘“文化大餐”。下文到此,笔者已是口水难抑,心动不如行动,得找个餐馆去了。

 

(文/黄震 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兼代理秘书长,图/来源于网络图片,特向原作者表示谢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