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帧题诗,三人佳话
串联起清末政坛和金石圈的人 愙斋吴大澂之名,在当今收藏界无人不知,他几乎成就了中国近百年收藏谱系之半壁,鉴定泰斗吴湖帆,徐邦达、王季迁皆出自其门下,并一脉相承。说起清末民国收藏,愙斋之名已不可绕过。
纵观其一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吴愙斋串联起了晚清政坛和金石研究的核心圈。而金石圈中,吴昌硕是其最为赏识的一位。
吴愙斋生于苏州,此地自明以来即是文人篆刻的核心,吴自幼师从陈奂研习篆书,喜篆刻收藏。后随苏州吴云步入仕途,这位吴云不仅是江浙官绅集团要员,也是彼时印藏大家。陈介祺、王懿荣、吴熙载、吴昌硕皆是吴云座上嘉宾。吴愙斋随其游走江浙仕宦文人之间,备受吴云赏识,也由此步入当时中国玺印收藏的核心。在忙于政务之闲暇,吴念念不忘其收藏与研学。《十六金符斋印存》、《千鉨斋鉨选》、《周秦两汉名人印考》、《续百家姓印考》诸等著述已然流芳百年。 苦铁苦心贯金石 甲午战败被黜之后,吴愙斋寄居上海,同沪上名家往来唱和。怡园雅集之中,活跃着吴昌硕、翁大年、赵之谦诸位金石名家。然又以吴昌硕最为吴氏所赏识,关系笃密。吴昌硕曾为愙斋奏刀“愙斋”、“愙斋鉴藏书画”、“二十八将军印斋”,吴亦频频以诗文往来应答。
此帧吴愙斋为苦铁老人所撰印存题诗,即是两位印学鸿儒互为唱和遗笔。印证了百年之前两位印藏巨擘的惺惺相惜之情。细读此诗,当年二人收藏把玩之雅事,似乎就在眼前。 半生只为吴愙斋
2015年,执教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18年的白谦慎先生回国,正式入职浙江大学。白先生回国有两个原因:一是方便跟国内写字画画的朋友走动,二是方便他研究吴大澂。这位白先生一生研究了两个人,除去傅山便是吴大澂,前前后后已经二十多年。
白先生同张充和、王方宇这两位民国先生交情甚笃。由此来看,白谦慎的研究是从那个看起来遥远却又触摸得到的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 1995年 四人书法展:王方宇、张充和、朱继荣、白谦慎 白先生偏爱从研究对象延伸到这个人周围的方方面面直至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估计白先生是除了吴愙斋自己之外,最了解他的人。不知百年前的大学问家如果碰到这位当代的学术宅男,会是怎样一个情景?或许吴愙斋会与他畅谈三日,或许会脊背发凉,暗叹有人竟然对他如此知根知底到几乎没有隐私。 曾经有位收藏家说过这样的话,当你面对一件艺术品的时候,是能够感受到几十甚至数百年前那位创作者气息的,如同他就在你身边同你侃侃而谈。这就是艺术品魅力之所在。
时至当代,白谦慎先生重书此帧题诗,既是半生研究吴大澂有感而发,亦是艺坛三位大家相隔百年之神交。
未来或可成为一段津津乐道的佳话逸事。
北京圣美轩艺术传媒有限公司(《一画》杂志出品方)作为白先生在国内书法作品的重要代理,将此帧题诗利用高清影印技术,限量复制99套,以飨藏友。 以下图片,
高清技术,手工宣纸影印,堪比原作 每套均有唯一编号,泥金书写
信封背部“一画珍赏”钤印,品质保证 限量复制99套(一套两页) 每套售价168元 (编号随机发送) 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一画会官方微店, 即可在线支付购买 ——往期经典,点击下文直接阅读——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