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昵称535749 2016-03-16

2016-03-15 13:01 | 豆瓣:番小茄

原本的计划是潮汕三天两夜,由于实际没那么多时间干脆决定待在潮州。第一天晚上七点钟到,第三天中午离开,算起来前后也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可以用来吃吃吃。

没错,潮汕对我的原始吸引力就是美食。当然实际体验远远超过预期,潮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城市。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想象中的潮州就应该是这样,走到哪吃到哪。

潮州老城不大,街道狭窄,拖着行李箱都很难走。酒店在开元路口,丢下行李就出门觅食去了。

沿着开元路往牌坊街的方向走,不远就会路过开元咸水粿。平底锅里正炒着油滋滋的菜脯,蒸笼里放着如白色小茶碗一般的粿皮。老板娘手脚麻利地将炒好的菜脯挑出一点放到粿皮中央,眨眼功夫就装好满满一盒。别看只是一点点菜脯,那种带点油润的咸香恰恰是画龙点睛之笔。爽脆的菜脯与细腻的粿皮同嚼,还有淡淡的回甘。忍不住一口气吃了好多个。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不起眼却朴实好吃的咸水粿。

冬夜里的牌坊街没有想象中的热闹。这种热闹是指旅游景点那种人潮涌动和喧闹,在每个城市的“著名”小吃街上常见的那种。开元寺门口也是热闹的,只不过是马路中央有人摆摊,而摩托车又在你身边毫无顾忌地冲来冲去那种当地人日常的热闹。真正走到牌坊街上,反而因为游客稀少而显得冷清了。马路两边大部分是卖老药桔和佛手的店铺,还卖一种将普洱茶塞在挖空的柑子或柚子里再烘成黑色的桔普茶或柚普茶。

在近乎清一色的药桔店里找到一家“老彬专工蚝烙糕粿”。门前一口大油锅,远远就闻见飘出的油香味。老板上了年纪,仍然亲自站在大锅前炸蚝烙。油锅很旺,裹着粉浆的一碗蚝倒下去,立刻“喀拉喀拉”炸开了花。狭窄的店面里挤着好几个人,都忙得团团转,食客要去马路对面的店里坐。

蚝烙和海蛎煎异曲同工,都是海蛎加蛋和粉浆,不过蚝烙更接近“炸”而非“煎”。这家的蚝烙粉浆很薄,口感非常酥脆,里面的海蛎却还能保持鲜嫩,一咬真的有汁水流出来。若用台湾人的口气来讲就是:“真的有爆浆喔!”。虽然这样说有点夸张,不过确实让我有点惊喜的感觉。海蛎新鲜又嫩滑,我一口气就吃掉半盘。一起去的同事觉得油腻只吃了一点点,我厚着脸皮将她那半盘蚝烙里的海蛎挖出来吃掉了?(? ???ω??? ?)?.。

另外点了一盘炒糕粿。糕粿切块,加蛋煎脆,同样外酥里嫩。蚝烙和糕粿都配同一种辣酱,可惜辣酱偏咸,并不好吃。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蚝烙里的海蛎颗颗饱满,酥脆爆浆。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外表酷似蚝烙的炒糕粿。

牌坊街口有卖甘草水果的。青芒果芭乐切片,用甘草糖水腌一下再吃。芭乐这种水果很奇怪,单吃只有淡淡的清香,始终是腌过的好吃。台湾加酸梅粉腌,潮汕则用甘草水。我觉得用甘草水更能带出芭乐本身的清甜。青芒果对我来说还是太酸,浅尝就好。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各种甘草水果里我最喜欢芭乐。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甘草水腌的青芒果,如果你喜欢吃酸你会很爱它。

并没有觉得走了很远,一抬头却发现城墙和城楼就在眼前了。城楼并不特别显眼,不像其他古城那样一定要在夜里将城楼照得灯火通明。反而是城墙一旁的天后宫门口在搭台唱戏,十分热闹。戏台前面点着好几支极大的纸烛,台上的人在香烟袅袅中唱着我听不懂的潮音。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天后宫前面的潮剧团,演得有板有眼。

再掉头回到牌坊街,很有名的阿八弟牛肉丸店里冷冷清清的,只有两名女子在吃炒粿条。牛肉丸一碗五颗,十五块钱,可以加面,也可以加粿条、米粉或者河粉。同事想要加米粉,答曰没有了。换河粉也没有,问还有什么,答曰只有粿条。同事抱怨,为什么我们一晚上都在吃“粿”这种东西……当然日后她会知道,咸水粿、糕粿、粿条都不过是潮州各种“粿”的冰山一角。

单点牛肉丸也是好吃的。正宗的潮汕牛肉丸用整块牛腿肉锤打而成,咬下去的时候需要用牙齿抵抗一定的阻力,浓郁的牛肉香便在口中弥漫开来。口感和香气都在提醒你,你吃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牛肉。这样的牛肉丸用清水煮煮也很好吃,汤里只加紫菜和芹菜碎。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阿八弟的牛肉丸,每一颗都巨大无比。

路边有店铺在卖现烘出来的芝麻糕绿豆糕之类,其中一款叫腐乳饼的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买了几块尝尝,味道可以用有点诡异来形容。南北两派关于应该吃甜或是吃咸这种问题在潮州应该都是伪命题。因为我在这个腐乳饼里明显同时吃到了糖、果仁、猪肉、南乳……还有淡淡的酒味。同事尝了一口,脸上的表情十分扭曲,强忍了一会之后还是吐掉了。即便对我这样一个接受度很高的人来说,这种全新的味道也很难被划分到“好吃”的等级。

回去睡觉之前本来想再打包一份肠粉做宵夜,被还活在腐乳饼阴影之下的同事拒绝,我想我自己大概也吃不下一整份,只好作罢(此时我还不知道日后会对自己的这个决定后悔万分(/TДT)/ )。

当然我也不可能就这么空着手回去,于是又买了一份甘草水果。这次选择了据说可以助消化的油柑和貌美的草莓。油柑这东西我第一次见还是在泉州。街边店铺里摆着一大罐一大罐腌好的油柑,只不过我当时还以为是橄榄。新鲜的油柑据说是有点苦的,用甘草腌过之后才脆甜脆甜的。草莓和甘草倒是没有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倒是有点过于甜腻了。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第二轮甘草水果!

第二天早晨在西马路街口对面吃“十八曲老尾鱼饺”。鱼饺鱼面鱼丸可以任选,都是十五块一碗,我还加了炸饺(其实是炸云吞)。事实证明一个人完全吃不下这么大一碗。鱼面可以说是现实版的“非面”(什么是非面请参阅中华小当家),类似于挤成条状的手打鱼丸。鱼饺则是将鱼浆锤成薄如蝉翼的皮,再包入肉馅。鱼面和鱼饺固然很好吃,但是一大早就要吃下这么多实实在在的鱼肉……真的是有点消化不良( _ _)ノ|。再看看周围的当地人,大多都是点一碗加了鱼饺或鱼面的粿条汤。这才是早餐正确的打开方式啊!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鱼面鱼丸鱼饺加炸饺的豪华早餐。

为了好好消化一下中午去吃牛肉火锅,我们开始沿着西马路闲逛。

西马路是一条很神奇的街。不同于牌坊街那种完全是新建的游客体验区,西马路这条老街简直就是一座活生生的露天潮州风俗博物馆。西马路也叫婚庆一条街,两边各种店铺主要是卖婚庆用品的。毫不夸张的说,一整条街都是各种红色的礼服、板凳、拖鞋、水桶……除了为结婚置办全套嫁妆,大部分店铺还有“出花园”和“办外甥”两种功能(“出花园”是指女孩子长到十五六岁父母要举行一个仪式,表示女孩子已经长大可以嫁人了。“办外甥”则是家里女孩子生小孩之后其他兄弟要给小孩置办的仪式)。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婚嫁用品一条街。

除了这些传统风俗,西马路上还能看到旧式的医馆(两家医馆门口招牌分别写着“大娘巾”和“大粮根”,不明觉厉的样子(? ??_??)? )、药铺、修钟表的、写对联的、算命测字看风水的……对我来说,这些生活方式如同街上的房子一样古老。房屋可以说是又旧又破,也没人修理,就任由它那个样子。仿佛这条街上的居民,都还住在一百年前的老房子里,过着一百年前的生活,并且自然而然地认为生活就该是这个样子,也没什么不好。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西马路两边的“万粿博览会”。

当然也少不了卖食物的店铺。我们走过码成小山一样的鱼面鱼饺、形形色色的粿,最终在一条糯米胀猪肠前面停下了脚步。让老板娘拣一条最小的,切片,淋上酱汁,洒上芝麻和香菜……此时某同事已经因为看到猪肠而远远的躲到一边去了(不得不再说一次,食物谱狭窄的人过得真是辛苦 ╮(╯▽╰)╭)。猪肠里面塞了满满的糯米、猪肉、芋头、花生,淋上甜酱和白芝麻,有种令人极其满足的香浓和油润。我猜这是从前有钱人家的某种甜点,完全能吃出生活富裕得心满意足的那种甜蜜感。


在潮州——四十小时食记(上)

貌不惊人却又非常好吃的糯米胀猪肠。

再次走到城楼底下,天后宫对面的戏台竟然还在唱着。当天大概有某种祭典,天后宫里挤得水泄不通,不停有人端着鸡鸭鱼肉或是水果挤进去,从里到外都弥漫着浓浓的香火气。我试图挤进去,却连妈祖的面也看不见,最后还是只有站在门外听了一会戏。

城墙前面有人摆摊卖杨桃。熟透了的金色杨桃皮薄得轻轻一撕就流出丰沛甜美的汁水,没有一点青涩味。这样美好的杨桃竟然只要一块钱一斤!!!

在远处传来的略带悲戚的潮剧声里,我想到和杨桃君即将到来的离别,内心不由得涌起一阵巨大的伤感。

(伤感个鬼!到达潮州才十六个小时就已经吃了这么多东西是怎么回事啊喂!振作起来!后面还要吃更多好嘛!)

———

在广西

在泉州

系列文章: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