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海渔村的老卤水年头久远,已呈亮褐色 |
|

|
食肆里最常见各式卤水拼盘 |
|

|
借鉴了太爷鸡的“太爷鸽”,堪称新派卤味 |
|

|
别具风味的卤墨鱼在广州食肆里不常见 |
|

|
百姓小厨的镇店之宝:潮州卤水鹅肝 |
|

|
卤狮头鹅配鹅肝 |
|

|
卤鹅头是男人们喜欢的下酒菜,其中的鹅脑尤其受欢迎 |
|

|
南海渔村的卤东山羊双拼 |
|

|
潮顺海鲜砂锅粥的卤水鹅肝 |
|
要问广东人的年饭桌上有些什么美味,我想卤水应该算是一个。近年最常见的,是潮州卤水拼盘,淋上热的卤水汁,既是美味的前菜,又符合了热食养胃的广式饮食心理,不论下酒或单吃,都是老少咸宜的一盘恩物。
而我问了数个三十岁以下的广州人,关于卤水的前世今生,年轻的他们全都笑说不知。如此平民饮食,只识食而不识其真容,岂非可惜?现在就来补补课吧。
醇香卤味,冷吃为佳
各式卤水风靡大江南北,分门别派。广东最有名的,非潮州卤水莫属,另有香港卤味长驱直入,由于结合了穗港两地的饮食文化,也赢得不少拥趸。
临近年关,记者接连拜访了城中几大卤水高手,听着他们指点江山,面对那一锅锅宝贝似的老卤水,悟出了一个道理:炮制卤味,是一个耐心、细心加专心的漫长、浩大工程。
卤味的历史悠久,从地缘分布来看,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卤水,从技术角度来看,区别只在于药材、比例不同。
南海渔村天河店行政总厨张志球表示,有一种说法是,卤水是从前没有冰箱时,为了保存食物而想出的权宜之计———将肉类或其他食物放入卤水中卤熟,一般可保存几天,卤好后若再风干,则能保存更久。而在此过程中人们发现,卤出来的食物竟别有滋味,于是卤味的手法渐渐开始流行。
据介绍,基本上每个地方的卤味都有其特色。广东常见的卤水有两种,一种是白卤水,流行于香港地区,不加酱油,主要靠盐渍,加一点点酒,其汤色金白;另一种是酱油卤水,也可叫红卤水,主要是潮州卤水,汤色金黄,稍咸。
在食卤水的习惯上,潮州人、香港人喜冷吃,到了广州和珠三角地区,大概是由于人们更注重养生的缘故,尤其是在冬季,改为装碟后淋上热乎乎卤汁的热吃法。不过,识食的食客终会明白一点:冷吃的卤味最能显出醇香的本味来,热度会影响味蕾的敏感度。
像养一缸鱼一样“养”卤水
正如很多堪称神奇的烹调之道,关于做卤味,就算是同一个师傅手把手教出的徒弟,做出来的味道也不尽相同。因而专业的食家常常认准了一间店,就再也非它莫属了。
大厨们一致的观点是:卤味是用心经营的活儿,靠的是制作者的味觉,要问有何秘诀,除了多尝多试,别无他法。诸如放什么材料下去,各自的比例如何,出来的是什么的味道,必须心中有谱,才能做出漂亮的卤味来。
一缸卤水的好坏决定了炮制出的卤味的美味程度。天河立交下潮顺海鲜砂锅粥的总厨成师傅是地道的潮汕人,主理卤水已有七八年,在他看来,即便许多潮汕人都会做卤水,但常常是有色无味,或是有味而无色,要在卤味上达到色、香、味的一致,比其他菜式更难一筹。而调卤水不难,要经营好一缸卤水却十分复杂,其讲究程度堪比养一缸金鱼,既讲究科学方法,又强调个人感觉。
通常,大厨们会用上豉油、八角、桂皮、丁香、草果等香料和药材,加入老鸡、猪骨等慢慢熬制,也有用高汤加鱼露及香料调成,有的还会加入带皮白肉,使其慢慢融化在卤水中,起香、增甜。南姜则是潮州卤水中必有的调料。
养卤水就像养鱼,因为两者皆须每天照看。一缸卤水要不时转换———打捞旧的上来,增添新的香料、食材进去,调糖、调色,而为了长久保鲜,必须每天经过滚开再冷却的过程,且要放在固定位置,不轻易移动。用成师傅的话来说,这是实战的过程,骗不了人。
而卤水的年代是否越久越好?答案大约如此。在教育路新开的“百姓小厨”,厨师长黄师傅告诉记者,好卤水就像好酒一样,年代越久越醇香,三四百年的卤水不算什么,甚至有千年卤水的说法。店里之所以靠金牌卤水赢得不少粉丝,就是因为其一缸卤水是大厨亲自去潮州要来的老卤水种,回来后再精心调制出好味道,据说这缸卤水是比任何食材都值钱的镇店之宝,千金不换。
潮式卤鹅:
最常见的美味
多年来,在粤人的年饭桌上,潮式卤水拼盘占据着虽不算重要,但亦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卤水鹅头、卤水鹅掌翼、卤水鹅肝、卤水鹅肾、卤水鹅肠……以卤鹅最受欢迎,卤豆腐、卤蛋等只是配角。这当中,较贵的是卤鹅头,能卖到400多元一只,下酒妙极;而卤鹅肝是最卖座的平民食品,其甘香绵醇,堪与法国鹅肝媲美。
食肆里普遍采用的是澄海农家的狮头鹅,一只有十来斤大小,其特征是头部犹如狮头般,长有“鹅髻”,肉质紧实、香味浓。
卤鹅肝制作简单,只需将卤水滚开后,调为小火,放入要卤的鹅肝慢慢煨熟,一般只需20分钟。而一只整鹅则需1.5小时,卤的过程中要不时翻动,让卤汁更好地吸收。
由于狮头鹅的鹅肝是自然生长的鹅肝,一只大概只有一斤左右大小。大厨教路,好的卤鹅肝应为粉肝,吃起来粉滑不腻,有雪糕般的质感。如果鹅肝上布满毛孔,很可能是冻伤了,或不够新鲜。
创新卤味,你试过未?
传统潮州卤味之外,志在创新的大厨们一直在研究新派卤法及食材。
南海渔村天河店行政总厨张志球师傅身为香港人,融合两地饮食文化,创出不一样的特色卤味。譬如灵感来自太爷鸡的“太爷鸽”,其做法是将乳鸽在白卤水底中卤好后,用六安茶梗和米、糖熏制而成,食之卤味浓香,极特别。太爷鸽最初由广州带去香港,试验成功后又拿回广州来,可算是回了娘家。而一道卤东山羊双拼,用上9个月大小的海南东山乳羊,羊腩肉嫩多汁,切件后卤约40分钟,再放入冰箱中冷藏一阵,食之爽口至极。最绝是白卤水和酱油卤水双拼的吃法,从中你会发现,潮州卤水比白卤水稍咸,药材味稍重。
好的卤味,食之既有丝丝的药材香,又绝不盖过肉香———谈及此处,张师傅表示,台湾卤水也是一绝,尤其是台湾有间名叫“卤天禄”的卤味店,其卤味不像广式卤水那样咸,带有一点甜味,越吃越香。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香港每一间街头小铺都有的卤墨鱼。在香港,师傅们会用进口食用色素将其染成诱人的橙色,广州人不爱色素,因而看起来卖相没那么诱人,但吃下去你会发现,海鲜味与卤水竟能撞击出不一样的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