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爱打人& 被打不还手?幼儿家长必读

 长沙7喜 2016-03-16




最近,有很多父母选择春季开学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孩子们初入集体,除了吃喝拉撒睡的问题,父母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能不能融入集体,和小朋友们和平共处了。一般而言,学龄前的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存在“欺负”“被欺负”的问题。但是的确有些孩子更不合群、更容易跟其他小朋友发生肢体冲突。而大一些后,尤其进入小学,还要面临潜在的校园霸凌的威胁。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社会化能力更弱,更容易被欺负呢?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位妈妈曾问了一个典型问题:罗老师你好,我家女儿现在2岁5个月了,她有段时间爱打人,但是她只是和比较熟的小朋友打,不认识的她还是不会的。我一直很制止她的这些行为,我是个很急性子,她爱打人的那段时间我老爱吼她,我也知道不能吼有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就忍不住啊,我有的时候也很苦恼的,这段时间她是不打人了,但是感觉她胆子变小了,别人打她或者故意欺负她,她就只哭,也不知道反抗,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父母告诉孩子不能随便打人是对的,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制止孩子“不许打人”,却没引导孩子正确的社交方法,孩子在以后的社会化中依然会碰壁,并且会左右为难,甚至感到无助、畏缩,就像上面这个小女孩一样。


须知,很多低龄宝宝爱“打”人,不过是他们的一种肢体表达,他们喜欢一个人或者讨厌一个人都可能用“打”来进行。父母只需要温和制止,并且引导:“你是不是很喜欢这个姐姐呀,来,我们这样轻轻抱一抱她试试,她会更喜欢……”“你是不是喜欢哥哥的那个玩具,来,你试试这样去问他……”




若父母粗暴制止,甚至再给孩子来一拳头以示警戒,那么别指望孩子能够学会新的社交办法。他们要么会继续通过暴力解决问题,要么被父母吓到了,因此变得退缩。退缩的孩子心里会想:父母说了,我没有打别人的自由和权利;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能打别人;父母的话,我一定要听,不听父母会生气,会不爱我……


另外,也有些孩子其实并没有打人的习惯。他们只是和小伙伴争抢东西的时候,发生了普通的肢体冲突。这个时候,很多父母会着急忙慌地出来喝止。其实,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说,小孩子打架,只要没有危险,大人是不用去干涉的。


日本曾经有一个家庭教育课题组观察过3岁儿童在一起玩的情况,他们发现,当大人不在旁边的时候,孩子开始抢玩具,通过种种斗争,一个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个孩子失败了。而这时候,很明显,两个孩子之间有一段沉默时间,两个孩子都在静静地想心事过了一会,两个孩子又开始一起玩了。然后,又会发生争抢的情况,又会有静默时间,又会再一起玩。



由此可见,孩子是在“争斗”过程中学习与人相处的,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并有自己的选择。这就是孩子的学习过程。很难想象,从未和小伙伴发生过冲突、未曾打闹过的、未曾独立处理同伴冲突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如何去跟同龄人竞争。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孩子没有求助父母,父母最好不要干预孩子与小朋友们发生冲突的自我处理。




还有一位妈妈问:罗静博士您好!我家女儿4岁3个月在幼儿园读中班,近来发现我女儿在班里胆子特别小,虽然她很喜欢上幼儿园但是到了以后会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胆小,谨慎,不知所措。我还发现,她即使被小朋友打了或着骂了她也不还手不回嘴,总是默默的低着头走开!看着我心里难过着急又不知道该怎么帮他或者教她。


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对于如何与同龄人相处不知所措,除了赶紧按照对方的话去做和感到委屈的时候放声大哭,别的什么也不会了。也许是孩子生性有些内向。但我猜测更多的原因是,这个小孩此前缺乏社会化的锻炼,生活环境太过单一。平日里,她一定和妈妈俩人紧紧捆绑在一起。妈妈的怀抱太温暖,妈妈的照顾太周到。而外面的世界呢?那么不同。所以,缺乏社会化体验的孩子,初开始面对复杂的外部世界,自然容易感到陌生、不安全,或者干脆回避。



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多带孩子走出去,去和社会接触,与不同的人“碰撞”,利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场景和对象,有意识为孩子创造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敢和自信,学会与人交往。比如带孩子出去吃饭,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告诉服务员想吃什么菜等,通过参与社会生活,让孩子在不断和人接触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父母还可以创造一些具体活动,吸引孩子们走到一起共同活动。交往需要情景,对孩子而言,交往的最好前提是共同做某项彼此都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可以在家中举办小小晚会,邀请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小范围的、熟悉的同伴交往,会帮助孩子在放松的氛围下,体验到社会化的愉悦,并习得基本的社交技巧。


另外,亲子阅读也可以用更加自然的方式,无形中教会孩子更多社会化技巧,包括如何观察他人,理解他人,如何表达自己。



整个过程,父母不可太急躁。父母给孩子的压力过大,孩子也更容易退缩。相反,父母需要蹲下来,去看看孩子的内心世界在经历着怎样的情绪体验,并帮助孩子把她的内心情绪描述、命名出来。被理解了的孩子,才更有力量往外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