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和培训都要取下位

 江山携手 2016-03-16

有邀,就教师培训进行讨论。这是一个难题,入职教师要提升专业水平,主要依靠培训,而且在中国因为历史上教师学历基础普遍不高,更需要给予教师一些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于是教研和培训协同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教师队伍状况已有了很大改观,学历水平普遍提高了,而且从管理层着眼于未来提出了高学历进修的要求。目前一些高中校和重点校教师在读研究生和研究生毕业人数已经占到相当比例。

但是,教师是一个需要知识更新的特殊岗位,尤其面对社会信息不断增生,学生知识储备已经不同之前,作为与人交流并提供学习支持的教师更需要不断完善知识体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背景,即我们强调教育形态要有重视规模效益转而重视质量提升之后,教师发展与教育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了制约整个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最主要条件。

从目前国家,包括各地所推出的一系列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师培训计划,就可以看得出关于这一问题,大家是如何重视,并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具体策划教师培训,并切实给予教师持续发展以有力支持和提供保障,还是有许多要面对的困难的。

教师的职业发展,对于当事者而言,其自省意识和自觉意识,以及自动行为最为重要。换句话说,持续学习和提升业务水平应该是教师的行动自觉,而培训和教研机构是在外力条件上进行改善,给予支持罢了。没有教师的积极行动,外在的培训组织容易损耗效益。

现在这一问题客观存在。与培训老师一起研究这个问题,体谅组织者和专业人士对教师培训的重视,以及希望教师发展的拳拳之心。可是,在言辞之中他们也有无奈的流露。

现在教师的需求已经进入了多样化的时代,也就是说教师的个体意识已经觉醒,要别人说动我,要我改变,需要有更为充足的理由,而且你的话语要对于我的教学行为改变起到具体指导。没有用的东西或没有直接转化效率的东西,他觉得离得远,并不能听在心里。而培训者还要在这样的不同的,甚至带有苛刻要求的特点的需求之下,进行基于共同学习目标和内容设计的培训,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有的时候,我在一些培训会议上也有类似的领教——看得出教师,或者其中有人,非常麻木,对于你的所讲没有反应,显然人来也是迫于无奈。这样的带有教学辅助性质的教学培训,在一些教师那里并没有唤醒其积极的学习状态。相类的问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我在新加坡国家教育学院也曾听老师说道培训组织的困难,教师的学习被动态。

这种学习不带有学历教育的强迫力,要你学习并形成你的职业基础。这样的培训似乎都是软实力的增强,也不显著,好像听不听课不可以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工作效果。对于教师而言,本来就感到之前的压力空前和负担很重,也就把学习当作了自己消闲和松弛的形式。

职业进修和岗位培训,尤其需要教师的自觉。有时我参加类似的学习,有与之同样的感觉,也有时把深思游离课堂之外,悄悄地已经对不起授课老师了。其实,现在想起来,多些见闻不是坏事,对于自己形成新的知识构建和体系是有帮助的。我的学历基础不高,形成现有的知识素养主要依靠学习和培训。

目前的培训,有两种基本设计思路,一是上位的学习,要集中,要请学者就集体关注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指点迷津,二是下位的学习,要放在学校和课堂,依托案例的解剖和教师的互动交流,努力改造教师的行动和行为。上位的培训我们过去做得多,而以为下位培训是校本的教研,是教师在平常环境中的常态表现,还要考虑培训的投入和产出比,如此就把下位的事情放在下位了。

未来的培训要注重定做。即根据教师的需求,给予菜单式服务。这也是一种服务教师的因材施教。而且未来需要一大批能够进行课堂教学与教师行为跟进的培训专家,换句话说,你要能针对教师具体行动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提供技术支持。否则,教师对你不会产生需要。

这样来看,未来有助于教师发展的培训专家也应该具有多样类型。如能做上位培训的专家,还需要可以把身段放在学校的教学研究专家。而后者的培养可能更为急需。之前,一些名师走穴比较普遍,我们称其为传经送宝。现在随着资讯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多渠道流通,所谓名师和专家占有的信息大多已经不新鲜,不是你的独立占有信息,因此信息散播的必要性已经消减。有的老师甚至因为看不到宣讲的行为转化,对于这一类人物有所怀疑和批评,这也能理解。现在倒是能够沉入学校和课堂,与教师有更多交流的新型研究者被教师喜欢和欢迎。

所以,我说在未来的一个历史阶段,一些善于积蓄力量并能思考提升的教研员最有可能成长为受教师欢迎的学科教学专家。这是历史提供的机遇。

研讨中,有一个共识:教研和培训有共同的目的和交叉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