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鹄忱,《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白芍30~50克,甘草10克,川芎、牛膝各30克,柴胡、僵蚕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养营和血,祛风镇静,舒筋止痛。 【方解】方中以白芍养营和血、柔肝止痛,与甘草合用,酸甘化阴,使阴血平复,筋得气养则挛急自解。川芎辛温升浮,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为少阳经引药,能治诸经头痛,活血散郁祛风;牛膝舒筋通脉,可缓川芎升浮之势,以冀升降相得,勿失其度;柴胡疏泄足少阳胆经之邪,治头晕目眩,耳鸣;僵蚕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诸药合用,共奏养营和血,祛风镇静,舒筋止痛之功。由于方药切中病机,故能药到病除。 【主治】三叉神经痛。 【加减】如因风热而诱发伏邪者,加姜黄,生大黄;湿热内蕴者,加白蔻仁、杏仁、苡米、黄芩等;对因风寒而诱发者,加附子、细辛之属,随证选用,不可偏颇。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用于治疗偏头痛(神经性头痛)疗效亦佳。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38.神经与精神系统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