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sman 教授等从流行病学资料、肾脏损伤机制及组织病理学方面对此进行概括总结,文章发表在 2016 年 1 月的 Kidney International 杂志上。 肾结石与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 Vupputuri 等最早研究了肾结石和 CKD 的相关性。他们分析了 548 位新诊断为 CKD 的患者和 514 位年龄、性别、种族匹配的当地居民,发现在 CKD 患者中有肾结石病史的人数是对照组近 2 倍。 自此之后,各国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肾结石与 CKD 及终末期肾脏病(ESRD)之间的关联均得出了阳性结果。 Ahmadi 等研究了 97 例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肾结石患者,证实结石负荷和 CKD 明显相关,结石体积每增加 1 mm3,CKD 的风险增加 20%。 如:胱氨酸结石较其他类型结石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低。肠道疾病、减肥手术、肾小管酸中毒相关的肾结石患者有着较低的肌酐清除率。 肾结石引起肾脏损伤的主要机制 但动物模型提示单侧梗阻可导致肾小管压力增加,进而引起肾血管收缩,导致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组织缺血。持续的缺血状态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2. Mayo 的研究结果证明进展为 CKD 的肾结石患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反复的泌尿系感染,磷酸铵镁结石及接受别嘌醇治疗。 因此近几年,Zisman 团队利用先进的外科手段及组织病理学技术评估了肾结石的潜在肾脏损伤机制。 这些研究的组织来源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研究结果发现许多肾结石患者有肾乳头及皮质损伤,组织病理改变随着结石成分的不同有明显差异。 最常见的结石为原发性草酸钙结石,主要与代谢异常有关,如原发性尿钙增多、低枸橼酸尿、摄入过多致尿草酸盐增多。 典型的组织病理特点为 Randall 斑块,即磷酸钙沉积在肾间质,周围无炎症反应,是由 Randall 首次描述的。其他原因引起的草酸钙结石,钙沉积在 Bellini 管(髓质内带集合管)及髓质外带集合管,而且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和之后引起的纤维化。 磷酸钙结石可引起 Bellini 管堵塞,进而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脱落、管周纤维化、皮质损伤。磷酸铵镁结石和细菌感染有关,在碱性尿液中形成。 当结石快速增长,形成鹿角型结石,填充整个集合系统,导致明显梗阻,严重影响肾功能。大的鹿角型结石可引起肾乳头坏死。 原发性高草酸尿主要是由于草酸盐结晶堵塞肾小管,不伴有炎症反应。胱氨酸尿损伤的机制是肾小管堵塞,导致细胞损伤,间质炎症,肾小球丢失,皮 质纤维化。 腺嘌呤结石和尿酸结石一样,是阴性结石,因此早期常被误诊为尿酸结石,延误治疗,引起 CKD 的病因目前不清楚。Dent 病肾组织损伤的典型表现是肾钙质沉着症和间质纤维化。 综上所述,肾结石患者肯定存在肾脏疾病,需警惕肾脏损伤。 回复「D 任一疾病」,可获取相关知识,比如回复「D肾衰竭」,即可获取肾衰竭的定义、诊治、预后等基本信息。 感谢关注肾内时间,尚未绑定的丁香园站友回复口令「绑定」,还可获取 5 个丁当。 编辑:于昉
|
|
来自: 昵称30396035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