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鸭题榜】2016/3/16

 THY7655 2016-03-17

2016/3/16

本期复习模块: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一级题目:

【一级】

【多选题】61、人才招募流程设计时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

(A)招募的数量

(B)企业的需求

(C)应聘者质量

(D)岗位空缺数

(E)招募渠道选择

【答案】ABDE

【解析】人才着魔流程设计时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有招募的数量、企业的需求、岗位空缺数、招募渠道选择等


【一级】

【多选题】62、(    )可用于反映某一特定群体的变动情况。

(A)员工辞退率

(B)主动辞职率

(C)员工流失率

(D)员工留存率

(E)被动离职率

【答案】CD

【解析】某一特定群体员工的变动情况:员工流失率、员工存留率。


人力二级题目:

【多选题】95、绩效考评效标是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及标准,具体包括(   )。

(A)卓越性效标

(B)特征性效标

(C)结果性效标 

(D)行为性效标

(E)一般性效标

【答案】BCD

【考点】校标的类别

【解析】效标即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及标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个人或集体的绩效应当达到的水平要求。校标的类别有以下几种:1. 特征性效标,即考量员工是怎样的一个人,侧重点是员工的个人特质。如忠诚性、可靠度、沟通能力、领导技巧等,是最常用来作为考评绩效的特征。这类效标,考量“员工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而不是他是否完成上级交付的工作任务。虽然特征性考评工具很容易设置,但它们并不是非常有效的绩效衡量指标,因为人格特征与工作绩效并没有直接关系。2. 行为性效标。其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如何执行上级指令,如何工作”,这类效标对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其重要。3. 结果性效标,其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完成哪些工作任务或生产了哪些产品,其工作成效如何”结果性效标最常见的问题是若干质化指标较难以量化。

所以这道题应该选择BCD选项。

【多选题】96、绩效考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偏误有(   )。

(A)分布误差

(B)自我中心效应

(C)个人偏见

(D)优先和近期效应

(E)标准误差

【答案】ABCD

【考点】绩效考评方法中可能出现的偏误

【解析】由于绩效考评对象与考评的方法的多样性,在绩效考评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所难免。绩效考评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主要受以下各种问题的制约和影响,其中,1.分布误差。从理论上分析,员工现职的工作表现和绩效应服从于正态分布,即最好和最差占少数,中等一般的或正常工作水平的员工占大多数。然而,在实际活动中,被考评单位的员工往往出现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形。2.晕轮误差亦称晕轮效应、晕圈错误、光环效应。指在考评中,因某一个人格上的特征掩蔽了其他人格上的特征。3.个人偏见亦称个人偏差、个人偏误,即基于被考评者个人的特性,如年龄、性别、宗教、种族、出身、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因考评者个人的偏见或者偏好的不同所带来的评价偏差。这种偏差有时利于受评人,有时则不利于受评人。4. 优先和近期效应所谓优先效应是指考评者根据下属最初的绩效信息,对其考评期内的全部表现做出的总评价,以前期的部分信息替代全期的全部信息,从而出现了“以偏概全”的考评偏差。所谓近期效应是指考评者根据下属最近的绩效信息,对其考评期内的全部表现做出的总评价,以近期的部分信息替代全期的全部信息,从而出现了“以近代远”的考评偏差。5.自我中心效应这种误差表现为考评者按照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进行评价,或按照自己认为恰当的标准进行评价,因而偏离了评价标准。

所以这道题应该选择ABCD选项。


人力三级题目:


【三级】

【多选题】95、影响企业培训活动的因素包括( )

(A)培训领域理论与培训实践的发展 

(B)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

(C)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变化 

(D)企业人事计划的变更

(E)企业生产经营方针的变革及技术

【答案】ABCDE

【考点】影响企业培训活动的因素

【解析】岗位培训制度是企业培训制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岗位培训是企业员工培训的一种基本办学形式和工作重点,强调紧密结合职业,实行按需施教的原则,按职务岗位需要进行培训,以确保劳动者上岗任职的资格和能力为出发点,使其达到本岗位要求,其实质是提高从业人员总体素质。

企业生存的内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影响企业培训活动的因素包括:国家相关劳动人事法律法规,培训领域理论与培训实践的发展,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企业人事计划的变更,企业生产经营方针的变革及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企业文件的发展,企业内新的培训需求等。

所以这道题应该选择ABCDE选项。


【三级】

【多选题】9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劳动关系多元化 

(B)劳动关系主题明确化

(C)劳动关系内容复杂化

(D)劳动关系客体多变化

(E)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

【答案】ABE

【考点】我国劳动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表现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劳动关系处于历史的转换时期,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关系转换为与市场经济体制匹配的劳动关系,即从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转换为利益协调型的劳动关系。伴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劳动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2.劳动关系多元化;3.劳动关系利益复杂化;4.劳动关系动态多变化;5.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

所以这道题应该选择ABE选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