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六谷斋 2016-03-17

言麸子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凿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有两种句读法:一作“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一作“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法言·修身篇》:或问:何如斯谓之人?曰:“取四重,去四轻。”曰“何谓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威?”

    ——《论语补注》:“固”有二义,一为蔽,一为坚。蔽之义为闇。《曲礼》“辍朝而顾,君子谓之顾”,郑氏注云:“固,谓不达于礼。”不达于礼,是为蔽塞不通,此固所以为蔽也。不学故不达理,学则达于礼。不固者,达于礼也。

    句读作“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者,解“固”为“坚”,强调者在“君子不重”则“学不坚固”;句读作“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者,则是解“固”为“蔽”,如“勿固”之义。愚以为“君子不重则不威”是说形貌,“学则不固”是另说一事,因此此处“固”当解为“蔽”。

    ——(集解)郑玄曰:“主,亲也。”谓人当亲近有德,所谓胜己者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君子既须威重,又忠信为心,百行之主也。连上文言,君子不重则不威,以忠信为百行之主。连下文言,则君子当亲近忠信有德之人。两解似皆可通。

    “无友不如己者”费解,有解“如”作“胜”曰“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解如作“类”、“似”而曰“不与不跟自己同类者为友”,有以“友”为名词解作“没有朋友不如自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同门曰朋。友,同志曰友。)

    朱子《集注》:“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

    元陈天祥《四书辨疑》:注文本通,因东坡一说致有难明之义。东坡云:“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为友,则自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故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学者往往以此为疑,故不得不辨。“如”字不可。如,似也。

    黄式三《论语后案》: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窃以为,以同志为友解,则此文义当为“无友与己不同志者”。不如己,不与己同志者,所谓物以类聚者也,有朋比之义,然“和而不同”之说则可以纠其偏。

    如果解作“不与不如自己者为友”,那么应该是有特殊的语境,针对某部分弟子的训诫,而不是普遍性之言辞。

    度  孝弟忠信,孔门所重。此则学行为言,教人以处世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