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湖直说】莫让“名次”压跨了孩子

 含笑的波浪 2016-03-17
    一个朋友说,孩子在一所全县很有名气的学校读初二,学习很是刻苦。每天晚自习回家近十点了,还要再学上两个钟头,每天睡觉都是12点。双休、节假除了上学习班,从不外出,更不要看个电视,上个电脑什么的了。大家都说这样的孩子真好,你不但不用督促他学习,应该劝他适当休息,劳逸结合。朋友说,这话经常说,可是孩子不听,他说,这样学,他在班里只能考到第三名,在全级(近2000人)只级排到40多名,如果稍一松懈,名次就可能要掉下来。因此,现在我们平日里说话都非常小心,一般不敢涉及他的学习……

    按理说,这样不用家长操心就能认真学习的孩子,应当算是好孩子了。但笔者却有担心:孩子认真学习固然是好事,但问题是,孩子的学习目的却偏离了航向,学习不是为了长知识,提能力,而是为了争名次,而且,这个名次已成了孩子心头的一座大山,他时刻担心自己会从山上滑下来。也就是说,孩子的心理已经不是很健康了!

    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想法?与学校有关,与教师有关,更与家长有关。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家长就把名次挂在嘴上,在孩子的意识里学习就是为了考个“好名次”,无论知识会否,能力强弱,考试成绩多少,只要名次不好,就算失败了。我在教育》2012年11月17中,曾说过一个案例,有位一年级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得了99.5分,却给父母留下这样的字条:“爸爸妈妈,我这次没考好,请原谅。”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肯定是这样的成绩排名很差。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看到九十几分的成绩都很高兴,但一看孩子的排名心却凉到了底。我知道这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甚高,小学一、二年级考试,100分的孩子比比皆是。怎么办,为了进一步区分,学校又有了新招儿:不仅要看分数高低,还 要看交卷的顺序,同是100分,交卷最早的为第一名。这个考了99.5分的孩子,在班里差不多就是倒数的名次。成绩尚可,名次垫底,家长当然要对孩子不客气了。长此以往,在孩子的意识里,学习的目的当然也就是为了好名次,除此之外,再无它用。,“名次”当然也就成为了孩子心头的一座大山。

    近年来,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生,每到考试都有因成绩不理想而跳楼、喝药等恶性事件发生。每有悲剧发生,我们都在抱怨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太差。但是,我们更应该把目光聚焦于不少孩子留下的“没有考好,对不起家长”遗书。痛定思痛,悲剧的根源本不在孩子,而在家长、在于我们给孩子学习好差的的定义,让孩子迷失了学习的方向。

    我给朋友建议,应该请心理老师给孩子疏导一下,让孩子从“名次”的误区中走出来,让孩子忘掉“名次”,学习是为了自己,考试只是对学习的检测,每次考后,不是想着名次,而是要想着将错题弄懂弄通,“不争是争”坚持下去,考试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名次也一定会越来越高,当你心中没有“名次”时,你的名次可能才真得会遥遥领先,无人可极。反之,为“名次”所累,只会越学越差,越考名次越低!

    搬掉孩子心头的“名次”大山,将孩子从“名次”深渊中解放中来,是当下教师、家长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