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子和食疗办法 [方一] 鸡750克,黄豆50克,核桃50克,葱白2根,生姜2片,黄酒15克,食盐、胡椒粉适量。将鸡洗净砍成块,黄豆泡发,葱白成结,除胡椒粉外均投入汽锅内,加水至2/3满,隔水以小火蒸2小时,出锅放少许胡椒粉。本方为汽锅蒸黄豆核桃鸡,对骨质疏松有效。 [方二] 猪骨汤1000克,豆腐2 块,鸡蛋1个,虾皮25克,葱、姜、蒜、生油、盐、味精适量。鸡蛋破壳人小碗,以筷子打匀加少量水和盐,蒸熟备用,豆腐切小块。油锅烧热放人蒜爆香,倒人少许以煸后加猪骨汤、虾皮,沸后将蒸蛋以大匙分次舀人汤中,再加进豆腐煮沸,放葱、盐、味精出锅。本方为豆腐猪骨汤,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 [方三] 黄豆芽、排骨各500克,生姜2片,黄酒15克,食盐、味精、胡椒粉适量。以高压锅炖排骨汤备用,黄豆芽去根洗净切两段,大火翻炒豆芽至进油,倒入砂锅,入汤、黄酒,小火炖30分钟,放入味精、胡椒粉。本方为黄豆芽炖排骨,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方四] 海参3条,猪瘦肉200克,虾米10克,鸡蛋2个,豆笋50克,鸡汤500克,姜、葱、酒、糖盐、味精、麻油适量。海参水发,去内脏洗净,切成两截,猪肉、虾米剁成泥加盐塞人海参腔内,鸡蛋荡成皮切丝,豆笋洗净泡发。炒锅人油烧热爆姜、葱白至香味,出锅,换油下海参稍煎熟,入酒、糖、盐、豆笋、蛋丝、鸡汤煮10分钟,再放蛋丝、葱花、味精,出锅浇上麻油。本方为海参荷包,对骨质疏松有好的疗效。 [方五] 猪骨头1000克,海带150克,姜、葱、胡椒粉、味精、盐适量。高压锅内加2000克水,将猪骨头连同海带、生姜一同入内,旺火烧开,小火炖烂,加调料出锅。本方为猪骨头炖海带,常吃能有效防止骨质疏松。 罗××,女,71岁,住医号:9207861。于1994年2月25日因腰背疼痛,反复发作四年,近半月加重,活动受限而入院。自诉四年前起腰背疼痛,以后背及腰脊为主,尤其在伸屈或转侧活动时更为严重,甚则影响活动,不能转侧弯腰,痛甚时卧床不起,曾服舒筋活络壮骨之剂,但反复不愈。半月来腰部疼痛加剧,活动受限,站立时疼痛加剧,导致卧床不起,不能弯腰转侧,伴有口干气短,大便干结,夜间尿频。入院后作X线脊柱摄片,示:胸5、胸12、腰4病理性压缩性骨折,腰椎退变;作骨矿物测量,尺桡骨均值0.34~0.452,提示骨密度偏低;检查舌质光红少津,脉细。西医诊断:骨质疏松症,胸腰椎病理性压缩性骨折;中医诊断:腰痛。证属肝肾两虚,脉络受损,予以益肾养肝,活血通络,荣骨柔筋。 内服处方:生熟地(各)12g,萸肉10g,山药12g,丹皮8g,茯苓10g,泽泻10g,杜仲12g,川断12g,牛膝12g,仙桃草12g,丹参12g,制乳没(各)6g,落得打12g。每日一剂,煎汤服。舌红口干,夜尿频,大便干结,酌选玄参12g,龟板20g,桑螵蛸20g,知母10g,远志10g,麻仁12g,郁李仁15g。舌红转淡,夜尿频,选金匮肾气丸8粒,每日三次,常规服。②局部外洗,外敷活血散,每日一次。③疼痛剧烈时,加服云南白药,三七片或配合针灸、理疗。经上述治疗一周后疼痛明显改善,已能下床活动,腰部伸屈有牵胀之感,无明显痛楚,继续诊治一周,疼痛基本消失,自觉腰部硬朗,可随意转侧屈伸,继续留院巩固治疗一月,临床基本痊愈出院。 骨质疏松症食疗方 【茯苓羊肉包子】 制法:先取茯苓煎煮3次,每次加水适量,沸后1小时取药汁。3次药液合并加人面粉,常法发面。将羊肉剁成肉末,与其他佐料拌成肉馅。待面发好后,做成包子,蒸熟。 功效: 温补脾肾。 用法: 可作主食或作早晚餐食用。 【雀儿药粥】 制法: 将麻雀去毛、内脏及头足切碎,与枸杞子、大枣、粳米一同煎煮,待粥将成时,加入姜、葱、盐,再沸即可。 功效: 补肾温阳益精。 用法: 可作早晚餐食用。 【茯苓牡蛎饼】 制法: 取以上诸粉,加水适量,调和成软面,擀成薄片,加适量油、盐,做成小饼,烙熟即成。 功效: 补脾肾,壮筋骨。 用法: 可作点心服食。 【桑椹杞子米饭】 制法: 取桑椹、枸杞子、粳米加水适量并放入白糖,文火煎煮焖成米饭。 功效: 滋阴补肾。 用法: 作主食食用。 【法制黑豆】 制法:将黑豆用温水浸泡30分钟,备用。再将其他12味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取出药液,如此煎煮4次,将药液合在一起。取药液、黑豆、食盐,至豆熟液涸,取出曝晒至干,装入罐内或瓶内备用。 功效: 补肾养肝,强筋壮骨。 用法: 每日取适量嚼服。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72.对症辩证选名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