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言,毕业于北京大学、LSE。著有《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本文首发公众号ID:wenyanhello。 之前的推送中曾经提到过思维导图,很多朋友都在后台以及评论里说,希望了解思维导图更多的内容。这篇文章,是针对初学者分享一些最初级的思维导图内容。
【我对思维导图的理解】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它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它简单易行、有效、而且具备趣味性。 我们常见的书籍大部分都是Tony Buzan东尼博赞的作品。 TonyBuzan在官网上对思维导图的定义是:它是一种强有力的图示工具,可以开发大脑的思考潜能。
即便是创始人,Mind Map也只是工具而已,它并不能保证开拓大脑潜能,也不是用了就有神奇的疗效。 在我看来,它是其他同类思维类产品,和经管类思考工具中,branding和整合营销做得最成功的。创始人围绕着思维导图还衍生出了培训体系、认证讲师体系等。 思维导图之所以能在中国的成功,得益于其它两个东西的流行: 一是畅销书《学习的革命》,里面隆重推荐了思维导图;二是Mindjet的Mindmap思维导图软件在国内的普及,让更多人开始熟悉并且习惯于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 这个图片来自思维导图的认证培训者Danny Ker博士,他的网站上会把每次听到的演讲或者课程,都整理成一张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迷人之处】 思维导图的好处在于它既能促进发散式的思考;又能保证让发散的思维,并不偏离主旨太远。 有段时间我非常迷恋收集各种精美的思维导图作品,看了许多海内外达人的作品。相比起电脑绘制的思维导图,手绘的那种彩色的、略显粗糙的思维导图更能吸引我。而各种达人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也令人眼界大开。 有工作精英拿它来画工作安排;有宅男拿它来画自己的宅家地图; 有培训师拿它来说明时间管理的秘诀;有闲的无聊的读者拿来为格林童话注释“灰姑娘攻略”; 有商界拿它来做商业计划,有家庭主妇拿它来做圣诞节前的清扫计划(还记得风靡美国的麻里绘老师嘛?); 如果你还碰巧有一位热爱思维导图、有超高绘画技巧、忙得团团转的全职家庭主妇太太,她会用一张图告诉你为什么她没能及时接听你的电话...
还忍!心!责!怪!人!家!嘛!... 可见思维导图是一种多么强大的沟通工具!!!比吵架有说服力啊!
【如何画思维导图 】 画思维导图需要4种工具:一张白纸(不能太小);几根彩笔;善于思考的大脑;想象力 接下来我们要遵循7个步骤(也包括主要原则): 1)从空白纸的中间开始画。为什么呢? Buzan 解释说因为这样可以给你的大脑更多思考的空间,你不会因为空间不够了就限制自己的思维。 2)把你的核心思想用一张图片来表示。为什么呢? 因为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你的中心图画得越醒目鲜艳有趣,就越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你也就越能专注于思考。 3)在全过程中,都要运用各种颜色。为什么? 因为颜色可以刺激你的大脑,让你的思维导图更有活力,而且加了颜色的思维导图绘制起来也很有意思。 4)从中心图延伸,把主干和中心图连接起来;然后把二级分支和主干连接起来。为什么? 因为大脑依靠联想和联系来记忆,它也有利于帮你厘清逻辑关系。 5)运用曲线而不是直线。为什么? 因为对于大脑而言,直线枯燥乏味。 6)每条线只能用一个关键词。为什么? 因为一个关键词可以给你的思维导图更有力,并且信息越来越多后,可以让图更加灵活地画下去。 7)全程都要多用图片,而不是文字。为什么? 因为每个图片都胜过千言万语,所以按照Buzan的计算,一副包含10个小图的思维导图,等同于10000个词汇。
【令人迷惑和容易出错的点】 先来看下我之前画的读书思维导图出了哪些错误呢? 对照上面提到的7个步骤,出的错误包括: 运用黑色而不是彩色;大量使用文字而非图片;大量写句子而不是关键词。这些错误会在下次的推送中细说。 其次一个容易混淆的地方是:下图是思维导图Mind Map吗? 上图虽然也是一种常见的思考模型工具,然而根据定义,它并不叫做Mind Map, 而是Concept map的。 区别在于思维导图强调从一个点,像树形结构一样,不断发散出分支来思考;而Concept map则从多个平行的源头出发,用交叉的连接线来表明逻辑关联关系。 那么问题又来了,下面这种黑白的、也包含许多小图片的思考模型是思维导图吗? 还有这种是彩色的、单词构成的、但没有图片、且关系复杂的是思维导图吗? 按照严格的思维导图的定义,前者勉强可以算为思维导图,而后者则被称为semantic network。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疑惑,有逻辑关系就可以了,思维导图为什么总在颜色、图片这种小事儿上纠缠不休呢? 再说我们平日里随手在纸上、本子里绘制的就是那种有很多字、没有图的思考模型啊!比如下面这种: Buzan对此的解释是,思维导图没有绝对的对错,它只是思考和协助记忆的工具。 既然是思考和记忆工具,思维导图的规则,就是为了通过图片、鲜艳的色彩、弯曲的连接这些“细节”来强化大脑,在不知不觉中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因此,画的时候要尽量把握住思维导图绘制的原则。但与此同时,既然只是在用一种工具,也就没必要非限定自己必须绘制的是“百分百正确”的思维导图。 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帮到你、激发你的大脑,就使用什么方式去思考和工作好啦! 最后,一定会迎来一个终极问题: ——可是但是我不会画画怎么办? 让我们用一张小学生画的思维导图来回答: 思维导图不是绘画技能大比拼,只是一种思考的工具。只要你分得清颜色,会写字,愿意动笔开始就行。 这期分享就写到这里。 而下一次的思维导图文章会详细阐述,如何用思维导图来绘制读书笔记。 文章里面会穿插展示大量的错误示例,及正确的做法。 THE END |
|
来自: 易良义 > 《玩 设计 搞笑 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