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愿望,在小孩子的心中,他们会希望世界是和平的;在中年人的心中,他们会希望自己的事业是顺利的;在老年人心中,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我也有一个愿望,我想我的愿望很简单,我要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没有人来打扰我,我可以随意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并不要怎样清洁齐整,应有几分凌乱,七分庄严中带三分随便,住起来才舒服。 小学时,我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过家家”上;中学时,我把时间放在考试上;到了大学,我又开启来了疯玩模式和狂吃模式;到了大四末期,工作问题一直不能顺利地解决,我的心智成熟地比以往都快,我整日担心未来,怀疑我大学的生活,怀疑我的能力,那一段时间,是我二十年来最低谷最自卑的时段,我过分关注自我,意识不到有千千万万的人像我这样,也更意识不到他们的心灵最后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也是会变化的,我更不会想起以前在班里考倒数第一我都是一笑而过,或许是我太想证明自己了吧,在大学期间获得的各种荣誉给了我盲目的自信,而这个时候,书给了我极大的力量,对于从小不爱读书的我来说,这是我没有觉察到的,尽管以前再怎么听别人说书带给人的益处,我都从来没有动摇过讨厌书的想法,没想到此时竟是它帮了我,在工作后,表现更甚,因为我不喜欢向别人诉说我的困苦和难受,书这个时候就充当了朋友的角色激励了我,我喜欢看自传类、哲学类的书,因为通过阅读这类文章,我对很多事情、很多观点有了不同的认识,虽做不到完全赞同,但却能有所理解。我想我喜欢上了书,它给不了我金钱,给不了我荣誉,但它能带给我一丝平静,掠去浮躁,转移了对自我的一种高度关注,进而去了解别人,了解生活。 书里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人关于生活的描述、关于做事时的心理想法,各色各样的英雄、罪犯、普通百姓,它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人物内心,以及同样一件事在不同人心中的不同感受,通过阅读他们的故事,我们也才会知道很多时候事情全然不是自己所理解的那样,不要轻易地评论,因为我们不知道事情的全部,多一些理解给别人,多一些宽容给别人,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一件事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多听听他人怎样说,少一些“我以为”。正是读了别人的故事和经历,我才知道,当自己困苦抱怨时,相比较,我经历的只是小事,在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有人正面临着更大的痛苦;也是因为读了别人的故事,我才知道,当我向别人炫耀自己有多努力时,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有千千万万的人比我更努力。正是因为了解了别人的故事,才不会因生活中的一点小风小浪而大喜大悲,不论面对大事小事,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淡定从容地去处理每一件事,做到内心平静。 世界很大,我们需要开阔眼界,对待事物,我们需要多一点认识、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我因困苦而开始读书,我因快乐而爱书,愿书常伴我左右,让我少一点偏见,少一点无知。(文/阅读时间作者·吉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