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提高教师的薪金收入,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经济保障

 凌宗伟 2020-07-23

全国政协委员张亚忠日前说,低收入导致农村男教师结婚难,呼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农村教师的激励制度。张委员的建议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更是站在教育是立国之本的立场上的。事实上确实不少地方学校出现的师资青黄不接、乡村教师职业体验感差、人才“东南飞”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收入低造成的。


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行业,工资低、待遇差,必然导致人心不稳,干劲不高。恩格斯早就说过,人首先是吃穿住行,其他才是上层建筑。当一个人的物质生活都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光用无私奉献来要求他是不可靠的。

每个人都会通过自己的薪金水平来衡量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待社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说,薪金收入才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和职业价值的真实写照。,至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类“高帽”,在微薄的工资收入面前,反而更显得苍白无力。当教师的收入无法让他“成家立业”的时候,他所能做的恐怕就是逃离了,无力逃离而留下的又有多少能有职业热情和奉献精神呢?教师作为普通人,只有对自己的薪金收入满意了,才可能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感,进而乐意地接受教师行为准则与教育的价值观念,自觉维护和遵守教师应有的道德伦理和职业伦理。也只有当教师薪金收入真正达到国家主张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收入的时候,他们才可能相信尊师重教不只是一个口号。

我国教师工资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地方差距过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教师教师工资相差几千元,同一地区县区教师和市区教师工资相差几百元,同样的劳动,不同的待遇,必然导致教师的心理落差。然而,从教学资源与教学对象的角度来看,乡村教师面临的挑战可能还更大,为什么挑战大的收入反而低了?这样的心理落差,必然导致乡村教师离心力的加大。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做教师还是从事其他职业,对收入满意就会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换来了收入的提高,就会更积极地改善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这才是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的真实体现。

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的教师平均工资,都高于同等资格的其他职业法国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比高级熟练工平均工资高出近一倍英国比一般职员的高35日本比同期毕业的其他行业职员平均工资高16%左右;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一般高于普通企业职员工资额的25-35%,在全国13大行业中排名第六……在法国和意大利,这种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是根据“一般公务员工资指数”来确定的,同时还会与物价指数挂钩要保障教师的薪金收入水平,不只是加几次工资,给几次补助,送几次温暖就够了。而应建立起动态的、适应当下经济环境的薪资体系,某些新闻中出现的“什么都涨只有工资不涨”的情形,实在不应再出现。


既然认识到“教育是立国之本”,就要有矩可循,有法必依,确保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经济保障。

若从我国的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农村中小学的占比程度远远高于城市,同时农村教师的收入状况也远不如城市教师,在当前乃至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确实需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更为周全的农村教师激励机制想方设法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

除此以外,还应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薪资晋升搭建各种可能的平台,通过各种渠道让社会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理解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增强社会对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认识,使尊师重教真正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