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肥辅导手册——肥胖的成因

 一株小苗 2016-03-19

 你可能对手机出现故障的原因了如指掌,也可能在处理电脑故障时游刃有余,但你未必对自己发生肥胖的原因一清二楚。你是否发现,随着腰包的日益鼓胀,身上的赘肉也在随之增长?你是否觉察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态变得越来越臃肿不堪?你是否意识到,随着季节的变化,体重也发生了些许变化……

  面对肥胖的各种成因,你或许无法将自身的情况对号入座。但请不要沮丧,本章将为您详细剖析导致肥胖的各种成因。通过对本章的阅读,你将找到自己的"病根"之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肥胖成因总述

  肥胖的成因很多,引起肥胖的机理也相当复杂。但有一点毋庸质疑,那就是肥胖是人体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致使多余的能量转变为脂肪囤积在体内的结果。然而,为什么有的人容易胖,而有的人不容易胖呢?科学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人摄取食物的欲望,对所摄入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以及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不完全相同的。这种差异一方面取决于人的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人们所处的包括饮食、运动、文化、心理等环境和社会因素。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际上是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个具有肥胖遗传基因的人,也并不是100%就一定成为肥胖患者,只不过他比不具有遗传因素的人更容易肥胖罢了。遗传基因好比是一粒种子,而环境和社会因素则如同土壤、湿度、温度和阳光。仅有种子,没有适合生长的条件,这粒种子就难以开花结果。但是,如果给它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就会促使肥胖发生。现代生活中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安逸的生活方式为肥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同孕育肥胖的温床,这也正是为什么现在肥胖的人越来越多的原因所在。

  心理因素

  1.心理问题是致胖的重要因素

  莫斯科医学研究院专家经研究指出,心理问题可能是部分肥胖症者的病因,因此在治疗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心"是关键。

  他们发现,目前只有近10%的肥胖症患者能够在成功减肥两年内保持原有的减肥成果。不能保持减肥成果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原因便是部分肥胖症患者的"心病"未能得到治疗。据专家介绍,一些人在情绪低落时会不断地吃东西,或者暴饮暴食。另一些人常常失眠,并且在失眠时吃东西。久而久之,这些人便容易患肥胖症。当这种肥胖症患者接受节食治疗时,常会出现抑郁、苦闷等反应。待疗程结束后,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大吃,结果致使减肥成果付之东流。

  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对习惯于情绪性进食的肥胖症患者实施了心理疗法,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压力过大可导致苗条女性腰部肥胖

  美国加州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一次实验,其目的是研究心理压力与肥胖的关系。他们对受心理压力困扰的59名30~46岁的妇女进行了研究。这些妇女都表示自己平时承受着相当大的生活压力。实验开始后,研究人员搜集了她们的唾液样本,以测试"考的松"(由肾上腺产生的应激激素)水平。

  结果发现,在健康女性的身上,就算其他部位的考的松分泌在正常范围内,而且体重也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心理压力过大,其腹部的考的松分泌就会增加,从而导致脂肪脂肪囤积。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发现,不管这些妇女是苗条还是肥胖,腹部脂肪量较高的女性比较不能承受压力,当压力过大时,她们就会分泌出比较多的考的松,腹部脂肪较少的妇女则不会分泌出如此高的可体松。

  研究人员对苗条妇女和肥胖妇女之间的差异感到惊奇。主持这项研究计划的艾波尔博士指出,苗条妇女多余的腹部脂肪可能是繁重的生活压力和荷尔蒙不规律造成的,而对于超重的妇女,她们腹部的脂肪沉积只是肥胖结果的一部分。造成腹部脂肪沉积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抽烟、运动和饮食及本次实验中发现的紧张。

  艾波尔博士指出,心理压力可能使具有正常休眠考的松水平以及体重为平均值的健康人腹部脂肪堆积。这是一个不好的前兆,因为同大腿或臀部脂肪堆积相比,腹部脂肪过多更能增加包括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几种疾病的发病率。不过,人们完全可以自我控制紧张情绪以达到保健的目的。另外,运动也能带来很多益处,如控制紧张、减少考的松和内脏脂肪。

  3.心理焦虑可促进食欲引发肥胖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肥胖者遇到高焦虑情景时吃的会比平时多;而体重正常者遇到高焦虑情景时,则吃的较少。

  早在1977年,怀特(White)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让体重肥胖者及正常两组学生,同时在四个学期分别观看悲剧感伤、滑稽有趣、性感刺激、旅游记录四部影片(前三部有情绪刺激),并于每次观看影片后品尝及评价不同品牌的饼干,结果肥胖组的学生在观看前三组影片后所吃的饼干都比看过第四部影片后吃得多;而正常体重组在看过四部影片后所吃的饼干量相差无几。

  1987年,荷曼(Hemanetal)也做过一项类似的实验:他将节食与不节食者分成两组,邀请他们空腹前来参与冰淇淋口味的市场调查。在试吃前,第一组的受试者会被告知在试吃冰淇淋之后,必须为此项产品做广告曲,并录音录像后放映给行销专家观看。第二组则没有受到此项安排,他们只要在试吃后列出广告时应加强宣传的产品特色即可。结果发现,不节食者在受到压力时吃的较多。

  以上两项实验都证实了肥胖者易受情绪影响而多进食这一现象。

  4.情绪变化可导致肥胖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肥胖者也不例外。医学研究指出,情绪变化也会使人发胖。

  克里茨在1974年指出,美国黑人妇女的肥胖症发病率比白人中产阶级妇女高2~3倍。收入少、社会地位不稳定,使他们多食、爱吃甜食而发胖。50%肥胖症有周期性贪食现象,自我无法控制。爱吃甜食、多食、饮酒、社会不良应激反应皆可促发肥胖症。

 

内向性格的勤奋青年,工作成绩突出,饮食良好,情绪稳定,会使体重在一年内增加20千克。在经历了一些重大生活事件后,如转校、结婚、生产、闭经、疾病、手术及精神刺激等,会随着生活的改变而增进食欲,从而形成脂肪囤积,导致肥胖。

  饮食因素

  1.贪食、偏食、吃零食导致肥胖

  日常生活中,贪食、偏食及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极易使人发胖。

  (1)贪食

  调查发现,肥胖者的胃口都很好,看见食物就会有强烈的进食欲望,进食量明显多于一般人。他们的进食速度比一般人快,这也会促进摄入过多的食物。一般进餐后15~20分钟,大脑里的饮食中枢才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贪食的人在饮食中枢发出停止进食信号前就已经摄入了大量食物,其热能明显超出了机体的正常需要。经常吃请赴宴的人,也会摄入过多热能,所以这些人中肥胖者较多。

  (2)偏食

  胖人偏食属于习惯性偏食,这些人主要是偏甜食和高脂肪食物。糖和脂肪都是生热营养素,脂肪又是产热最高的营养素,因此会使人体从饮食中摄入大量的热能,从而导致发胖。特别是喜欢高脂肪饮食的中老年人,其机体消耗热能随年龄增长而不断下降,如果不去刻意控制食物的摄入量,改变好吃油腻食物的不良饮食习惯,则更容易发胖。

  (2)吃零食

  吃零食所致肥胖多见于儿童和女青年。现在我国的小食品及快餐的品种和数量极其可观,不论包装还是口感,确实存在一定的吸引力。医学研究指出,爱吃零食对身体健康有害。快餐大多是高脂肪、高盐、低纤维素的食品,其热能有40%来自脂肪,纤维素含量很低。水果罐头和饮料含有大量的蔗糖,有些罐头中的糖已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程度。各种糕点和加工精细的某些坚果类小食品,也只能向机体提供大量的脂肪和糖。深受儿童欢迎的巧克力、冰淇淋等也具有较高的热能。所以,这些食品都是致胖食品。

  2.不吃早餐易发胖

  早餐是一天当中的第一顿饭,也是最重要的一顿饭,对人们工作、学习以及身体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经常不吃早餐,可以导致全天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能力、短期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由于不吃早餐,中午时势必饥肠辘辘,吃下过多的食物,以致能量摄入过多,从而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蓄积起来,长此以往,则可引发肥胖。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坚持天天吃早餐,并且要吃好早餐,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

  3.儿童常吃洋快餐易发胖

  如今,肥胖儿童越来越多,据调查研究显示,主要原因是常吃洋快餐。

  研究者针对快餐喜好进行研究,访问了572名学生,91%被访者表示在过去3周中光顾过快餐店,而93%的学生并不知道所吃食物含有的热量。

  调查发现,现在的西式快餐很受学生欢迎,尤其是薯条、汉堡、烤鸡及雪糕等。营养学专家指出,长期食用这些高热量、高脂肪快餐食品,不仅容易发胖,还可引发高血压、血管闭塞、糖尿病、心脏病等病症。

  4.吃饭速度过快易发胖

  日本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和东京齿科大学合作,对东京都内340位20~60岁男女公司职员进行肥胖和吃饭速度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

  吃饭速度快的占总数的40%,这些人BMI平均值为23.5。

  吃饭速度不快不慢的占总数45%,BMI平均值为22.4。

  吃饭速度慢的占总数的15%,平均BMI为21.6。

  接着,研究人员又对9位20~50岁男性进行吃饭速度和饱腹感关系的调查。

  通常,一顿饭工夫平均为17.2分钟。如果使用节拍器使每分钟咀嚼次数增加到88,即将吃饭时间延长到33.7分钟,则试验者的食量从平时的693克减少到528克。一天三顿日积月累,这一差值将变得相当巨大。据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武井典子的研究,人的血糖值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上升,30分钟后达到峰值。由于血糖值达到峰值给人以饱腹感约需30分钟,所以通过仔细咀嚼延长就餐时间,就能使少量食物让人获得饱腹感,从而取得减少食量防止肥胖的效果。

  大阪市立大学曾根良昭教授证实,吃饭过快会给精神带来较大负担。他让7位女学生在温度、湿度恒定的人工气候室内,分为两组,分别给5分钟和10分钟就餐时间。结果,5分钟组餐后心率比食前有所增加。而10分钟组餐前餐后几乎没有变化。他又进行试验,将咀嚼次数从通常的325次减少到快食时的214次。结果发现,通常吃饭时心率比饭前增加20%,快食时心率比饭前增加49%。通常饭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8%,快食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13%。

 

最近日本专家提出"培养咀嚼力、用咀嚼创造健康"的口号,并建议在咽下一口食物前再咀嚼5次。汤、茶水等尽量在饭前餐后饮用,以免减少咀嚼次数。在吃咖喱饭、炒面等软食物时加入竹笋、肉等耐嚼食物。

  5.婴幼儿时期过度喂养易发胖

  婴幼儿时期过度喂养是造成婴幼儿发胖的主要原因。在许多人看来,"胖乎乎"的孩子似乎是营养好的标志,认为"胖乎乎"的小孩既可爱又健康。殊不知,婴儿时期营养过剩,会为这些孩子将来到成年时成为大胖子埋下祸根。

  婴幼儿时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各个组织脏器的成长都以细胞数量的增加为主,包括脂肪组织。该期的过度喂养,可促使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大大超过非肥胖幼儿。另外,从小养成食量大的习惯,也会使胃肠道功能活动相应增强,胃排空速度加快,易饿,多食,逐渐使肥胖加重,也是造成儿童期肥胖的一个原因。

  据教育机关调查统计:在入学时,每100人中就有4个肥胖儿,到六年级时上升为8~9人。肥胖儿在近20年间,男童大约增加3倍,女童约2倍。重度肥胖儿,可以说已进入成人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成人病的准备阶段。根据最新统计,在美国每4个儿童中既有一个超重。肥胖儿的增加,意味着成人病预备军的增加,于是成为很大的问题。近年来,30~40岁的年轻人患心肌梗塞的人很多,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了成人病的因子所致。

  6.传统"月子"埋下肥胖隐患

  近几年来,肥胖的孕妇越来越多,她们大多数是由于在怀孕期间(俗称"月子")为了加强所谓"营养",而吃大量食物造成的。生活中常常看到孕妇没完没了地吃核桃,问其原因,她会告诉你核桃能补脑,多吃核桃能让小孩聪明。殊不知,核桃是含脂肪非常多的高能量食物;核桃仁的脂肪含量大约在55%左右,15克核桃仁(大约1个半核桃)相当于10毫升烹调油所产生的能量。由于没有正确、全面的营养概念,使得一些孕妇错误地认为多吃就是加强营养,于是各种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一股脑儿地吃到肚子里,能量过剩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孕妇营养过剩,使得体重超标准增长,是造成孕期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和产后恢复过程中,会增添许多麻烦,如容易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容易因胎儿过大难以自然分娩,还会留下患一些慢性疾病的隐患。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推算下来那时出生的女孩目前已经进入了生育时期。独生子女本来就备受长辈们的呵护,一旦她们怀孕,那种关爱将达到极致。缺乏运动和营养过剩的现象在这些独生女孕妇中更是普遍存在。因此,在这里有必要提醒每一位孕妇以及孕妇的家人注意,要选择合理均衡的饮食,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预防孕期肥胖,以维护孕妇健康。

  7.酒是导致肥胖的顶级"杀手"

  有人认为肥胖与饮酒无关,其实很多成年男性的肥胖是由饮酒引起的。

  酒是一类含酒精的饮料,主要分为蒸馏酒(烧酒、白酒)与非蒸馏酒(黄酒、葡萄酒)两大类。酒的度数指的是所含酒精的百分比。以60度的二锅头为例,100克白酒中含60克酒精,1克酒精能产生7千卡能量,100克二锅头酒就可以产生420千卡的能量,仅次于脂肪。

  啤酒含酒精虽然很低,一般在3%~5%,但产生的热能很高,1升12度的啤酒可以产生330千卡热能,素有"液体面包"之称。同时,啤酒中的啤酒花可刺激胃粘膜,促进食欲,使人食量增加。

  过量饮酒之所以会使人发胖,是因为酒精不仅发热量较高,而且进入人体后会优先被氧化、吸收,这使得与酒同时或酒后吃下的食物在体内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易被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

  需要强调的是,酒精除了可以为机体提供热能外,并无其他营养作用。相反,酒精在代谢过程中还需消耗体内其他营养成分,如叶酸、维生素B1、烟酸及维生素B6等,造成这些营养素缺乏。

  另外,饮酒对肝脏的损害也很大,因为酒精要在肝脏内进行解毒,大约90%~95%的酒精都要通过肝脏代谢。过量的酒精会使肝细胞损伤,引起酒精性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所以,饮酒不能无所顾忌,随心所欲,而应把握分寸,限量饮用。

  8.软饮料乃是"催肥剂"

  所谓软饮料,就是指不含酒精的饮料。美国医学专家研究指出,一个人如果每天喝一听饮料,那么他发生肥胖的几率就会增加60%。这一论点也已被我国肥胖专家多次重申。这与一个人每天吃多少东西、看多长时间电视或做多少运动无关。

 

美国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发现,肥胖儿童的果汁消耗量比正常体重儿童的果汁消耗量高出65%。研究人员指出,不少父母认为,选择天然的果汁饮料有益于儿童健康,因此对孩子饮用果汁的数量不加限制。事实上,果汁饮料含有的热量使饮用者发胖的几率大提升了。

  营养专家认为,饮用果汁应适量。美国小儿研究所制定的标准要求,年龄在1~6岁的儿童,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为120~180克左右,年龄在7~18岁之间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为240~370克左右。

  作为肥胖者的"大国",我们往往只注重"节食减肥",但对于含糖份和热量都很高的饮料还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比如"可乐"类和其他碳酸饮料,对肥胖的作用绝对不低于固体食物,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使人发胖。

  "可乐"就是很强的"催肥"剂,一听"可乐"所含的热量,需要步行40分钟才能完全消耗掉。目前我国都市人群中正在悄然形成一个"可乐族",他们少喝或者不喝白开水,只喝"可乐"。这便决定了这一人群必定是肥胖的高发群体。对他们来说,"可乐"类饮料的过多摄入,可以使节食的减肥疗效前功尽弃。

  9.营养素缺乏导致肥胖

  一谈起肥胖的原因,人们常常会与营养过剩联系到一起。但很少有人知道,营养素缺乏也可导致肥胖。

  近年来,日本营养专家经研究指出,某些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营养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饮食中缺少使脂肪变成能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2、B6及烟酸。只有当体内能量得以释放时,脂肪才会随之减少。研究人员对3~6岁肥胖儿童体内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肥胖组儿童血清铜含量高于对照组,铁与铷的含量低于对照组,锌和镁的含量与非肥胖对照组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从肥胖儿童个体观察,锌镁含量低的较多。

  美国专家还发现,机体饮水不足,身体就无法对脂肪进行充分的代谢,也会引起体重增加。如果蛋白质长期处于缺乏状态,就会使肌肉萎缩,而肌肉组织的减少,会使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减少能量消耗,也会使机体发胖。

  因此,在饮食中应注意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B2、B6及烟酸的补充,注意食品的贮存和烹调方法,防止营养素的破坏。

  我国饮食构成通常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故易发生维生素B2缺乏或不足情况。食物中维生素B2来源于各种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内脏、蛋类及奶类,其次是豆类和新鲜绿叶蔬菜;维生素B6在食物中分布很广,含量较多的食物为蛋黄、鱼类、奶类、全谷、白菜及豆类;烟酸通常称为维生素PP,维生素PP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但多数含量较少,其中酵母、花生、全谷、豆类,特别是肝内含量最为丰富,玉米含量并不低,且高于大米。

  运动因素

  运动不足是导致肥胖的又一大重要因素。

  运动不足,不仅于减少了能量消耗,也使机体变成了能量易在体内贮藏的代谢状态。实际上,一旦运动不足,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也减弱,形成肮胰岛素的状态。由于抗拮胰岛素的作用,会代偿性地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相对于降血糖作用的减弱,而脂肪合成的作用却未减弱,因此,就产生了脂肪蓄积的代谢状态。更有甚者,处于运动不足状态下,基础代谢下降,贮藏能量却增加,而且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也出现亢进。实际上,运动不足在肥胖成因相关性方面,与其说是能量消耗减少,还不如说是代谢状态的改变所引起的要多些。

  运动不足的情况,在现代社会里已成为肥胖产生的重要原因,日愈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交通手段的完善、家庭劳动的电气化、体力劳动的减少,已经几年形成了"省力型"社会。因此,成人膳食近10年来尚未改变,使肥胖者急剧增加,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曾指出,汽车在成为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代步工具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书中说到,驾车时间越长,人的腰围就会越粗,可直接导致肥胖。

  调查者在对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1万多名市民进行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驾车时间每增加30分钟,肥胖几率随之增加3%。经常驾车者与经常步行者相比,肥胖比例要高出7%。

  美国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多达91%的被调查者表示,出门时一般不会走路,其中大多数人每天在车里度过的时间超过1小时。

  调查负责人弗兰克指出:"驾车越多,人越容易发胖;而走路越多,体重越不容易上升。人们应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开车时间过长。"

  疾病因素

  由疾病因素而引发的肥胖,属于继发性肥胖(参见第一章"肥胖的类型")。

 

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肥胖,大多为单纯性肥胖,占肥胖者的绝大多数。但一些由神经、内分泌或代谢失常而引起的疾病,也可导致肥胖。

  间脑性肥胖就是由疾病引起的一种肥胖,如脑炎后及间脑外伤(由于脑损伤)所引起的肥胖都属于这一类。此类患者常有食欲波动、睡眠节律反常、体温、血压及脉搏易变、普遍性肥胖、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肾上腺皮质增生及腺瘤所导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也会引发肥胖。尤以面部、颈部、胸部及腹部肥胖为主,面呈圆形之满月状,四肢没有显著变化,而腹部、大腿等地方出现紫纹。患者还会出现多毛现象,女性会呈男性化,出现闭经或月经紊乱,男性则阳痿。

  药物因素

  由药物因素所致的肥胖,属于药源性肥胖(参见第一章"肥胖的类型")。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女性服避孕药可使体重增加。

  目前临床使用的避孕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多为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根据其作用功能的不同,可简单分为抑制排卵型、抗着床型和影响子宫功能型三类。根据其所含主要成分、使用剂型、用法和给药途径的不同,又可分为复合型避孕药、序贯型避孕药等不同类型。

  少数女性(2%~5%)服用避孕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这与以往使用的避孕药物中所含雌、孕激素量稍大,以及女性自身体质情况有关。例如,避孕药物中所含孕激素可以影响机体的合成代谢过程,使体重增加。而雌激素可以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同样可以使体重增加。

  女性服用避孕药后体重增加,与个人体质有关。目前使用的第三代避孕药物,如诺孕酯(Noregesfimate,NGM)、孕二烯酮(Gestodene,GSD)中已经大幅度减少了雌、孕激素的含量,可以说使用这类避孕药几乎不会对体内糖代谢、脂代谢及血液学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对绝大多数的使用者也不会造成体重增加的困扰,但对于极少数体质对这类药物比较敏感的女性仍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麻烦。好在这种情况在停止使用避孕药物后很快就会消失。女性朋友在使用避孕药物后,若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最好及时与医生商量一下,以便更换新型避孕药物,或采用其他的避孕方法。

  遗传因素

  1.肥胖孕妇所生孩子多肥胖

  医学研究指出,孕妇在怀孕初期过胖,可使小孩在2~4岁时发生肥胖的危险增加两倍以上。这些孩子被定义为严重过胖,因为他们不是只比平均体重重一点而已,他们的体内脂肪已经比同龄孩子多了95%。

  这项研究以近8500个低收入家庭所参加的妇女、婴儿以及儿童额外补充营养计划的数据为依据。结果显示,在这些孩子4岁时,有四分之一的胖孩子在妈妈生他们时也很胖;这项事实也由只有少于十分之一的胖孩子来自于正常体重的妈妈来证实。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数据显示,怀孕时过胖可能会在生产时出现问题。在怀孕前、怀孕期间及婴儿出生后的前几年,都是避免日后孩子肥胖的重要时机。

  此外,医学专家在一卵双生的儿童中观察发现,肥胖的一致率比异卵双生儿童要高,强调其有遗传性。另外,一卵双生儿直到青春期,双方肥胖发生率为70%,青春期后则下降为30%。这说明遗传因素确实是引起肥胖的原因之一,而且一般情况下,这一因素也是被认为可以克服的。最近巴库德(Buchurd)及彭鲁斯(Perusse)也发表了体内脂肪蓄积与遗传因素相关只占5%~30%的数据,这一数据也说明,遗传是肥胖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所占比例并不高。

  2.女儿肥胖与父亲肥胖有关

  最新研究发现,女儿肥胖与父亲肥胖有关。父亲肥胖的,女儿很可能会遗传到父亲的肥胖基因,而儿子不会。

  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报道,研究人员通过对47名7~10岁女孩研究她们与父母的体重及热量消耗形态后发现,女孩们的体重主要受父亲的身体脂肪影响,而母亲体重与女儿体重则没有关连。香港的医学界人士推断,这是由于女儿受到父亲X染色体内影响体重的基因,甚至要配合母亲的X染色体,才可能把肥胖基因只传给女儿,而没有传给儿子。

  生理因素

  1.青春期易发胖

  青春期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的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女孩子伴随着月经来潮,身体发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与之伴随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女孩子胃口普遍都比较好,当食物摄入大于消耗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肥胖现象。

  医学研究发现,女性青春期肥胖往往与女性月经初潮期出现的迟、早有密切的关系,初潮早的女性一般都比初潮晚的女性更加肥胖一些,这可能与月经初潮时体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导致体内脂肪的蓄积有一定的关系。值得提醒的是,青春期的女孩子好像都非常怕别人说自己胖,许多人常常主动限制饮食来控制体重的增长。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因为这时候的肥胖,你只要注意调整一下饮食结构,减少甜食、油腻食物和零食的摄入量,度过这一阶段后,肥胖往往也就消失了。如果盲目采取节食减肥的方法,很可能会导致月经失调、子宫发育不良、神经性畏食症等疾病的发生。

 

2.妊娠和哺乳期易发胖

  妊娠和哺乳期的女性由于体内内分泌激素分泌的变化和怀孕、哺乳期体内需求增加,常常会自主或不自主的食欲大开。再加上我国传统的怀孕和坐月子期间多食、少动的习惯使发生肥胖的可能性就更进一步增加了。也有人认为,妊娠本身就具有促进体内脂肪蓄积和肥胖的倾向,多次人工流产或生产的女性发生肥胖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同龄女性的现实似乎间接证明了这一点。需要提醒的是,这一阶段发生的肥胖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许多人常常因此转变成为持续性肥胖。

  3.女性更年期易发胖

  女性更年期又称绝经期,一般在48~50岁之间,是女性由中年逐渐向老年转化的一段时期。医学研究证明,女性绝经后容易发生肥胖,其原因可能与绝经后机体内分泌激素分泌改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各种因素有关。

  (1)内分泌激素分泌的改变

  女性出现停经的症状,意味着女性卵巢功能已经到了衰竭殆尽的地步。卵巢分泌雌激素减少,可以继发性出现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紊乱的情况,从而引起肥胖。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全部由雄激素衍生而来,而雄激素主要来自体内肾上腺髓质的分泌。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代谢失常

  绝经后女性很容易出现精神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现象,从而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失常而引起肥胖。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原因,目前认为还是与体内内分泌激素分泌的改变有关。

  (3)各种疾病症状引起的运动量减少

  绝经后女性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全身疼痛、关节疼痛、心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导致患者无法保持绝经前日常活动的运动量而引起肥胖。

  美国科学家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也揭示了妇女绝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介绍说,妇女身上所出现的绝经,说明以往周期性的排卵功能已告结束,卵巢内的雌激素以及孕酮的分泌都会出现下降。研究表明,绝经期间,女性的体重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增长。为了确定女性身上的这些激素下降到何种程度会对体重产生影响,以及如何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研究人员对47个成年雌性猴子进行了研究。在这些参加实验的猴子中,有19个猴子的卵巢已被手术摘除。结果这些猴子出现了类似绝经时出现的现象,即雌激素以及孕酮的分泌明显下降。其他28个猴子为对照组。

  研究结果显示,激素的下降使得这些卵巢已被摘除的猴子的胃口大增,食物的摄入量较以前增长了67%,同时体重在数周内也一下增加了5%,并随着时间的延续继续上升。此外,研究人员还注意到,脂肪细胞所产生的另外一种能够刺激胃口的激素也有增长。研究人员表示,这说明猴子的卵巢被摘除与其代谢过程发生变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

  4.人工流产后易发胖

  根据调查显示,30%~40%的女性在做完人工流产手术后,体重增加了5~7公斤。这种肥胖同正常的产后肥胖一样,在体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之后,多余的脂肪会自然消减,无须采取特殊的减肥措施。

  一般来说,人工流产后体重增加或肥胖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人工流产突然中断了正常的妊娠,原来维持胎儿正常发育所需的内分泌平衡被彻底打乱,引发肥胖。

  (2)人工流产后引起丘脑下部功能失衡,直接波及脂肪代谢,使皮下脂肪出现短时期的周转不灵,造成"积压"。

  (3)下丘脑功能的新变化,还会干扰体内性激素的平衡,尤其是对性腺激素的影响最明显,从而表现为膘肉增多。

  对于人工流产后的肥胖,只要加以适当的锻炼,并配以合理的饮食,很快就会有所改善。

  5."培根基因"导致发胖

  澳大利亚科学家科林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令人肥胖的又一种基因--"培根"基因。这将为医学界生产抵御肥胖和糖尿病的基因药物提供更多的思路。

  科林斯指出,这种新基因会生产大量增加人的食欲的蛋白质,从而使人摄入超过身体需要的热量,最终导致肥胖。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三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

  科林斯的研究主要基于一种生长在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沙鼠,这种沙鼠在沙漠的恶劣自然环境下以仙人掌为食,尽管消瘦,但基本能够保持健康。但是,一旦在实验室被提供充足的食物,一些沙鼠就会不停地进食,引发肥胖,最终导致糖尿病,另外一些沙鼠则保持正常的食量。

  研究人员在分析这两种不同"性格"的沙鼠后发现,所有贪吃沙鼠的体内都有这种"培根"基因。随后,研究人员将这种基因的排序与人类基因库进行比较,结果在人类基因的19号染色体上发现了完全一致的基因代码。研究人员将这种人类"培根"基因注入保持正常食量的沙鼠体内,结果发现,一周后这些沙鼠的体重普遍增加5%,这证明了这种基因对肥胖的作用。

 

6."AD36病毒"导致发胖

  一直以来,人们都将肥胖成因归结于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等。但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肥胖机理十分复杂。

  美国专家近日指出,导致肥胖的原因复杂,病毒感染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他们大胆设想:今后当孩子们为预防麻疹等疾病注射疫苗时,也许还要打一针预防肥胖的疫苗。

  研究肥胖成因的专家尼基尔·特尔纳达近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北美肥胖医学研究学会年会(NAASO)上提出,某些病原体是导致动物脂肪组织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特尔纳达的研究发现,许多体重超标者都曾感染过某些病毒。这些都暗示肥胖与病毒感染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不是所有肥胖问题都能用病毒感染来解释,但至少是原因之一。"特尔纳达在接受采访时说,"研究表明,至少有10种病毒能导致动物肥胖,比如犬瘟热病毒、RAV1和SMAM1禽类病毒、鼠类玻纳病毒、羊痒病病毒以及3种腺癌病毒AD5、AD36和AD37。"

  特尔纳达说,他以猴子为对象进行了9年实验后得出结论,健康猴子感染AD36病毒后"半年内增重15%,胆固醇指标却低了30%"。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当老鼠通过消化道从同伴那里感染普通细菌后,也会长胖。因此,他们认为即使一般细菌也可能导致肥胖。

  特尔纳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病毒与肥胖的关系。当时他在印度西部的孟买当家庭医生,当地暴发严重的SMAM1禽类病毒感染疫情。他的一位朋友注意到,死鸡都异乎寻常的胖。在对它们进行解剖后发现,这些鸡肝肾增大,胆固醇指标却偏低,胸腺也萎缩了。

  这个病毒增肥动物的案例启发了特尔纳达,促使他开始研究病毒与人类体形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对自己病人进行检测,特尔纳达发现20%的肥胖病人曾经感染过SMAM1病毒,这些人体重明显超重,但胆固醇指标却偏低。

  此后,特尔纳达来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理查德·阿特金森合作进一步展开研究。由于美国禁止印度禽类病毒入境,两人决定改用腺癌病毒AD36进行试验。

  他们首先将实验室中的鸡、猴和老鼠感染AD36病毒,结果所有动物明显增肥,同时胆固醇指标低。

  然而,由于无法进行人体直接试验,特尔纳达和他的同事就从威斯康星州、佛罗里达州和纽约州血库中采集了500人的血样进行检测,结果发现30%肥胖者的血液里有AD36的抗体,而体重正常者只11%有此抗体。

  目前,对于肥胖的成因科学界仍然众说纷纭。对于如何才能保持身材,人们也各有各的妙招,但特尔纳达显然对"瘦身疫苗"的研发充满了憧憬。他说,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肥胖症难以、甚至不能治愈,因此,借助注射相关疫苗进行预防就成为关键。

  7.纤毛缺陷导致发胖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识别出可能导致肥胖的一个新因素--纤毛缺陷。

  许多高中生都已在显微镜下观察过地球上最小的动物--草履虫。草履虫通过挥动发丝状的突触也就是纤毛来向前运动。但某些人类细胞也有纤毛,帮助大脑、肺、眼睛和肾脏中的液体和粘液流动,或者像天线一样伸出细胞外。

  研究人员在研究一种罕见疾病--巴比二氏综合症(Bardet Biedl Syndrome,BBS)患病家族时,发现了一个与该病有关的新基因。巴比二氏综合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变,特点是肥胖、学习能力丧失以及眼睛和肾脏出现问题。

  "BBS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遗传病,但它的症状对于许多人而言却很常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cKusick-Nathans研究所的助理教授Nicholas Katsanis博士说。"我们还不知道纤毛缺陷是如何导致肥胖或者学习能力丧失的,但这个基因的发现将为研究这些遗传缺陷开辟一条新途径。"

  "很难将遗传新发现翻译为能解释疾病的细胞机制。但这正是遗传医学的目标。"Katsanis补充说。

  BBS的某些方面已被证明与纤毛缺陷有关。已知纤毛在哺乳动物的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产生所谓的左右不对称,因此心脏、肺和肝等器官最终就会长在身体右边。在BBS病人中,有时候左右不对称被逆转了。眼部纤毛出现功能障碍还能导致视网膜营养失调,最终导致失明,肾脏中的纤毛问题也能导致器官出现结构问题。

  但即使BBS的这些主要特点已被证明与纤毛缺陷有关,该病本身以及它的其它症状--肥胖、学习能力丧失、多余手指、糖尿病等从未被认为与纤毛有关。这些综合症的特点可能是直接或间接由纤毛引起的,但这项研究为了解普通人群中的这些特点打开一扇从未开启的大门。

 

8.荷尔蒙缺乏导致发胖

  英国科学家研究指出,肥胖人群缺少一种调节食欲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正是迄今为止最有希望医治肥胖病的良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从1984年开始,伦敦肥胖问题研究小组组长史蒂夫·布鲁姆教授就对一种与胰岛素大小相近的蛋白质--PYY3-36进行研究,他发现,这种蛋白质中所含的荷尔蒙在人们吃饭的时候被分泌出来,通过刺激大脑对人们的食欲进行有效调节。

  布鲁姆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表示,他们研究小组对24个志愿者进行观察试验,发现胖人体内的PYY3-36含量只是瘦人的2/3,而给肥胖志愿者注射调节食欲的荷尔蒙则确实可以使他们的饭量锐减,他们越瘦,身体内的PYY3-36含量就越高。此外,科学家还注意到,食用某种富含纤维的食物也可以增加这种荷尔蒙含量的效果,这意味着吃高纤维食物也是刺激这种荷尔蒙增多的一种方式。

  研究发现,这种荷尔蒙还能消除1/3通过食物摄入人体的卡路里,无论胖人还是瘦人都可以因此受益。布鲁姆教授说:"这些发现意味着增加PYY3-36是治疗肥胖病的一个重要手段。"

  生活形态因素

  1.吸烟与肥胖

  有人说:戒烟会发胖。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以及其他一些含苯类的有毒物质。烟雾进入肺可引起咳嗽,特异性体质之人还会引起肺癌;烟雾进入胃内,则刺激肠胃的蠕动,使消化功能增强,长时间的烟雾刺激能抑制食欲,令人消瘦。

  戒烟本是件好事,但对于许多 "老烟民"来说,却无异于一场巨大的挑战。美国疾病研究中心(CDC)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人在戒烟以后体重会增加,男性平均增加2.8千克,女性平均增加3.8千克。尤其是年满55岁、每天吸烟在15支以上的人更容易在戒烟后变胖。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研究人员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情绪和行为上的因素,包括那种喜欢往嘴里放东西的习惯。烟草中的尼古丁加速了整个生理功能,特别是人体代谢食物的频率,尽管吸烟大多是在空闲期间。过分的吸烟常使人的心率加快,吸烟者的心跳平均为每分钟84次,而不吸烟者心跳平均为每分钟72次。一旦停止吸烟,代谢变缓,食物消耗缓慢,体重就会增加。

  戒烟的人时常会重新勾起"烟瘾",而各种情况迫使其戒烟时心中仿佛有一种空虚感,并且想吃一些甜食。这是因为尼古丁降低了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从而减低了人对甜食的欲望,去除了尼古丁的作用,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常会提高,人就倾向于吃更多的甜食。

  如此说来,是不是可以用吸烟的办法来减肥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吸烟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远比体重的超出所造成的危害大得多,相当多的病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是不是我们中国人也会像美国人一样呢?尽管我们没有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但在临床中却发现许多消瘦病人戒烟后,面部光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体重并没有明显增加,个别人的增加与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2.睡眠与肥胖

  科学研究发现,睡眠与肥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1)吃完就睡易发胖

  医学研究发现,吃完就睡可导致肥胖。其原因是,在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下,脂肪很容易在晚上囤积于体内。当身体处于清醒状态时,交感神经显得极为活泼,而一旦进入睡眠状态,身体的副交感神经就取代了交感神经的地位,于是使脂肪容易堆积。

  此外,在睡眠期间,卡路里的消耗量会降到最低,没有被消耗掉的卡路里便囤积于体内成为脂肪。通常情况下,吃完就睡的人容易发胖。这就如同日本的相扑选手想要增加体重时,就会大吃大喝之后立刻倒头就睡;或者在睡前大吃东西,然后就囫囵吞枣咽下去,天长日久便形成了肥胖。

  睡前吃东西不但会发胖,还会影响睡眠。你的胃为了消化你吃下去的食物,在半夜必须努力地工作,而这种刺激就会传达到脑部,从而使你睡得不安稳。于是,生活就变得越来越不规律了。

  (2)睡眠不足可发胖

  美国一项调查研究指出:睡眠不足可能影响白天帮助消耗热量的荷尔蒙的分泌,从而导致肥胖。

  研究人员利用13年时间,追踪研究了大约500名年龄在27~40岁的成年人,发现在此期间,女性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从7.7小时减至7.3小时,男性则从7.1小时减至6.9小时。在同一时期内,这些人的体重平均增加了5磅。而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者,体重增加得最多。

  主持这项研究的哈斯勒医生认为,引起这种现象出现的其中一项重要因素是,一个人熬夜越久,就有越多的空余时间吃东西。

哈佛医学院睡眠专家帕特尔也称,多种化学物质及荷尔蒙,已证实对控制食欲及增加体重发挥作用,睡眠时间如果增减一两个小时,人体内相关化学物质和荷尔蒙的分泌都会产生变化。

  东维吉尼亚医学院的沃罗纳(RobertD.Vorona)和他的同事也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采访了924名18~91岁不等的参试者,这些人完成了关于人口统计学、医学问题、睡眠习惯和睡眠障碍等方面问题的调查问卷。

  结果发现,被调查者总睡眠时间随BMI的增加而降低。体重正常者和其他人每天的睡眠时间相差16分钟,每周总共相差2小时。研究者排除了特定睡眠疾病(如阻塞性睡眠暂停)和失眠等特殊情况后,结果仍相似。

  沃罗纳根据这一发现指出,睡眠减少可能影响代谢和激素。比如,睡眠有限可能减少莱普汀的水平(此激素与食欲调节有关),从而影响了睡眠和肥胖之间的关系。或者它只是单纯与增加了进食时间有关。尽管他们提醒这次研究没有确定有限睡眠和肥胖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它确实"表明每晚多睡20分钟似乎与BMI较小有关"。

  3.结婚与肥胖

  你可能还不知道,结婚会成为使你肥胖的"危险分子"。如果不信,你可以观察一下身边那些已经结婚的人士,比如那些曾经健美的男士和窈窕的女士,他(她)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发胖的迹象,尤其是新婚后的丈夫,小肚腩很快就像充了气的气球一样鼓胀起来。

  专家分析指出,生活形态的改变是使人发胖的一个重要因素。婚姻让两个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住在了同一个屋檐下,两个人的兴趣相投,生活形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不论这种转变是好是坏,都可能成为日后变胖的原因。

  在结婚之前,两个人处于热恋期,恋爱中的人是很奇特的,可能为了一点小事都会高兴或难过而吃不下饭。爱情转移了对美食的爱好,即使爱吃的人可能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爱人身上。婚礼前,每对新人都是战战兢兢,先不说为婚礼劳心费神,少吃了很多零食,单说为了穿上自己心仪的婚纱,有多少新娘忙着节食减肥。可是,结婚后,新人们马上卸下了所有的重担,很多人坦诚地说,结婚后不再像以前一样注重外表,也不常上健身房流汗了。婚后许多男性结束了自己衣食随性的日子,开始由妻子负责他们的饮食,每天规则的一日三餐,生活安逸而稳定,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自然就一点点"发福"了。

  结婚之后,两个人的饮食习惯也会互相影响,不知不觉中也可能导致肥胖。因为已经成了夫妻,很多人的相处从电影院、公园、郊外转到了家里的沙发上。不用到处散步,不用安排约会,更不用做一些新鲜刺激的事情,晚餐后就一起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吃零食打发时间,这是平常夫妻最常见的消遣。有的丈夫或妻子还有吃夜宵的习惯,不吃的一方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很容易被同化,一来二去,一对"胖子"就出现了。

  婚姻所带来的压力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医生和营养学家都发现,压力会使人自然产生不能自控的食欲,尤其是对高糖、高脂食物的热爱。婚后,由于夫妻关系紧张或婆媳难以相处,再加上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分歧等原因,很多女性觉得委屈,压力增大,不由自主地会选择一些方式来减压。购物不能天天去,闺中密友也不能随传随到,吃些好吃的似乎是最容易做到的减压方式了。结果,压力一次又一次被减掉,而体重却在不断上升。

  4.职业与肥胖

  一般来说,工作体能消耗少、上下班有规律、经注收入稳定的人比较容易发胖。最常见的就是机关工作人员和一些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员,如教师、炊事员和行政工作人员。

  总体来说,整天坐着工作及在室内工作的人腹部都有些肥胖。炊事员由于每天受芳香气味的刺激,加之每日进食过多的高能量饮食,肥胖的发生率多达60.4%;食品厂和啤酒厂的工人,肥胖者多达44.8%。在这类人群中,约有80%的人有轻中度肥胖。

  据调查研究指出,脑力劳动者的肥胖发生率高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的肥胖发生率高于农村。

  需要强调的是,职业虽然与肥胖有很大关系,但在肥胖症的发生过程中,职业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关键是能否长期保持机体能量的进出平衡,以及是否能够长期坚持体育运动。

  5.年龄与肥胖

  根据调查显示,肥胖与年龄存在着这样的关系:15岁以前,15%的人发胖;15~19岁时,14%的人发胖;20~29岁时,18%的人发胖;30~39岁时,33.8%的人发胖;40~49岁时,28.1%的人发胖;50~59岁时,56%的人发胖;60岁以上的人很少发胖。

  从以上一系列数字中不难发现:人到中年最容易发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生理方面

  人在30~35岁之间,各个器官的机能开始下降,如心脏和呼吸系统机能,而且相应器官的代谢也自然下降,热量消耗也会随之减少,如此一来,脂肪就会堆积到腹部、臀部和腿部等处。

  (2)运动方面

  人到中年,或事业有成,或心灰意懒,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年轻时那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心灵上的倦怠常常导致行动上的慵懒,以前喜欢早起锻炼的习惯,现在变成了恋床的坏毛病。可以说,运动量的减少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是导致中年人发胖的重要原因。

  (3)精神方面

  人到中年后,各方面包括事业家庭地位等都趋于稳定和平静,自然优哉游哉,心宽体胖。这些都是由于精神作用于神经,神经作用于内分泌所造成的。

  6.季节与肥胖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夏季时好像瘦一些,而其他季节特别是冬季,人的体重增加就比较明显。难道人的胖瘦与季节存在着某种关系吗?

  研究发现,大约有一半的人在冬季时体重会比夏季增加。研究人员分析,这可能与人们在寒冷的冬季里运动量减少,以及昼短夜长的季节变化使人们的社交活动减少,睡眠增加等因素有关,再加上厚实的冬装掩盖了体重增加的现实,使人们对肥胖的警惕性下降。

  瑞士科学家还发现,冬季中经常晒不到太阳也可能是造成部分人体重增加的原因。见不到太阳,可以使某些人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使他们的食欲增加,对糖类的需求增加。对于这类患者,如果把房间里的灯光效应提高5~20倍,上述症状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您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