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频创课来了:跨地域课改研究如何成为可能?

 凡人sypls 2016-03-19

决定推出这期选题,源于我对区域教育对口帮扶的一点看法。如今,跨区域结对帮扶基本是教育较发达地区与教育较薄弱地区之间的合作,比较普遍的形式是双方在约定时间内互派教师支教或挂职,使较薄弱地区教师可以在教学理念上有所更新。这当然是1+1>2的区域交流形式,但如果当“第一名”与“最后一名”结对,不太符合教师成长的最近发展区原理,这在学生分组上也是不提倡的。

因此,当看到教师韩敏和卜庆振基于共同特长,进而发挥各自优势自由结对开发校本课程时,我们不禁为这样的“同频创课”点赞。可以预见,将这样的工作方式延伸到其他教师和课程上会遇到诸多“麻烦”,但已具有可以讨论的基础和价值。

3位参与讨论的嘉宾不约而同地提到“互联网+”对教师跨时空联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我想,互联网对商业、医疗甚至教育带来最根本的冲击是思维上的刺激,有想法、敢实践比有经验更能博得这个时代的眷顾。旧的边界被打破,新的规则才能建立,垂直细分也可以体现在教师的生态圈中,虽然相隔万里,但志趣相投教师的思想见地、专业特长可以在看不见的空间流动起来,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学校课程的开发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力量,但是在大多数教师课程领导力薄弱的学校,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学校课改向深处发展的软肋,再加上区域内教师基本处于同质水平,求助无源,课程领导力就变成了尴尬的名词。领导力一词,不仅指上下级领导和平行领导,更高级的理解是个人自我领导的能力。当这样的学校没有从机制上提供给教师长期稳定的专业支持时,教师们是否可以像韩敏和卜庆振一样,主动寻找一种相互支撑、合作共创的研究方式,并且当作乐趣和追求,使自我领导力催生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呢?

当下是开放的教育生态,教师们身处没有围墙的环境,学校的大门再也不是禁锢工作创新和自由思想的栅栏,跨区域、跨时空、跨校级的无边界联通,是这个时代送给教师们的礼物,勇敢者得。

(作者系中国教师报·课改研究周刊主编)

一种教师的“时代工作圈”  柏见军  

这是一个独特的改革视角和路径,如果把这种跨区域合作开发课程的方法延伸至其他教学区域,可以解决许多课程改革中的问题。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依据两方面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教师跨区域合作开发课程,可以看作是在时空上的扩大版小组合作,从人的角度实现多元课程的融合性,更好地成就教师。

课程的开发、形成和落实,最重要的不是课程内容本身,而是开发课程的人。人的层次决定课程的层次,而课程存在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更科学地服务、发展、培育人。每门课程都带有一种明确的价值观,甚至是一个教育流派的理念,因此课程的最高层次是人的课程。

每个地区的教育人都会有自己地区的价值观、教育思想和教育特长,跨区域教师间的合作开发课程,会将不同区域的教育特色课程、不同人文环境、地域特色有机融合起来,是人的合作和整合。

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小组合作,这种形式将“自主、合作、探究”发挥到极致,实现了师生、生生间的协同;将不同特质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的潜能和长处发挥出来,同伴间相互合作、促进成长。能够实现教师跨区域合作开发课程,其实就是突破了时空边界的小组合作,让不同区域、不同思想、不同特质的教师通过合作重新焕发创造激情,扩大教育视野。

其次,教师跨区域合作开发课程,是一种具有时代性的“教师工作圈”。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许多学校都在不同层面获得了可喜的突破和成功。选课走班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概念,学科整合突破了学科间的界线藩篱……但是,这些改变基本上是发生在一所学校的内部,教师的发展被局限在一个单位内,当他们需要开阔视野、提升自我时,基本的方式是“走出去,请进来”,却没有利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思想进行对话和创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圈在“变小”,彼此间的沟通变得快捷、便利,信息、资源触手可得。“互联网+”直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在客观条件上已经让更多的人可以隔空对话。这些变化和客观条件,打破学校和单位的界线,让不同区域的教师互动起来,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整合、开发和利用,在更大、更广阔的层面形成教师的工作圈。

教师跨区域合作开发课程,虽然目前只是个案,但却是一个突破口,虽然还存在诸多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如教师资源的相互发现,机制的保障,教师协同合作的程度等,但不影响它成为一种在符合条件的区域中可以尝试的做法,不影响它成为站在课改大道上的一个创新图标。

(作者系江苏省昆山市前景学校校长)


走向更为开放的教研   曹鹏  

教师想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就要不断进行专业研究,这种跨时区、跨地区、跨学科的研究过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一是实现了课程开发的合作共赢。许多学校对具备共性的课程开发仅仅是基于学校自身的现状,使地域之间、校际之间的课程建设水平差异较大,校际之间相互封闭,甚至有的课程开发保证不了质量,不是学生喜欢的课程。合作开发课程加快了研究进程,各自根据本校的情况共同研究对策,使之在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上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是实现了课程开发的优势互补。合作开发课程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特别是对于薄弱学校的发展将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使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少走弯路,既可以强强联合,又可以以强带弱,达成了教师课程研究方法的共识。

三是实现了教研开放。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教研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通过网络实现异地交流,创新教研方式,也是教师渴望分享、期盼成长的专业需求,共同的目标让每次讨论问题的主题明确,能够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确保了研究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四是实现了对课标的深刻理解。教师无论开发什么课程,都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课程标准的内涵,克服教材开发的随意性。通过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改变的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而是让“核心素养”成为确保课程改革的DNA,为学校带来深刻变化,让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让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开发的校本课程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就跨区域合作研究而言,在其他领域已是常态,有些重大课题的研究、产品的生产,都是通过跨区域合作达成的。跨界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会研发出一个日后深刻影响课程发展进程的教育科研项目,让我们一起朝着理想那方,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新方法、新课程。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藏南镇中心中学教师)


不在一处也能“跨越”发展  张宏敏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许多想象变为现实。微博、微信、QQ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搭建了人与人之间快捷交流、直观交流的平台,打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医学界的线上多方会诊、科技领域的跨国合作已开先河,教育也在信息时代发生着悄然变化。

然而,目前地区间、学校间、教师间都客观存在硬件和软件的不均衡,学校特色不同,教师的教学感悟和研究的内容也各有所长。教学领域的某些课题和问题的解决仅靠一所学校、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的力量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借智借力、合作协商会成为新的合作方式。如今,通信方式如此多样和发达,教师完全可以打破地域、学校、学科、学段的界限,形成新的合作共同体,通过网络交流,既节省时间,又节省往返两地的费用。韩敏和卜庆振的跨区域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值得肯定。不同地域的校际之间、教师之间、中小学与高校或研究机构之间,甚至与教育之外的企业、国内与国外等合作都是可以尝试的。

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实际情况不同,合作的个人之间与单位之间会存在本土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差异,存在对合作课题的认识和出发点的差异,存在对学生进一步了解等问题。从这方面看,跨地域的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建议跨地域合作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对合作对象和单位要进行细致了解,不能忽略对方的专业水平,或忽略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双方对研究和开发的内容要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需求,同时具有各自的特点,能够互补,达成共识,这是合作的基础。

二是要建立合作协议,规范合作行为。因为地域的距离,经常会出现交流不及时导致合作项目延后的现象,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规范研究交流制度化,保障合作项目顺利进行。

三是网络交流和面对面交流并存。日常研究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等方式快捷便利,但是对重要问题和成果运用的具体问题,需要面对面交流和论证,保证合作项目运行和成果效益最大化。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位教师因为这封辞职信名噪全国。因此,教育的合作也需要更多的方法,只要想做事,不在一处也能“跨越”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