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高频考点

 反方向的钟408 2016-03-20


第一章 总论
【K】“八阵”、“八法”的出处 92/41、02/87/88
【K】“十剂”的内容 96/144、99/41
【K】《景岳全书·古方八阵》的内容 97/42
【K】《医方考》对方剂学的贡献 00/42、05/49
【K】最早按病证分类的方书 01/41
【K】方剂的分类 06/43/44
【K】方剂的组成变化 95/147、03/41
【K】方剂的组方原则 04/51
【K】方剂学发展概况 07/40
【K】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07/130
【K】方论的源流 97/41
【K】汗法的概念 00/143
【K】蒿芩清胆汤的使用 05/53
【K】煎药法 07/131
【K】丸剂的特点 92/144
【K】选择剂型的依据 96/145
【K】影响方剂功用、主治的因素 98/143
【K】治法的概念及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96/143
【K】治法与方剂的关系,以及组方原则 95/145
【K】佐药的含义 99/144
第二章 解表剂
【K】败毒散的功用 92/47、97/47、07/133
【K】败毒散与三仁汤的主治 93/91/92
【K】败毒散中人参的配伍意义 98/51
【K】补益剂、解表剂、治燥剂和解剂 06/134
【K】甘草在麻黄汤中的配伍意义 98/145
【K】桂枝汤的用法 92/148、04/49
【K】解表剂、清热剂和解剂治燥剂 06/55
【K】解表剂、清热剂、祛湿剂和解剂 07/135
【K】升麻葛根汤 06/52
【K】银翘散 06/50
【K】解表剂、治燥剂和祛痰剂 06/56
【K】九味羌活汤的功用 98/45
【K】九味羌活汤的主治 00/51
【K】九味羌活汤的组成 05/43
【K】桑菊饮的主治 92/54
【K】升麻葛根汤的配伍意义 93/145
【K】香薷散、加味香薷饮主治的鉴别 93/89/90
【K】新加香薷饮的主治 98/55、00/55、01/150
【K】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 97/45
【K】再造散的主治 99/54
【K】再造散的组成 03/43、04/40、07/170
【K】止嗽散的主治 91/40、00/52
第三章 泻下剂
【K】麻子仁丸的组成 91/140、98/44
【K】麻子仁丸的功用 07/42
【K】大承气汤的用法 96/146
【K】新加黄龙汤的组成 97/44、01/144
【K】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的功效鉴别 05/44
【K】大黄牡丹汤的功用 03/48
【K】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 97/48
【K】黄龙汤、四逆散、逍遥散三方的组成 99/87/88
【K】温脾汤与实脾散功用的共同之处 00/148
【K】济川煎的主治证 00/149
【K】泻下剂、治燥剂 06/54
【K】石膏汤的功用 07/43
【K】十枣汤的主治证 07/137
第四章 和解剂
【K】半夏泻心汤的功用 98/144
【K】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的组成 01/45
【K】薄荷在防风通圣散、养阴清肺汤中的配伍意义 95/91/92
【K】柴胡在小柴胡汤、四逆散中的配伍意义 95/89/90
【K】大柴胡汤、凉膈散的组成 02/89/90
【K】大柴胡汤的主治 98/52
【K】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的组成 99/145
【K】小柴胡汤的用法 03/52
【K】小柴胡汤的主治 07/180
【K】小柴胡汤和大建中汤的组成 03/132
【K】防风通圣散、葛根芩连汤的功用 04/83/84
【K】防风通圣散的功用 02/49
【K】防风通圣散的配伍 05/51
【K】防风在痛泻要方中的配伍意义 96/47
【K】葛根芩连汤的运用 97/146
【K】常用和解剂 06/130
【K】生姜泻心汤的组成 01/44
【K】四逆散和痛泻要方 07/90/91
【K】四逆散的配伍意义 92/147
【K】四逆散和健脾丸的组成 03/134
【K】五积散的配伍意义 93/48
【K】逍遥散、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的比较鉴别 05/45
【K】逍遥散的配伍意义 00/50
【K】逍遥散的主治 91/35
第五章 清热剂
【K】白虎汤的用法 97/149
【K】白头翁汤的功用 99/46
【K】大黄在凉膈散、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 98/91/92
【K】当归六黄汤的功用 99/45
【K】当归六黄汤的组成 96/42
【K】导赤散证病机 00/54
【K】甘草在白虎汤中的配伍意义 99/148
【K】甘草在仙方活命饮、当归四逆汤的配伍意义 92/89/90
【K】瓜蒌根在仙方活命饮中的配伍意义 93/47
【K】黄连解毒汤、凉膈散、龙胆泻肝汤、血府逐瘀汤的组成 01/87/88
【K】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普济消毒饮、凉膈散药物组成 00/87/88
【K】黄连解毒汤与茵陈蒿汤的组成 02/145
【K】黄连在左金丸的配伍意义 98/146
【K】藿香在泻黄散中的配伍意义 93/146
【K】凉膈散与防风通圣散的组成 92/146
【K】龙胆泻肝汤、清胃散、凉膈散的组成 98/89/90
【K】龙胆泻肝汤的组成 02/44
【K】普济消毒饮的配伍意义 95/149
【K】青蒿鳖甲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的组成 96/148
【K】青蒿鳖甲汤的主治 95/53
【K】青蒿鳖甲汤的组成 99/42
【K】清骨散的组成 06/132
【K】方药配伍 07/172
【K】常用方药配伍和主治证候 07/44
【K】常用方剂主治证候 07/47
【K】常用方剂的配伍 06/96/97
【K】常用方剂组成 06/133
【K】清暑益气汤的运用 04/44
【K】清胃散与普济消毒饮的配伍意义 03/137
【K】清瘟败毒饮的主治 01/53
【K】清瘟败毒饮的组成 97/43
【K】清营汤、新加黄龙汤、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的组成 92/145
【K】芍药汤的功用和配伍特点 05/46
【K】芍药汤与白头翁汤的鉴别使用 00/93/94
【K】升麻、柴胡在普济消毒饮中的配伍意义 99/150
【K】四妙勇安汤的组成 92/45、03/42
【K】天花粉在仙方活命饮、贝母瓜蒌散中的配伍意义 03/83/84
【K】苇茎在千金苇茎汤中的配伍意义 91/34、97/51
【K】五味消毒饮的功用 04/135
【K】犀角地黄汤的加减用法 92/149
【K】仙方活命饮、四妙勇安汤、五味消毒饮、凉膈散的组成 00/47
【K】仙方活命饮与普济消毒饮的组成 00/46
【K】泻白散的主治 01/51
【K】泻黄散的组成 93/43
【K】银花、连翘在清营汤中的配伍意义 99/149
【K】玉女煎、血府逐瘀汤、独活寄生汤、镇肝熄风汤的组成 02/147
【K】玉女煎的主治与病机 95/51
【K】玉女煎的组成 98/42、02/42
【K】竹叶石膏汤、温经汤、麦门冬汤的组成 96/147
【K】竹叶石膏汤的主治 91/36、01/50
第六章 祛暑剂
第七章 温里剂
【K】犀黄丸的功用 91/33
【K】犀黄丸的组成 93/44
【K】厚朴温中汤、大建中汤的功用 05/94/95
【K】大建中汤、小青龙汤的组成 04/133
【K】大建中汤的用法 95/43
【K】小建中汤、当归补血汤的主治 96/91/92
【K】通脉四逆汤、乌头桂枝汤的主治 96/93/94
【K】五味子在回阳救急汤中的配伍意义 97/148
【K】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用 98/47
【K】吴茱萸汤、小建中汤、理中丸的功用 98/48
【K】吴茱萸汤的功用 98/147
【K】吴茱萸汤的主治证 05/137
【K】吴茱萸汤与小建中汤的组成 99/44
【K】生姜在吴茱萸汤中的特殊用法及吴茱萸汤的组成 96/89/90、02/46
【K】当归四逆汤、生化汤的配伍 03/135
【K】甘草在四逆汤中的配伍意义 03/136
【K】回阳救急汤的运用 04/48
【K】附子粳米汤的主治 04/54
【K】暖肝煎组成 05/54
【K】常用方剂的功效 07/169
【K】阳和汤的组成 99/43
第八章 表里双解剂
第九章 补益剂
【K】炙甘草汤的组成 91/31
【K】归脾汤的主治 91/37
【K】一贯煎的组成 92/43、98/43
【K】一贯煎、越鞠丸的配伍 99/91/92
【K】一贯煎、金铃子散、天台乌药散、镇肝熄风汤的组成 01/147
【K】一贯煎的主治证候 05/48
【K】参苓白术散、一贯煎的配伍特点 04/85/86
【K】大补阴丸的功用 92/46
【K】胶艾汤的主治 92/52
【K】炙甘草汤中生地的特殊用量 93/45
【K】参苓白术散的配伍意义 95/151
【K】补中益气汤的配伍特点 97/55
【K】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意义 97/147
【K】当归补血汤的主治 00/150
【K】生脉散的主治 98/54
【K】生脉散的功用 02/148
【K】大补阴丸的主治 99/52
【K】麦味地黄丸的主治 00/56
【K】炙甘草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的组成 00/144
【K】补中益气汤、百合固金汤、苏子降气汤的组成 01/148
【K】百合固金汤的配伍 03/40
【K】知柏地黄丸的主治 04/53
【K】地黄饮子、肾气丸、右归丸的组成 04/132
【K】地黄饮子的功用 95/148、96/150
【K】地黄饮子的配伍 04/137
【K】左归饮、炙甘草汤、麦门冬汤、补肺阿胶汤四方的功用比较 05/136
【K】香砂六君子汤 06/48
【K】常用方剂主治证候 07/46
【K】常用方剂的药物组成 07/171
第十章 安神剂
【K】酸枣仁汤的主治 96/49
【K】酸枣仁汤的组成 06/131
【K】酸枣仁汤的功效 07/52
【K】磁朱丸的功用 04/43
【K】茯苓在酸枣仁汤中的配伍意义 01/49
【K】天王补心丹、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的鉴别要点 05/52
第十一章 开窍剂
【K】紫雪的主治 96/51
【K】紫雪的功用 97/46
【K】安宫牛黄丸的功用 00/48
【K】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功用 91/32
【K】苏合香丸的功用 01/46
【K】紫金锭的功用 04/134
第十二章 固涩剂
【K】牡蛎散的功用 95/45
【K】真人养脏汤与芍药汤的组成 02/146
【K】四神丸的配伍意义 03/138
【K】玉屏风散、牡蛎散、防己黄芪汤、补中益气汤四方的组成 05/133
【K】九仙散的组成 05/134
【K】固经丸的功效 06/49、07/48
【K】常用方剂配伍 06/135
【K】常用方剂功用07/132/136
第十三章 理气剂
【K】金铃子散的主治 93/50
【K】厚朴温中汤的组成、主治 93/144、95/50
【K】三子养亲汤、厚朴温中汤的功效 06/94/95
【K】定喘汤的功用、用法、组成、主证 95/47、96/44、01/43、05/50
【K】理气剂的概念及半夏厚朴汤的功用 97/54
【K】生姜在旋覆代赭汤、定喘汤中的应用 97/91/92
【K】橘核丸、麻子仁丸、枳实消痞丸 97/144
【K】苏子降气汤的组成、主证 98/148、04/46
【K】暖肝煎的功用 99/47
【K】枳术丸的用法 99/50
【K】天台乌药散的功用、组成 99/147、00/43
【K】金铃子散的主治 00/53
【K】暖肝煎的组成 01/145
【K】枳实消痞丸的组成 02/45
【K】旋覆代赭汤的主治、用量 92/51、04/41
【K】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回阳救急汤的组成 02/144
【K】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的组成 06/46
【K】常用方剂的配伍 06/98/99
【K】方药配伍意义 07/173
【K】半夏厚朴汤、厚朴温中汤、枳实消痞丸的组成 03/44
第十四章 理血剂
【K】补阳还五汤的功效 06/137
【K】常用方剂药物组成 07/134
【K】大黄廑虫丸的组成 91/139
【K】丹参饮、补阳还五汤、失笑散、活络效灵丹四方的分类属性和基本功用 05/130
【K】当归在生化汤中的配伍意义 01/48
【K】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生化汤的组成 00/146
【K】复元活血汤的组成、配伍、功用、主治 91/142、96/43、97/52、00/147、04/138
【K】归脾汤、槐花散、胶艾汤、犀角地黄汤四方的功用比较 05/135
【K】桂枝茯苓丸的功用、主治 92/53、93/46、02/50、05/55
【K】黄芪在补阳还五汤、防己黄芪汤中的配伍意义 95/93/94、04/52
【K】黄土汤的组成 93/42
【K】荆芥穗在槐花散中的配伍意义 97/50
【K】七厘散的组成 03/46
【K】生化汤的用法、主治 91/39、93/148、06/47
【K】失笑散的主治 02/54
【K】十灰散、八正散、凉膈散、茵陈蒿汤的组成 97/145
【K】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和复元活血汤的组成 01/146
【K】通窍活血汤、复元活血汤的主治 91/87/88
【K】温经汤的配伍、功用 92/50、98/46、02/150
【K】温经汤与胶艾汤的组成 00/45
【K】小蓟饮子的组成 03/45
【K】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的组成 95/42、98/150、07/45
第十五章 治风剂
【K】川芎茶调散的配伍 91/144
【K】大定风珠证的病机和主治 95/54
【K】怀牛膝在镇肝熄风汤中的配伍意义 96/46
【K】天麻钩藤饮的功用 93/149、02/149
【K】独活寄生汤、血府逐瘀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的组成 97/143
【K】镇肝熄风汤的配伍特点 98/49
【K】茵陈蒿在镇肝熄风汤中的配伍意义 98/50
【K】大秦艽汤、百合固金汤的组成 00/145
【K】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小活络丹的功用 01/149
【K】大秦艽汤的主治 93/51
【K】大秦艽汤的功用,小活络丹的主治 05/98/99
【K】牵正散的组成 92/44
【K】消风散的主治 02/52
【K】小活络丹的组成 03/47
【K】生麦芽在镇肝熄风汤中的配伍意义 04/47
【K】羚角钩藤汤的辨证要点 05/131
【K】常用方剂功效 06/136
【K】常用方剂药物组成 07/88/89
第十六章 治燥剂
【K】清燥救肺汤的组成、主治 93/52、00/44、02/51
【K】沙参麦冬汤、桑杏汤的主治 93/93/94
【K】增液汤的主治 96/52
【K】杏苏散的主治、功用 96/53、01/47
【K】桑杏汤的主治 01/52
【K】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汤和清燥救肺汤的组成 02/43
【K】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的配伍 97/89/90
【K】麦门冬汤、温经汤、回阳救急汤、竹叶石膏汤的组成 03/133
【K】桂苓甘露饮组成,清燥救肺汤组成 05/96/97
【K】治燥剂养阴清肺汤 06/51
【K】常用方剂的药物组成 07/50
第十七章 祛湿剂
【K】八正散、甘露消毒丹的功用 01/89
【K】导赤散、龙胆泻肝汤、八正散、小蓟饮子四方的组成 05/132
【K】方药配伍意义 07/179
【K】防己黄芪汤、玉屏风散的主治 91/85/86
【K】防己黄芪汤的主治 93/53、02/53
【K】甘露消毒丹的主治 04/136
【K】革薜分清饮的主治 93/54
【K】桂枝在苓桂术甘汤中的配伍意义 96/149
【K】藿香正气散的主治 96/54
【K】连朴饮、鸡鸣散的功用 00/89/90
【K】连朴饮的功用 03/49
【K】苓桂术甘汤的辨证要点 05/54
【K】平胃散的功用 02/48
【K】芍药在真武汤中的配伍意义 99/48
【K】实脾散、苓桂术甘汤的功用 02/91/92
【K】实脾散的功用、组成 03/50、07/51
【K】实脾散证的病因病机 96/48
【K】完带汤、健脾丸、真人养脏汤、枳实消痞丸的组成 99/146
【K】完带汤的功用、主治 92/48、99/51、04/45、05/47
【K】完带汤证的病因病机 91/143
【K】五苓散的用法 95/44
【K】五皮散的主治 01/54
【K】真武汤 06/45
第十八章 祛痰剂
【K】定痫丸的功用 93/150
【K】温胆汤的主治 95/52
【K】小陷胸汤的主治 96/50
【K】小陷胸汤证的病机病位 97/53
【K】小陷胸汤、滚痰丸的主治 00/91/92
【K】温胆汤的组成 01/42
【K】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主治 02/47、03/51
【K】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的主治 03/85/86
【K】二陈汤的运用 04/50
【K】常用方剂的功用 07/41
【K】常用方剂的主治 07/174
第十九章 消导化积剂
第二十章 驱虫剂
【K】乌梅丸的组成 95/41
【K】乌梅丸、木香槟榔丸、黄连解毒汤的组成 98/149
【K】驱虫剂 06/53
第二十一章 其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