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文章里介绍了一个更有意思的产品, 让我不得不和你们分享下, 顺便和你们聊聊这个很有意思的产品背后的故事 ——宜家王国。
有意思的产品是这样的,为了让大家好好吃饭,宜家推出了一款手机火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你却一直在玩手机
自从智能手机霸占了我们的生活之后,低头族的年龄是与日俱增。从00影响到了50后,无论是吃饭、唱歌、逛街,只要在能看手机的时候,大家绝对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影响。吃饭发展的尤为严重。饭前不能吃,要先拍照,发朋友圈,当你以为发完朋友圈就可以愉快的吃饭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已经忙于朋友圈回复了,甚至还有在饭局中途打游戏的。。。。。。
像。。。。。。这样。。。。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很多小伙伴在饭桌上制定了【禁手机令】,什么把电话统一收起保管、谁的电话先响谁买单等等,但这样的禁令并不能很好的起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为了让大家好好吃饭,宜家出了一款手机火锅。手机越多,火越大。 原理:只要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把桌面上的电磁炉升起,而在炉火的下方是一个电能发热的感应区域,只要放入越多手机,火力就会越强 -- 更炫的是,手机跟感应区域都会自动显示成烧火的样子,而且从广告视频中丢入的机型看起来,貌似此款产品既支持 Android 也支持iOS(XD)
怎么样,看完这么神奇的产品,是不是很想和邦哥坐在一起吃顿火锅呢?【\(^o^)/~】
故事说完了,来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正题,先看一组数据
宜家每年要用掉世界上所有可利用森林资源中的1%的木材量。 宜家已经波及了全球60%以上的可居住地区。以及70%以上的人口。 宜家在50个国家超过360家门店。且每个点都是自己买地来建造的。(注:国内14家店中,广州店还是租赁形式) 宜家在全球有超过1000家供应商。 宜家所售产品数量超过10000种。 宜家自己运营的一个中等规模刨花板厂每天要使用125000立方米木屑。 《宜家产品目录》印刷量,200000000册/年。 宜家门店接待人数超过700000000人次/年
以上只是一些事实数据,但却是令人震惊的,带着这些震惊的数据,我们一起走进宜家王国。 宜家之父——英格瓦·坎普拉德 英格瓦·坎普拉德拥有几乎与生俱来的经济头脑。 他5岁开始做推销生意,成功卖掉了一批火柴,并成为一个“卖火柴的小男孩”。 11岁的时候做成第一笔“大买卖”, 卖掉了一批花种,从此以后他便迷上了销售行业。 17岁的时候,父亲给了他一笔钱,帮他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宜家。而宜家的名称也别有寓意:“I”代表英格瓦,“K”代表坎普拉德,“E”代表艾姆赫特,“A”是自己所在村庄的名字——阿根纳瑞德。 2007年,他以330亿美元身家位居《福布斯》世界富豪榜第四位。
而宜家最初并不是一家销售家具的公司,而是一家邮寄公司,经营钢笔、皮夹、手表、尼龙袜等琐碎东西,几年后,坎普拉德发现了家具市场的巨大潜力。1953年,坎普拉德决定放弃所有的其他业务,专门从事低价位家具的经营,宜家家居时代由此开始。 看宜家成长历史
宜家独特而成功的商业模式
宜家对于家具零售的模式是这样的,使其具有有别于其他品牌的竞争优势:
2016,宜家把重心放到了厨房
“用心,让家更有味道!”2016年宜家将目光聚焦于人们在家的日常饮食、厨房以及用餐区域,希望倡导人们去发现更多值得珍藏的美好瞬间。而这一slogan并不是宜家凭空喊出的,在宜家发布的2016《中国都市人居家生活报告》中,宜家走访了5个城市,调研普遍发现,中国都市人的忙碌生活压缩了他们平日一日三餐的时间平时工作日中人们解决晚餐的平均时间不到20分钟,有10%的受访者甚至在15分钟内就能解决自己的晚餐。当然在周末,大部分受访者(75.5%)表示在家用餐的时间会较平日更长。因此,便有了下面一张调研总结图片: 梦想中的厨房是:从种植、准备、烹饪,到品尝、储存、回收食物,整个过程充满乐趣;炊具、餐具在你需要的时候会自动现身;你可以大胆创新,尝试烹饪新的菜肴;甚至可以在食物中加入生活里不同瞬间的奇妙滋味。为此,宜家能做的,就是让在家烹饪、用餐变得既简单,又健康,同时充满了趣味性。人们可以在宜家商场获取更多更好的家具、家居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和饮食相关的家居生活需求。
宜家“永远不会上市”的秘密 宜家已经做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家居产品零售商。而宜家每年会保持12%全年营业额左右的现金,到2015年的营业额已经超过300亿欧元。这些现金会用来参与各类的投资,如地产,商业等等,也用作预防相应的金融危机。
宜家的愿景是做“希望做大多数人都买得起的家具”, 或许全球没有哪家企业像宜家这样,能如此长远和持久地受到创始人性格的影响。而对于宜家,坎普拉德早已宣布:“宜家永远不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对此,坎普拉德给出的官方解释是,一旦上市,股东们必然要求获得更快、更多的回报,这将改变宜家的长远目标和运作方式,但他也承认宜家如果是上市公司,每年就必须拨出大约30%的获利给股东,不上市的话,这些钱就都能成为公司的储备金,以备不时之需。
因此有一种看法是,在宜家清白的企业形象背后,是一个非常具有瑞典特色、生性保密、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公司。宜家监事会的6名成员都是瑞典人,而创始人坎普拉德对这个企业灌注了宗教般的狂热。
另一个论据则是,宜家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具零售商,公开上市必然带来高额的增值,并能募集资金扩大市场,但坎普拉德却一再强调“宜家永远不会上市”,这背后又有何目的呢?如果宜家股票上市,投资人要求的公开透明可能与家族低调隐蔽财富的意愿相抵触,更有丧失控制权的风险。
结语 从创立至今,宜家已有7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路障,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越挫越勇。控制成本、打造创新型卖场,倡导“简单即美德”的企业文化,而在公司运营上则通过“品牌使用权”、“基金会”等分立的组织结构设计,避开了高税负与家族纷争的路障,坎普拉德为宜家打造了独特的文化和经营理念,并以低调作风、复杂结构设计为家族筑起一道高高的围墙,形成了一个由坎普拉德家族人员牢牢控制的宜家王国。 邦哥下班要去逛宜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