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青三孔水墨情,画里曲阜诗意浓!

 三省斋537 2016-03-21

茫茫翰海飞舟,
乘风破浪何求?
三孔百米长卷,
铸就丹青圣手。
千秋笔墨鬼神惊,
姹紫嫣红竞不同。
慧心法眼开蹊径,
耕烟耕雨又耕风。
                       ---怀念先师聂耕 

万仞宫墙



曲阜城正南门仰圣门上,镌刻匾额曰“万仞宫墙”。“万仞宫墙”四字,来源于《论语·子张篇》:“子贡曰:“譬之宫墙,赐(子贡)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古时七、八尺为一仞,子贡把夫子之道比作“宫墙数仞”,后世增为“万仞”,以此比喻孔子的道德学问高深莫测。


棂星门



   孔庙的第一道大门。三间四柱火焰冲天柱式石坊,下设栅栏门,左右接墙垣。坊高10.34米,圆柱上下两节,前后石鼓夹抱,两节相交加石戗柱斜撑。孔庙设门名灵星,喻尊孔如同尊天。“棂星门”三字,系明高宗弘历题。


大成门


     

       大成门外观 “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此处,五门大开,将孔庙分作三路:东为承圣门,内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西为启圣门,内奉祀孔子父母中路大成门,三门并立,左掖金声门,右掖玉振门。“金声”是击钟的声音,表示奏乐之始;“玉振”是击磬的声音,表示奏乐之终,用以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中路主祭孔子夫妇,并以历代先贤先儒配享从祀。 大成门三字系雍正皇帝的御笔。




杏坛

     

 杏坛在山东省曲阜市孔庙的大成殿前。相传此处是孔子讲学之处。《庄子·渔父篇》载:“孔子游于缁帷(即黑惟,假托为地名)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亭四周遍植杏树,每到春和景明,杏花盛开,灿然如火。孔子后裔六十代衍圣公《题杏坛》诗云:“鲁城遗迹已成空,点瑟回琴想象中。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



 鲁壁



鲁壁,秦“焚书坑儒”时孔子九代孙孔鲋藏《论语》、《尚书》《孝经》、《礼》等古书于墙内,汉武帝时鲁恭王刘余为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居时,闻有丝竹之声,发现这些古文竹简。“鲁壁藏书”引发了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经学”今、古文之争的文化现象,其文化意义重大而久远。明代建此墙并立石碑曰“鲁壁”,以资纪念。


唐槐 宋银杏

      

唐槐宋银杏:唐槐宋银杏(东雄西雌)在孔庙东路承圣门处,至今分别已有一千多年和近千年历史。它说明了曲阜孔庙的历史悠久。是一种活的见证。唐槐现新发枝芽,宋银杏每年果实累累。


至圣林


    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占地3000余亩。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尼山书院




        
尼山书院位于尼山孔庙以北,又名尼山诞育书院,与洙泗书院、石门书院、春秋书院并称为曲阜四大书院。始建于宋庆历三年,元时重修,现在的规模是明永乐十五年建造的。门外立有两幢石碑,一为明弘治年间所立,上刻“尼山书院”四个大字,一为衍圣公孔弘泰重立《元司居敬尼山孔子像记》碑。自古以来,尼山书院就是研修孔子思想,宣讲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闻名四方。

     尼山书院东南角有一座高高的观川亭,传说是孔子临川慨叹的地点,那一叹,声闻千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夫子洞


   

 夫子洞,又名坤灵洞,天然石室,位于尼山孔庙东南崖下,相传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曾祈祷于尼丘山而生孔子。位于尼山脚下,智源溪北岸石壁中。据元代杨奂《东游记》载,前曾有人“持火曳绠而入,比三数丈,忽隙间有光,睹一室,口广两楹许”,“中横石床石枕,皆天成也,而不可动”。


(原文来源于曲阜孔子旅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