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論蟲講故事

 东方竹马 2016-03-21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市中心一帶玩虫的圈子里面,有位顶尖高手是位教书先生。以他长期教学的经验,每年见到新生入学,总会多看几眼就知道有聪明的,笨的,调皮的,老实的,好动的,爱静的,这些小孩能不能长大成材已然于胸。与他谈虫非常有趣总会用一些"教学"育人的观点,或者论某个事和物的好与坏,居然能和蛐蛐挂上勾。话扯远了......

言归正传,先生研究蛐蛐名扬金陵,果然樹大招风。引起"虫界"许多玩友的议论,有人赞许老师以跳出"虫谱"之外,用隔行不隔理的思路融会贯通,換个角度看虫值得探讨。也有人认为"文人"玩蛐蛐只是看了几夲书,有点理论知识实战靠不住,可谓"纸上谈兵"图有虚名。还有人说不管青黄紫白黑能斗贏就行,不烦那么多,九个人有十种说法,不必解释。帖归正传:话说回来能和"名家"过招,学习,交流,探讨何乐而不为呢?有不少虫迷有想法,带上"爱将"到城中地区以虫会友,去找老师和他虫友们斗蟋交流,结果是输多赢少但并无怨言。此事当真?在城南有个开档的主儿姓余,半信半疑决定亲自要拜访,带上五条蛐蛐经人打听,直奔陆老府中是"挑战"是"交流"不得而知。老师见客以礼相待,分宾落坐清茶一杯,两人寒暄一番。余档主话锋一转,便提出斗几虫玩玩如何?主人说可以满足你的要求,说完取出痾子准备称虫,此时客人忙说虫不要称,換个玩法摸黑魚"闷斗"不带看的,这叫什么玩法?老师笑了......

下面简述第一场,档主一条紫虫下盆目测重6·5厘,对主家焦牙黄估计重6·1厘,常言小不斗大自古论。唉,这个"朋友"不按常规出牌就要斗,真是秀才遇到兵,老师有理说不清只好陪斗。两虫在盆中打的"昏天黑地"结果客人胜,老师自认盆运不好输掉一场,就准备斗苐二场。谁知狡猾的客人见赢就收,下面还有四条虫不斗了。无论老师怎么讲人家就是不斗。只好休息回到座位上。

主人与他接着喝茶、抽烟、聊天、谈虫说:你胜的那只紫三色确是不错,余档主傲气的回答,那条是大花蛐蛐有级别的。嗯,是个将虫能斗点钱,朋友真是好眼力。但不知那四条蛐蛐品相如何,是否能看一下?老余说这个可以看,老师边看虫边说,这青蛐蛐色不错,可惜没宝光护体不妙。那条黄虫相貌虽大,遗憾品级不够。下面两条杂色虫,呆若木鸡却少灵气不好,多数是"草蛐蛐"中看不中用。还不如我勾口的蛐蛐。余档主听到此话,就不高兴坐不住了,立马就讲:这样把你勾口的好蛐蛐拿出来斗。说的好斗,一言为定,老师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将没斗完的蛐蛐,重新摆开阵势继续开战,注意这次按规矩斗,长话短说客人连败四条蛐蛐"全黑",这一下老余不淡定了,就问老师使的什么法术胜在何处?此时老师笑的说:原因只有一个是你给面子,让我仔细"欣赏"你"将军"的同时,已记住每条蛐蛐色气种类,就按谱曰三秋斗色,金木水火土相尅之术制敌,在有听你讲,这些蛐蛐都是场上凶头。那就更好办了,就采用实战中最常见的"原口胜殘口"的招数力取。以上方法挺管用,就这么简单,没想到斗的结果是全红。故事在于虚实之间,看官莫当真。

摘曰: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金陵城,东西南北中,传说在城南雨花门外,有一片"风水宝地"尽出好蛐蛐,真是孔雀东南飞。闲话少叙帖接上回,话说:城南余档主宴请各门派玩虫大户,其中一位胡先生,是私企老板为人豪爽。与人斗虫谈花面时,谁你提多少银子总会陪你玩。艺高人胆大,在"虫界"无人不晓,无人不知。他的虫盆引人注目,刻有许多美丽的蝴蝶,遇到此盆中的蛐蛐,怕是凶多吉少。人送绰号"蝴蝶王",其名另有含义下帖再表。玩虫人聚在一起话题,总离不开有关蛐蛐那些事,在此主持人老余谈起,城中南艺陆老师玩蛐蛐,有水平、有见解、有独到之处,准备邀请他来玩。大家对老师玩虫虽有耳闻,但都没有交流过,能听到档主说他玩虫好的话,想必是位高人不简单。胡老黙记于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人是龙是凤可以会一会......


一日,老师在家备课,忽然听到有人登门拜访急忙迎接,见胡老远方来老师不亦乐乎,你就是南艺老师久仰大名,您老客气,在下姓陆"名"可不敢当。主客在大厅分宾落座,上茶敬烟互相寒暄一番。胡老笑曰,做老师这个职业中,玩虫的人可不多见,咱门是玩虫人都离不开斗虫,特带二紫二黄一青与你分色斗,就是说青虫斗青虫,紫虫对紫虫,总之虫色门类相同即可。你看如何?虫分五色这"颜色",对画师来说不成问题。能与高人交流机会难得,无论怎么斗都可以,关键是虫界"名人"谁也输不起,这怎么办?此时并无良策。恭敬不如从命,只有走一步看一步。老师在家中同样挑出,二紫二黄一青,称重配正五对蛐蛐开斗。先斗小虫重量在5.5厘,胡老先放青虫到斗盆中,老师看一眼认出是条红牙青,整皮一色漂亮,长的大头阔项,虫宽一草力猛之将,一般虫斗它不过除非以柔克刚,唯有疑点此时青铅翅色尚未干透。老师的青虫放入斗盆时,胡老一瞧心中一惊,但见此虫琥珀头皮透水,银白斗线分枝出,紫绒项毛子厚,淡黄白翅贴肉,六足色白似玉,这玉色淡青能赢二季虫,此时红牙青如換成琥珀青可有一拚,可惜未带来。

简述蛐蛐打法,两虫搭须,各摆架势虫须扫动不停,张牙鼔翅,就是都不肯上前交口,两虫相持二分钟左右,红牙青沉不着气上前抢口,淡青碰牙退后,红牙青从旁门咬住淡青左单牙,被淡青一招狮子摇头化解,接着淡青从正门咬住红牙青,一个架桥瞬间分开,两虫你来我住各找战机,最后四牙深度套住,二次架桥接着一个滾球分开后,淡青得口呜叫险胜。

第二对大虫体重6.7,胡老一条黄虫下盆后,老师定晴观之此虫黄头、蓝项、体色晶晶亮泛黄色,额上一道横闩,金线黄不由得暗暗叫苦,这个闻风觅斗东西厉害,其特点遇强更强。自个猛将黄翅遇到此虫,只能说盆运不好,这怎么讲呢,就象玩包、剪,锤、一样,"出什么牌"难以预料。紧接着老师一条黄虫也跟着下斗盆,胡老一看是黄大翅,心中有底,黄虫打法近似野蛮强悍,加上大趐三斧之猛力,不遇名将不会输,此虫身形高厚,六足粗壮,长尾似针,美中不足半微蓝项配的不妙。两虫心烈如火下盆就斗,犹如,铜头碰铁头,武口对武口,长话短说金线黄,两口胜三口,黄趐落败,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上半场以平局结束。老师请胡老回座位休息,喝茶抽烟两人"纸上谈兵"评论蛐蛐中的青、黄、紫、白、黑各个门类品种的优劣,探讨古人为什么只有蛐蛐称为"将军"的说法,如何理解"将军"品级的问题,一时半会也说不完,这里不展开讲......

话说胡老板出于玩虫世家,深得真传,"以虫为师"广结虫友,虫源广懂虫识虫,走南闯北作战经验丰富,优其临场发挥胜人一筹,加上虫技运用自如,为一代高手。再讲后起之秀陆老师,天资聪明,看虫过目不忘,识虫性会战法。悟性高,一本"虫谱"是他的老师,一群"蛐蛐"是他的学生,一帮虫友是他的交流的伙伴,一间虫房是他与蛐蛐,"同住"同吃"同战斗"的地方。此时想到聊斋故事,这"老师"是否就是"虫王"变的呢?陆老师经过长期探索,研究有所体会,蛐蛐是里,功夫在外,里外结合,才能玩出高水平,故自成一派雄据城中。一个"斗家"一个"玩家"两人已爬到"紫金"山顶,就是高人。两位名家如果论斗蟋分高下,那就要看幸运之神站在何方?老朽一只秃筆,难以描写下面三场精彩对决,但是最后一场不能不提:陆老师看到对方要斗是条紫蛐蛐,眼前一亮,虫长的太好:紫尖头星门突出,腰粗背陀腿长,动态机敏神采飞扬,尤其是左搭尖翅透宝光,直觉告诉他此虫不一般,不由得向胡老请问,此虫到夜里翅膀是否变成右搭?行家问的及时,不错此虫翅衣一日两变,不是左搭而是子午趐。老师听到是"子午阴阳趐"立马认为,此虫就是"真紫虫王"家中无虫可挡,故弃权不斗认输。整场比赛结束积分相同,两人握手言和。赞一句:以虫会友,切磋技艺,谈兵论将,不似斗虫,胜似斗虫,友谊第一,乐在其中......

摘曰:
惯看秋月春风。一壸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常言道:朋友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南艺陆老师到胡老家中做客,胡老热情接待吩付佣人上茶,分宾落座互相问候一番。陆老师拿出一个小物件请胡老笑纳,胡老听罢哈哈大笑朋友客气,来玩就行东西免了。老师笑曰:自制小玩艺不成敬意,你看这芡合做的如何?胡老接到手中便知,芡合是红木制成,做工精致漂亮,合面刻有一幅子牙钓鱼图,意境深远。把盖子打开有三根草芡,粗、中、细,毛锋直,丝须软、草杆挺直,其中重芡草丝成螺旋状形象似毛筆,深秋使用此草妙不可言。果然名家之作出类拔萃。老师向胡老介绍,此草不是普通蟋蟀草制成,而是一种不知名的"神草"形似野麦。此草生成高度一米左右,风吹此草不动,无风之时草尖晃动。八月底草绿变黄採制做成草芡,此草芯始终饱满富有弹性。传言"九死还魂草"用的就是此草。胡老虽然知道有"还魂草"之说,讲实话从来没用过,这次有缘巧得"神草"斗虫之时能助上一臂之力,可谓锦上添花。 胡老把小礼品收拾放好,话题一转你远道而来,不能单纯"纸上谈兵"还是来看看我养的蛐蛐如何。老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虫房"在苐三进正个院落楼上下,约占面积三百多个平方。胡老说每年养虫几百条僱用五,六人打理,自己只是观虫听叫,排兵佈阵,以虫会友过老瘾罢了。老师"参观"后,赞叹不愧是玩虫大户名不虚传。财力雄厚投入专注,青虫归青虫,紫虫归紫虫,黄虫归黄虫,异虫类,早虫,迟虫分门别类,精细饲养有特点。在有划分一室专人专养三尾。另设"蛐蛐食堂"可谓分工明确有创意。胡老请陆老师回坐,接着喝茶聊虫。如果展开讲蛐蛐饲养斗每个环节,今日老师就不能起身告辞,胡老见陆老师要回去就叫人拿一对"蝴蝶盆"送给老师带走,老师见状在三推辞不能拿,不行胡老执意说,朋友不能空手回去。陆老师只好领请收下"蝴蝶盆"。借机请问胡老,有关江湖传闻"蝴蝶盆"里,虫无敌。此事当真···

胡老打开话匣子简述"蝴蝶虫盆"的来历。故事是五十年代未,路过朝天宫古玩市场时,见一位老者摊位上在众多的商品中,居然有一个蛐蛐盆"鹤立鸡群" 一眼看去就喜欢,问盆价50大洋,太贵没人买。听老者说,此盆与众不同,贵是有原因的,只要你认为是条好蛐蛐,放入盆中能安生静养几天,出斗时肯定是只大将军。此话听不懂,生意人总会忽悠不必认真,咱就是看上这个直筒盆,古?端正,盆盖印有蝴蝶双飞不要太灵动,壁厚北盆南做,盆外色蟹壳青,盆里色蟮魚黄,双色虫盆从未见过,家中虽有虫盆无数,就是没有这个盆的品种,想到物以稀为贵,也没还价就直接买下。要问这个盆好不好,现在可以告诉朋友,卖盆老者说的没错,虫能服此盆者必出将。这个"蝴蝶盆"有如此妙用,至今还是个迷···

陆老师听到此处忍不住就问,"真盆"能不能见识一下,可以,胡老亲自拿来一小包装合打开后,老师把盆拿在手中上下里外,仔细观看,不时闻闻盆中的气味,不禁拍案叫绝,果然好盆从没见过。居然能把两个虫罐,用不同颜色,用不同的泥质,不知通过什么方法变成一罐,今人叹为观止。至以盆中奇事,你能不能解释,胡老补上一句。老师明白有些事是说不清的,胡老也知道有许多事是道不明,嘿,不就是找个话题,聊的玩呗,陆老师你看如何,那好,信不信由你。依我之见, 其一:这盆可能是超级玩家独树一帜,定制专用养虫的套盆。其优点冬暖夏凉,温差过度比单盆好。但感觉此盆气味有点不正,怀疑是"药盆",猜想用中草药与河水泥搅拌做软底,暗藏在两个盆底之间,想给盆中接地气补充正能量。虽是妙招但有问题:底板不好的蛐蛐,抗不往盆中,"药味"故不服盆,反之底板好的蛐蛐,却练成九阳真经。其二:此盆底没有制作者落款印章,却刻有"草紫黄"到此一游的诗句,推测这个盆就是"紫黄"的故居。开个玩笑这"虫王"的气息至今乃在盆中。老师讲的煞有介事,胡老听的来劲,随即说一个情况是这样,自从白露那天开始,不管是什么蛐蛐只要放进"蝴蝶盆"里,每到夜里12点,盆里就会传出蛐蛐打架的声音。在看盆中景,那虫势,那神情,那动态变的怪异。故借题发挥:可能是"虫王"显灵,给"无名之卒"来,一个下馬威。若是"将帅之材"通过比武招親"给予居住权。一个迷信的说法,演变成"蝴蝶盆"里,虫无敌的传说,实属聊斋故事,朋友不必当真。

闲话少叙帖归正传,送给陆老师的"蝴蝶盆"是胡老花重金请高手仿造,据说双盆合一套罐,养虫易出色,隔音效果好,保温保湿,存食不馊。但制作成本高工艺复杂,一般艺人做不好难以流行。故事中的"蝴蝶盆"就是定做虫盆中一个"试制品"而已,虽有独到之处但没那么神秘,关键是虫要好方为正道。许多玩虫人以蟋蟀为交流平台,一根芡草,一个虫盆,一段虫事,朋友切磋技艺,却能引出许多精彩的故事,给虫迷带来无穷的乐趣···

文;網絡//編輯;小馬哥

蟋都微讯XDFYES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