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狠治公款旅游“变形计”

 大盗宝库 2016-03-22

  近日,据湖北省纪委通报:本省某镇8名党员干部为了能够顺利赴港澳旅游,竟将党员的政治面貌改填为“非党”,将职业改填为“个体户、无业”,并且将旅游费用由镇财政报销了。这8 人为了能够公款旅游,用不正当方式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竟然连党员身份都不要了,自己把自己从党内除名,这种“变形计”的演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央关于整治作风的八条规定出台后, 全党作风有了很大好转,公款旅游得以有效遏制。可是,时到今日,仍有人胆敢顶风而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想方设法,打起培训、考察、招商、办班,或通过会议“插播”旅游等歪主意,搞起公款旅游,可谓新招迭出,花样翻新。这些人之所以胆敢如此这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我这不是贪污受贿,没有把公款统进个人的腰包。一旦出事,也就是“出去玩了一下”。实际上,这是公权滥用、公款私用,属于个人不当得利,也是一种变相的贪污行为。

  为何时至今日,还有人能够公款旅游?这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有责任的。你为什么放他们出去?报销时你为何要签字同意?还有单位的纪律检查部门难道不知情?为什么不出面制止?这是明目张胆踩红线的行为,是与当前整风肃纪的要求格格不入的。发生这种情况,很值得反思。

  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很有必要从“制”和“治”上做文章。制,就是强化制度,不让制度成为“稻草人”,成为“纸老虎”。有了制度,任何人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不“看人下菜”。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到“三严三实”,不搞特殊,不搞下不为例,其身正,不令而行,做出好榜样。对于公款出差,要从严审查,从源头控制,防止借壳旅游。报销时从严掌握,对于不应报销的开支,一分钱也不能报销;治,就是一旦发现有人利用公款旅游了,就要严查,决不手软,要敢于碰硬,不要态度暧昧、畏首畏尾。即使有人“打招呼”,也要敢顶。要通过铁腕整治公款旅游,让披上各种马甲的公款旅游“变形计”都不能得逞,切实促使干部不敢、不想、不能公款旅游。(泉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