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柯九思

 paddyzhao73 2016-03-22

柯九思(1290-1343)生于元初,字敬仲,号丹丘生,浙江台州人。自幼爱好书画,聪颖绝伦,被视为神童。天历元年(1328),柯九思游学建康,经人引荐结识了怀王图帖睦尔。不久怀王继位称帝,即元文宗,柯九思被授予典瑞院都事(正七品,掌管瑞宝和礼用玉器)。天历二年,又被提升为奎章阁鉴书博士(正五品),专门负责宫廷所藏的金石书画的鉴定。并特“赐牙章得通籍禁署”。后因朝中官僚的嫉忌及文宗去世,柯九思被罢官,南归退居吴下,流寓松江胭脂桥。至正三年(1343)十月,柯九思暴卒于苏州,年仅五十四岁。
  柯九思书、画俱能,尤其是墨竹画影响深远。此图作于倪瓒书斋“清閟阁”。图中两竿修竹依岩石而立,竹节遒劲挺拔,竹叶行笔沉着稳健,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一如后人形容其墨竹“大叶长梢动冕旒”。石用长披麻钩皴,圆劲浑厚,富有质感。整幅画风神飘逸,格高韵足,自有一股劲挺拔俗的清刚之气,在元代的画竹大家中自成一格。沙门维则在柯九思的一幅《竹林大士像》上题曰:“柯丹丘墨竹妙天下,其法出于文湖州。而画观世音,则千百中之一也。盖丹丘游戏翰墨,不作行家蹊径,兴来纵笔,固有出于丹铅粉墨之外者。佛不云乎?以法眼观,无俗不真;以世眼观,无真不俗。信然哉!”这似乎透出了一点在元代画竹名家林立之中,柯九思得以自一个鉴定家而成画竹一大家的玄机。
  墨竹画自唐代开始盛行,宋以后更是名家辈出。由宋入元,中国画由“院体”画渐渐蜕变入“文人写意”的时代,而墨竹画也渐渐由“双钩”写真演变为书法写意。柯九思对于墨竹画的重要贡献,就是在这风云变幻的时刻,进一步发扬光大了赵孟頫所倡导的“以书入画”的理念。柯九思晚赵孟頫36岁,曾拜在赵的门下,赵孟頫著名的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最早就是题在柯九思的墨竹图上,可见对柯寄以厚望。柯九思进一步阐述了“写竹”法:“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文人倡导的“以书法入画”,使画面上钩皴的线,点垛的点,擦染的块面,墨色的枯、湿、浓、淡,更富于变化,更有情趣,更有难度,更适合文人的欣赏。这无疑提高了中国画的文化含量。也由此引导书法以题款和诗文的形式进入画面,为“书画一体”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清閟阁墨竹图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132.8厘 横58.5厘米

这幅画是柯九思为倪瓒画的,清閟阁是倪瓒的斋号。该画款云:“至元戊寅十二月十三日留清秘阁因作此卷,丹丘生题”。下钤“柯氏敬仲”朱文方印,四角均有柯九思印记,左上角为“敬仲画印”朱文方印,左下角为“锡训堂章”白文方印。右上角为“奎章阁鉴书博士”白文方印,右下角为“训忠之家”白文方印。此画的有中下部有倪瓒的收藏印两方:“倪瓒之印”白文方印、“经鉏斋”朱文方印。画上款字的书法字体与柯九思的其它作品上的字写法相同。质地纸为精制的粗帘纹纸。


  


《晚香高节图》

纸本,纵126.5厘米,横75.2厘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