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生学的发展

 南楼书苑 2016-03-22

 
 资料来源/ 网络   收集编辑/南楼雁子 

    谈起优生, 有些人感到很陌生, 实际上古今中外早就有关於优生的记载.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提倡过优生, 主要是结婚要规定一定的年龄, 生下畸形的后代应该遗弃等等.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男女同性, 其生不蕃"的记载.
   1883 年英国科学家高尔顿创立了"优生学"這一术语, 意思是"生健康的孩子", 或"遗传健康".他主张以选择性的婚配來减少不良遗传素质的个体, 使后代在智力、体力方面都能增进.

  由於当时社会条件的影响, 高尔顿和其他优生学者提出种族有优劣之分, 把阶级的差别和遗传混为一谈, 這样优生学就被反动统治阶级利用了, 成为推行种族歧視的理论依据.


     由於优生学的研究工作渗入了种族主义的观点, 当时, 国际上許多种族主义者极力宣传"天才的遗传", 說什么人类和动物一样, 有优劣的种族.优者胜, 胜者就成为社会的统治者.劣者败, 败者就成为社会的被统治者.剥削阶级是"适者", 被剥削阶级是"不适者", 用限制"不适者"生育的方式, 才能保证"优秀民族"的发展.這种反动观点, 在20 世纪初, 已成为希特勒侵略别国和推行种族主义的理论依据.希特勒宣称亚利安人是具有优良遗传素质的民族.他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对内把数十万非亚利安人, 他认为是不良遗传素质的民族的犹太人、吉普赛人关进集中营, 并大肆杀戮.這样, 优生学被淹没在种族主义的浪涛之中, 使优生学蒙受了巨大的耻辱.
  优生学很早就传入我国, 但在50 年代, 一些人曾毫无分析地批判了优生学, 使它成了禁区.然而, 事物终究要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向前发展, 优生学這门科学始终是人类遗传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十几年來,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突破, 使遗传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使预防性优生学和演进性优生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当前, 优生学在許多国家受到重視.例如, 日本早在1940 年就公布了国民优生法, 1948 年公布了优生保护法, 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日本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明显超过40 年代的水平.苏联曾一度坚决反对优生学, 后來也意识到优生的必要, 於1978 年提出, 要采取一定措施來改善人民的身体素质, 减少不良遗传因素的影响.优生学近些年來在我国发展也很快.1950 年和1980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规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或者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這些规定, 都是有优生学意义的法律条文.不少地区还开设了遗传、优生医疗机构.我們相信, 随着科学的发展, 优生学將來一定能解决有关生育的各种問题, 从而提高人类的身体素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