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是已经努力过了吗?——“阿信”材料作文到导练

 江山携手 2016-03-23

你不是已经努力过了吗?

——“阿信”材料作文到导练

曹保顺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理发店里来了一位客人,师傅大胆地让还在学徒的阿信出来接待。客人表示要做微卷“遮耳发型”。阿信仔细观察了她的脸型,觉得这种发型不适合她。于是阿信擅作主张,为她烫了一个波浪形的新发型。发型做好后,客人大发雷霆,并对着师傅大喊大叫。师傅沉着地应对:“对不起。如果您不满意,我们就不收钱好了。”客人分文未付,扬长而去。师傅温和地对阿信说道:“你不是已经努力去做了吗?不要放在心上。”没过多久,那位客人上门道歉,指名要阿信再为她做头发,因为上次的新发型得到了她朋友的一致赞赏。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分析材料,概括材料,从而给写作立意奠定一个牢固的基础。在这个作文材料中,中心事件是阿信为客人理发,涉及人物有三个,即阿信、客人和师傅。因此对于这个材料,审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多向幅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既可以着眼于阿信角度立意,也可以着眼于师傅角度立意,还可以着眼于客人角度立意;既可以联系阿信或客人从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阿信或客人从反面立意等。以下立意可供参考:(1)着眼于阿信角度立意。①敢于创新。②敢于尝试也是一种美丽。③无愧于心。④擅作主张不可取。⑤做事要讲究方式。⑥学会沟通。(2)着眼于师傅角度立意。①包容他人。②信任的力量。③放手也是一种智慧。(3)着眼于客人角度立意。①适合自己。②当局者迷。

【佳作展示】

 

           

阿信在师傅的指导下,凭自己的能力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乍一看是阿信获得了成功,那么我们不妨往深处想,这其中最大的赢家是谁?笑得最灿烂的又是谁?当然是师傅。

说师傅有大智慧,这不假,但这形容未免太过笼统。师傅的独特之处在哪?让我说,师傅的智慧在于懂人。

现在的社会,到处宣扬“人性化”“以人为本”,人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可是有多少人真正懂人,又有多少人真正“以人为本”?

师傅是懂人的。首先,他懂自己的徒弟阿信,这个“懂”,除了指他知道阿信技术学得好、有能力外,更深一层是指他懂阿信的个性,他知道阿信有新颖的想法和独特的审美,所以他敢放手,让身为学徒的阿信自由发挥,即使在顾客大发雷霆时,仍然支持阿信。这样看来,师傅在“冒险”之前早已胸有成竹,面对顾客时的“沉着”,以及对待阿信的“温和”,也很好地显现了这一点。

当然,作为理发店店长,他自然是懂顾客的。这里的顾客并非一个群体,而是单独的个体。他知道每位顾客的需求,每位顾客的特点,他从最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顾客,从朋友、路人的视角去表现对顾客的期待。他把顾客作为群体的公有的特性具体化、细腻化,个性地反映在每个单独的顾客身上,把理发看成是顾客个性的释放,而非简单的工作。尽管故事中师傅的这一特性似乎并不明显,但学徒阿信的做法不正是体现了师傅的想法吗?

如果单从师傅懂阿信和顾客这方面就下结论,说师傅懂人,我想,没几个人信服。

师傅懂人,还在于他懂包括阿信和顾客在内的作为群体的这个“人”。他懂人的特性——集群、比较、从众……一个人的审美以及对自身的评价往往是周围环境倾向的一种反映,而非最主观真实的表达。顾客由大发雷霆到登门道歉自然显现了这一点。师傅懂人,所以他并没有因顾客的扬长而去而患得患失,也没有因顾客的登门道歉而吃惊万分。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人性的反映,是顺其自然的发展。客人把个性赤裸裸地展现在师傅面前,师傅只需默然微笑,静观其变。

师傅懂人,也懂自己,他知道自己不苟且眼前的利益,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关注人性,并非物质。

如今的社会缺什么?“人性化” “以人为本”!师傅懂人,他不笑谁笑?

【点评】

这是一篇条理清晰的议论文佳作。文章开始,作者用简练的文笔概述材料后,提出了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进而引出本文所要议论的对象“师傅”,并很自然地提出文章的观点“师傅的智慧在于懂人”。接着作者采用并列式的结构,重点从“懂徒弟”“懂顾客”“懂人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一个设问、一个反问来收束全文,既强化了文章观点,又发人深思。

源自《语文报·高中版》第9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