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特殊句式

 sdlcdcj 2016-03-24

2012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很多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_)“者“也”式,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至于“者…‘也”或者同时使用,或者只用其一,或者连用,视具体情况而言。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悉”等表判断。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时,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刘豫州王室之胄。(司马光《赤壁之战》)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二、倒装句

    文言倒装句式可以分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1)主谓倒装。在感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

    例:甚矣,汝之不惠。渭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啦这种倒装古代汉语中并不多。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一: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二: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三: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是“于我有何”的倒装,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

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作状语。

    例:“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其中“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中的“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中“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三、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1)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1)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四、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

   

    1.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

    (2)为乡里所患。(《周处》)  ,

    (3)=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为十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