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建刚作文讲评课

 sdlcdcj 2016-03-24

江苏省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 管建刚

这是我的真实课堂/我的每一节作文课都是这么上的

 

 

它或许不具备抓人眼球的艺术性/但我依然敝帚自珍

 

 

——题记

一、“让我呼喊你的名字”

上课了,我在班级电脑上出示上次拍的照片,照片上是上期《评价周报》的全体作者。我指着照片,大家喊:“朱雨晴!江元浩!施浩!……”被喊到名字的同学笑眯眯的,恨不得大家喊得再响亮一些,把房子震破了,让他的名字响彻整个校园。

“哎呀,这是谁?只有半个脑袋?”我故作惊讶地问。

“王希成!”

你看王希成,幸福得石榴一样,只有小半个脸,但大家都记得他。

看完照片,我振臂一挥:“下一个环节——”

“让我呼喊你的名字!”

所谓“让我呼喊你的名字”,就是呼喊这期周报上发表习作的作者名字。

“《左右为难》的作者是——”

“沈丹婷!”

“《去百润发》的作者是——”

“赵丹!”

“说她哭了的作者是——”

“黄蕾!”

“《运动会上显伸手》的是——”

“莫浩杰!”

“一心想有个亲妹妹的是——”

“邱克雷!”

…………

“有请这些作者上台领取‘刊用纪念卡’!”

这些因作文而骄傲的小作者,一拥而至,灿烂地接过“刊用纪念卡”,排成两排,大喊一声:“茄子!”相机里留下他们的可爱、自豪的笑容。

二、“佳作真精彩,看看又是谁”

“佳作真精彩——”

“看看又是谁!”学生接口道。

“上期的佳作是谁呢,让他们的名字再次响亮起来!”

“《拥挤的5路车》,作者邱克雷;《桔子》,作者朱雨晴;《可爱的樱桃》,作者李莹;《可恶的火》,作者金彧;《穿鞋风波》,作者莫浩杰!”

随着大家的呼喊,这几位同学再次来到讲台前,由我为他们留下自豪的瞬间。

“同学们,这期的佳作又会是谁呢?请拿起你的笔,亮出你的底,写下心中的五篇佳作。”

由于这是常规活动,周六、周日学生在家早琢磨了,所以马上写了下来。

“我透露,这期的佳作有——”同学们竖起了耳朵,静听,“管童的《咱们班的‘爱情’故事》!”

“耶,我猜中了!”猜中的同学欢呼起来,没猜中的搭拉起来。

“《大麦和凤仙花》!”

“耶,我也猜中了!”

“第三篇是——”我话锋一转,“保密。敬请关注下期的《评价周报》!”

笑声中,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你有才、我有运——”

“才运大抽奖!”

三、“你有才、我有运,才运大抽奖”

这期的“才运大抽奖”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五篇猜中四篇的,另一部分是五篇猜中三篇的。猜中四篇的有四位同学,分别是朱振强、邬晨悦、朱雨晴、朱艳萍。

大家一起呼喊:“你有才,我有运,才运大抽奖!”

“猜中四篇的同学4位同学,可以分享2张‘才运卡’,这两张‘才运卡’归谁所得呢?‘剪刀石头布’,三局两胜。有请这4位同学。”

大家呼唤起来。

朱振强对邬晨悦。第一局,朱振强赢邬晨悦;第二局,邬晨悦赢朱振强。我说:“决胜局现在开始!”结果邬晨悦胜了,她高兴得跳了起来。

朱雨晴对朱艳萍。巧得很,也来了三局。第一局,朱雨晴胜朱艳萍;第二局朱艳萍胜朱雨晴,第三局,很多同学围了上来,要看个究竟。我们一起喊:“第三局,开始!”结果又是朱艳萍胜。

“下面我宣布参与本次‘才运大抽奖’的同学名单:金晓芬、莫浩杰、张柯帆、严俊豪……”被喊到的同学都高兴地发出“耶”的叫喊。

“有请本期的抽奖手——严庆,严庆上一周的语文回家作业都完成了,进步最大,所以由他担任抽奖手。”

严庆很兴奋,当抽奖手可是一件光荣的事。上讲台时,几个男生“拉关系”:“严庆,抽我的。”其实大家都知道,能抽到谁,是说不准的,不然怎么叫“才运大抽奖”呢?

全班同学的名单制成签后,放在一个盒子里。抽奖情况有几种,一种是抽到的同学,刚才在宣布“参与抽奖”的名单中有,这就是中奖了,我们称之为“有才有运”;另一种是抽取到的同学,“参与抽奖”的名单中没有,我们称之为“有运无才”。进入抽奖环节而没有抽取到的同学,则是“有才无运”了。

“姜峰。”我打开严庆递给我的签,念道。

“有运无才!”

“黄蕾!”

“有运无才!”

“金叶诚!”

“有运无才!”

大家都笑了。“严庆,你怎么老是和他们过不去啊,再抽!”

“金晓芬!”

“有才有运!”

“祝贺!请金晓芬上台领取‘才运卡’!”

…………

四、“走进大本营,练好真本领”

“这一次,我们向谁学点本领呢?”我说,“向管童学习写说话句吧。”

我读起了管童的部分语句:

“黄若扬,借我一下尺。”徐恬然一边做作业,一边伸手向黄若扬借东西。

 

 

“没门。”

 

 

“你到底借不借?”徐恬然加重了语气.

“不借!”

“哎哟,只有孙磊么,你才借呀。哎哟哎哟,只有孙磊这位大美女么,黄若扬才肯借呀。哎哟,哎哟……”

 黄若扬听得耳朵比红旗还红,连忙说:“好了,好了。我的姑奶奶。”

 “你借不借尺?”

“借,借,借!”他乖乖地把尺交给了徐大小姐。

我绘声绘色地读,同学们听得哈哈大笑。

“同学们,管童的这段话,主要是人物的对话,之所以能让人哈哈大笑,是因为把说话句写好了。”我说,“看一看,这里有几种说话句的类型?”

“一种是提示语在后面。”

“一种是提示语在前面。”

“还有一种是没有提示语的。”

“没有提示语,你能看出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我追问。

“能!”

“这就是水平。”我说,“一是你们读者有水平,能够通过上下文读懂;二是写的人有水平,知道这里不用提示语,读的人也能懂。”

“管童的这段话里的说话句,有两个优点:一是说话的内容,很新鲜,像是刚从生活的土壤里采下来的韭菜、青菜,带着晶莹的露珠。二是提示语没有用‘说’字,但是我们也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并且知道说的时候是什么语气,什么心情,什么动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不信,你再读一读,感受一下。”

学生读过之后,我说:“下面我们就来学一学管童的这种写提示语的方法。请看老师的表演。”

(我装着很急忙的样子,找东西,然后说:“我的钱包呢?”

表演完后,我出示了幻灯“管老师说:‘我的钱包呢?’”一句,问:“同学们,假如你是老师,学生写了这句话交给你,你满意吗?”

“不满意!”

“请你当小老师,帮他改一改,改得老师看了满意。”

下面是几位学生的作业:

●管老师这里掏掏,那里摸摸,准是丢了什么要紧的东西,果然不出所料,你听:“我的钱包呢?”

●管老师这个口袋摸摸,那个口袋摸摸,一脸紧张,自言自语道:“我的钱包呢?” 

●看着管老师的样子,我都提他着急,一定是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右边的口袋摸过了,没有,左边的口袋也摸过了,还是没有,管老师急坏了,情不自禁地说:“我的钱包呢?”

我夸这些同学活学活用。之后,马上即兴表演了几个说话的场景:●批评某学生没做端正。●微笑着表扬某同学今天表现出色。●略作思考状,说明天会下雨呢?学生口头练习,都说得不错。

下课了,我作小结:“同学们,我们要学会用文字讲故事,讲身边的故事。怎样把故事讲生动、讲活泼、讲得让人身临其境,今天从管童身上学习到的写好提示语、写好人物的说话,就是一个有用的作文技术,我希望下周大家送上来的稿件中,能看到大家运用这个作文技术,写出超越上周的文章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