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杂病论慢慢讲(岭南经方书院内部讲稿)

 湘南沉石斋 2016-03-25

伤寒杂病论慢慢讲

陈登科老师主讲

大家好,我是伤寒论的讲师陈登科,感谢能为大家讲伤寒论。

让我们先从伤寒论的序中,找到医圣张仲景,到底要我们怎样学习他这本书。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序文呢?因为序是张仲景本人所写,里面包含了仲景关于解开这本书秘密的关键内容。

首先让我们开始诵读这一篇序文: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文首)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

(文尾)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序中最前面强调了方术,最后一句再次强调方术。到底仲景想说的方术是什么东西呢?方术是不是解开伤寒论的钥匙呢?今天我就讲张仲景说的方术是什么一回事!如何用方术解开伤寒论!

方术浅解: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这里,仍然留世的是黄帝内经与难经,而涉及方术的《阴阳大论》,涉及药物的《胎胪药录》,涉及诊断的《平脉辨证》已经失传。

按张仲景列出的书籍,应该就是他所认为当时最至高无上的经典了。

其中,《胎胪药录》可以从《神农本草经》中推演出来,《平脉辨证》可以从《脉经》中推演出来。我们再加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难经》,试着去解读伤寒论。我们发现缺少了最重要的《阴阳大论》,而这本书是作为“方术”内容的总纲,随着最重要的这一个解读伤寒论的钥匙失传,我们只有从《易经》中,把他重新找出来。

今天,我就讲讲方术,仲景运用《阴阳大论》总纲的方法,认为生理与病理,总归于一气,从阴阳两方面,从无极,到阴阳,到二阴二阳,到三阳三阳,四阴四阳,到五阴五阳,六阴六阳,从而发展到一元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经七星八卦九宫,从升降浮沉,从开合出入,从表里寒热虚实,再具体到河图洛书象数代入法,代入一切脉症体征。再切入到气化当中,具体到气血营卫津液的运行,描述邪正所致五藏六腑五行六经九宫十二经的气化失常,表里寒热虚实的状态。

方术的核心是气化,气化即是气的变化,在人体表现为生理状态的“气机”与病理状态的“病机”,具体用阴阳来推演,可以有六经气化模式(三阴三阳),五行气化模式(五阴五阳),河洛九宫气化模式(四阴四阳),十二经圈气化模式(六阴六阳)。

张仲景的诊治程序:

脉(寻证) = 证(立证)------治(对证)

我简化总结了一下。

中医方术==“方证(诊断)-----方机(辨证气化情况)-----方药(用药)”。(证方对应,以机为枢)

那我们怎样用方术去解读这个过程:

1、如何通过病症、脉征以及各种主次体征,搜集相关方证数据,以便确立诊断代表邪正目前气化状态的现象模式,分主证与次证,主要是抓主证。这个是方证内容。

2、如何通过方证内容,确定目前人体的这个气化的状态,以五行六经九宫八卦十二经的各种模式,以确立人体五脏六腑三焦气血营卫津液的寒热虚实表里的状态。如何用河洛易数气化方术代入这个状态,这是方机内容。

3、如何通过方机的确立,选择相应的药物处理这个失常的状态。这是方药的内容。

一、诊断心法:(寻找方证)

1、要思求经旨,不能各承家技。

2、省疾问病,不能务在口给,不能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伤寒杂病论的诊断标准:

1、诊脉标准:(阴阳脉诊,全息脉诊,九宫脉对,地图脉诊)

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至少三部脉合参,每次诊脉时间不能少于五十跳。甚至最难的上中下三部九候脉诊法。

2、问诊标准:(九宫问对)(不能只单纯病人说病情。要主动询问问诊九候情况)

三部:头项五官部,心肺胸背部,膈胁腰腹部。

九候:寒热候,汗出候,小便候,大便候,饮食候,精神睡眠候,用药候,旧病候,妇女经带胎产男女房事候。

3、望诊标准:(明堂九宫)

1、舌诊:包括舌质,舌苔,舌下络脉。还有比较复杂的舌部三部九候法。

2、面诊:面部明堂面色,明暗,斑点痘疹,五官眼鼻耳唇等等三部九候法。

河洛魔方六合(六经六面)诊断法(三部九候)

全息脉法,九宫舌诊,九宫明堂,河洛腹诊,九宫问对,九宫杂诊。

二、辨证心法:(寻找方机,即气化的状态)——方术核心

气化是可以用多种阴阳模式构建系统。

1、六经气化系统(三阴三阳六爻气化系统),其实六经是后世的称法,准确应是六爻辨证。

2、河洛九宫气化系统(四阴四阳的九宫八风气化系统),

3、十二经圈气化系统(六阴六阳的十二经络腑藏三焦气血营卫津液气化系统),

4、五行气化系统(五阴五阳的木火土金水五行升降气化系统)。

综合而分析,中医方术,十二经络藏腑三焦卫气营血津液河洛五行六爻九宫十二经气象系统(河图纵面,洛书横面,三焦矢面)

三、用药心法:(寻找方药)

九宫药将性味,河洛五行六经药阵,周天三百六十五药。

九宫药性(阴阳风寒润燥温热),九宫药味(寒热温凉辛酸苦甘咸),九宫药法(汗下吐利和温清补消),九宫药将,九宫方阵,十二药神,二十八星药,周天三百六十五药。

太阳病:(营卫表道不通,风气异常,用升卦,发散通表)

寒:麻黄汤,

风:桂枝汤,

燥: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去桂汤,桂枝加栝蒌根汤。

热:麻杏石甘汤,越婢汤

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湿:麻杏苡甘汤,麻黄加术汤,五苓散,

阳明病:(胃肠里道不通,火气异常,用明夷卦,吐泻通里)

上焦阳明:咽喉瓜蒂散(有形邪实),

食管胸栀子豉汤(无形虚热)

中焦阳明:心下陷胸汤(有形邪实),

心下泻心汤(无形湿热)

下焦阳明:大肠承气汤(有形邪积),

胃白虎汤麦门冬汤(无形大热)

少阳病:(三焦中道不通,水泽异常,用临卦,因势利导,补托和解)

柴胡桂枝汤(兼太阳)

大柴胡汤(兼阳明)

小柴胡汤(少阳气分主方)

柴胡桂姜汤(兼太阴)

柴胡加龙牡汤(兼少阴)

四逆散(兼厥阴)

太阴病:(气分虚亏,里虚水停,用大壮卦,大壮中气之法)

理中汤

小建中汤

大建中汤

勾陈汤(参甘姜枣)竹茹橘皮汤,旋复代赭汤等

外台茯苓饮

半夏厚朴汤

少阴病:(水火分异常,阴阳精气失衡,需卦,视水火不足而补托之)

麻附辛汤,桂枝加附子汤(阳虚外感)

附子汤,乌头汤,乌头桂枝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关节骨髓)

炙甘草汤,肾气丸(阴阳精气不足)

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阳气外脱)

猪苓汤,真武汤(膀胱水火气化失常)

桃花汤,黄连阿胶汤(大肠水火气化失常)

厥阴病:(血分异常,大蓄卦,大蓄调血之藏泄)

升麻麻黄汤,当归四逆汤(兼太阳)

白头翁汤(兼阳明),

奔屯汤,温经汤(兼少阳阳明)

当归芍药散(兼太阴),

芎归胶艾汤(兼少阴)

升麻鳖甲汤,吴茱萸汤(厥阴血分主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