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熙的《早春图》:春山淡冶而如笑(图)

 老刘tdrhg 2016-03-25
郭熙的《早春图》:春山淡冶而如笑(图)  
 

 

《早春图》

 

    春日里看山,最喜欢“山色空濛雨亦奇”,四处薄雾轻笼、空明净洁,远山近水荡漾着清新的气息,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勃勃生机。

    看郭熙的《春山图》,就仿佛置身其中。

    是早春,不是初春或暮春,所以画面之上,不见“千里莺啼绿映红”,而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严冬刚刚过去,地气正在上升,山川里春霭曚昽。树木虽然还是枯枝倒悬,但初萌的嫩芽已是生趣盎然。画幅上部,只见嵯峨大山连绵起伏,山峰或揖让顾盼,或高耸独立,云雾蒸腾之中,更添了几分奇崛突兀。画幅中段,怪石林立、古木参差之间,有层楼高阁隐约,远远望去,宛如天上蜃景。而在山石岩缝里飞流直下的那道溪水,一波三叠,静下心来,就能听到溪水融化薄冰的淙淙清音——

    多么神怡的景致!虽然乍暖还寒,但春光已悄悄降临人间,“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回家春耕的好时候。画幅下端,左边汀岸泊着一条小船,从渡船上下来的乡人肩挑着担子,他的妇人则是左牵右抱着两个孺子,正有说有笑,笑逐颜开地往家走,前面还有条活蹦乱跳的小狗。此时,右边水岸亦有一渔者正舍舟登岸,山径栈道上,更有村人行走往来。

    《早春图》是台北外双溪故宫博物院的镇院巨宝之一,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经典之作。出身布衣的郭熙,好道学,喜游历,善绘事,初无师承,后在临摹李成山水画中受到启发,笔法大进,能画出“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深受宋神宗赏识,后升迁待诏,成为北宋宫廷画院重要成员。

    看看郭熙的“卷云皴”:一样的笔,一样的墨,郭熙皴出的山少了峥嵘和嶙峋,多了柔和、弯曲、盘卷,就连坚硬的石头,也是一副蠢蠢欲动的样子。至于那些“蟹爪”一样的树枝,招摇御风,仿佛要抓住一掠而过的绿意……我想,作为画家的郭熙一定是经常独自在大山里行走,要不然,刚刚从冬寒中复苏的山石的面孔,从蛰伏中醒来的山林的气息,他如何看得见、听得到呢!

    画幅上,有大清乾隆皇帝御题诗:“树才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籍柳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乾隆皇帝即兴一题,倒是点出了画中那种大气流动的感觉,而这种清润浑厚之气,与郭熙的心境应有相通。此图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正是王安石施行变法后的第5个年头,而此图描绘了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时的深山景象,溪流淙淙,潭水澄静,渔夫樵子,意态欣然,画家本人的内心一定满含国家复兴的期待,而荡漾着清新的气息,洋溢着喜悦的情绪。

    郭熙对山水画的重大贡献,还在于他的画论《林泉高致集》。当时的山水画已经高度成熟,郭熙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对山水画的社会意义、画家的人生修养及山水画的立意、技法、命题、画格等等作了精辟的阐述。他提出山水是活的,“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在论及山水画家的个人修养时,他主张对传统“兼收并览,广议博考”,同时更强调“身即山川而取之”,“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以此感受四时之变化:“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他认为画家作画须将身心融入山水之中,即使是看山水画,也必须“以林泉之心临之”。这正是历代文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平淡天真”的理想境界。

    郭熙提出了著名的“三远”论,把山水画的取景分为“高远”、“深远”、“平远”三个概念,影响至今。而《早春图》的构图就是“三远法”理论的充分证明:从水边山石到远方山峰自上而下的“高远”;从前山望后山,茫茫无垠的“深远”;从近山望远山,恬淡缥缈的“平远”。远近高低,浓淡相宜,只把巍然神秀、清润灵动的远山近水,巧手一挥,跃然纸上。

    看着眼前的画,恍惚间就想抬抬脚,沿着那条山溪,走进“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郭熙山水。干脆,就做了画中的渔樵,淡然寒暑,怡然自得,倒也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