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朴神秘的“祭萨节”(组图)

 昵称179287 2016-03-25

  来参观的游客们兴致勃勃地观看民俗演出


  活动开始,村民们抬着“萨玛”巡游为村民祈福。


  村民们挑着担子参加祈福游行队伍。


  好客的侗族人民还要每一桌去唱歌敬酒

  记者蒋伟华 唐侃 通讯员蒙政嫦 吴生斌 潘志祥 文/摄

  祭祀、喝平安粥、看民俗表演、抢糯米粑、吃“百家宴”……昨天,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宝赠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祭萨节”,吸引了上千游客和群众到村里参加活动,传统丰富的节目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当天上午,记者从龙胜县城赶往村里,大半路程都是崎岖的山路,由于天气原因,山上云雾缭绕,给藏在山里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神秘。

  经过两个多小时才来到村里,此时已是上午十点。从一个古色古香的牌楼穿过,记者马上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村道两旁插满了旗帜,村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迎嘉宾到来。记者一行踏着石板路来到村中心,感受到气氛更加热烈,村里的姑娘热情地给游客倒茶,广场上祭祀的群众越来越多,一些群众还拿出自家的特色产品供游客欣赏购买。

  10点半左右,随着几声炮响,当天最重要活动之一——— “萨玛”巡游正式开始,村民敲锣打鼓,抬着“萨玛”、挑着谷子、放着鞭炮一路绕着村里巡游。数百群众和游客跟着“萨玛”一路同行在田边地头、村道小巷,除了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还能欣赏村里独特的景色。

  巡游结束后,村里还举办了喝平安粥、看民俗表演、抢糯米粑、吃“百家宴”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游客们玩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乐江乡宝赠村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北部,距离县城66公里,地处湘桂边界,与湖南省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接壤,素有“八百里侗乡南大门”之称,于2014年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宝赠村是一个具有“田垌三宝”(即田里种糯谷、养鲤鱼,田埂上种黄豆)的鱼米之乡。这里的生态原始、民风古朴。全村清一色的侗族,民居、鼓楼、风雨桥(浮桥)、戏台、萨坛、石板路、水井、古树……都原汁原味地保留着最为原始的面貌。

  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宝赠侗族“祭萨节”集中展示“萨文化”,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举行,是当地除春节以外最为隆重的节日。“萨玛”为侗语,意为至高无上的大祖母、始祖母。“萨玛”是侗族生命的源头,是侗家信仰皈依之所在。侗族群众虔诚地祭拜大祖母,就是为了让萨岁开创的民族美德得以薪火相传。敬奉大祖母萨岁的神坛——— 萨坛,是宝赠侗寨又一个远古的文化符号,带着侗族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每年的“祭萨节”古朴神秘、活动丰富:大型“祭萨”活动依次为生祭、巡游、公祭,让“萨”福走进千万家;祭祀活动后,来一碗“萨”赐的平安粥,让“萨”福带给千万人;大型侗族原生态歌舞展演有讲款、侗歌、侗舞、多耶等侗族传统歌舞节目,还有侗族生产生活的民俗展示以及取火种、抢糯米粑等互动活动;侗家合拢宴又称“百家宴”。这一盛宴集各家米,汇特色菜,让您领略侗族美食之精华……

  乡干部告诉记者,原来村里也一直有“祭萨节”,但由于交通不便,都是村民自己搞,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村里的节日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游玩,节日也越办越红火,而且每次活动都是村民自己举办,政府给予指导和扶持,极大地刺激了村民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感受节日的气氛,节日的前后两天有数十名游客在村里住了下来,用相机拍下村里最原生态的景色和文化,跟村民交流感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