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仪气功点穴内家拳

 liangyiyi12 2016-03-25
     农民武术家的一世痴迷
  西方徒手技击如拳击,崇尚强者哲学。中国武术崇尚运用智慧以弱胜强,武术高手应外表平凡,出手惊人。所以无论霍元甲还是黄飞鸿,从照片看都“土”,符合中国武术哲学中对高手的形象要求。
  张震领也土,因为他本来就是农民。但他外表还是异于常人,身形魁梧,腰板笔挺,头发略白,双颊红润鼓起,眼睛布满红血丝,眼球微凸且精光四射,脑子清楚反应很快,71岁的老人,整个状态像精干的中年人。

  两仪拳传到张震领,时代的变迁令其学武经历更曲折。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多次运动,对于大多数民间习武者,练武早失去实用性,也不会获得成就感。
  张震领生于1938年,是沈丘北边郸城县人。父亲是民间手工艺人,会扎花轿。张震领不爱上学,初中毕业就跟着父亲干活。郸城尚武,好动的张震领也学过一点三脚猫功夫。
  张震领十三四岁时,因逃学离家出走到安徽阜南县地理城(镇名),碰见个看周易的白师傅,跟了他两个月,师傅说:“你走吧,找你老师去。你老师不是我,是个练武的。”“他在哪儿?”“从这儿往西北200里地。”张震领拿着白师傅给的30块钱,走了。他一路找,没找到。但这事,他一直记在心里。

  张震领十七八岁时,跟着父亲到申段庄扎花轿,住到段勤功家。段家有二子六女,二子早夭,六女有五个出嫁,只有小女儿待字闺中。
  有一天,段勤功练武,“嗬,他
  往那儿一站,手一动,就听轰隆一声,一恨脚(跺脚),地上恨不能砸坑。我的师父原来在这儿呀,这回可找到了,(不答应)腿跪断也不能起来了”。说起半世纪前初见两仪拳那一幕,张震领十分兴奋。

  师父答应了,张震领一晚上都没睡着觉。教了两个月后,师父不教了,说:“你家是郸城的,俺家功夫是家传,传男不传女,功夫不能让你带走。”
  张震领很难受,天天闷头干活。有一天,段勤功的师兄弟申永发来了,给张提了三个要求:一是正式磕头拜师;二是和他闺女结婚,女婿也算儿子,功夫就能传了;三是不能出申段庄,他死了以后也不能出。
  “俺马上答应了,因为家里兄弟多父母也没反对。听师父的话,俺一直没出申段庄。老家那边把房子都盖好了,也没回去。俺老师又是俺岳父,我有感恩心,所以从来没亏待过她(指太太)。”张震领说。

  张震领练武过程中,也有诱惑,那就是“参加工作”。当时是一九五几年,农村特苦,张的大姐从北京一次次寄信来要他到一个学校当后勤,他没去。他二姐在新疆某县有职务,让他去那儿的农机站当会计。张震领讲给师父听,老头坚决不同意:“你出去一天挣一个金石磙,也没这主贵(指两仪拳)。”
  张震领还是去了新疆一趟,但他没去二姐家,而是投奔了一个亲戚,开大拖拉机,一个月挣68元钱。后来亲戚想让他和自己闺女结婚,张震领想,不能干这昧良心事,跑了。去了二姐家,还是让当会计。张震领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功夫,一跺脚回去了。从那以后,彻底心定了。师父也放心了,觉得这回真有儿子了,教的东西开始和别人不一样了。

 习武苦。从1957年到1992年,张震领夜里习武,白天干农活,休息时,大家都打扑克玩耍,他却头枕大坷垃倒地就睡。夜里练武常常饿,秋天还好点,掰个玉米刨个红薯,啃啃充饥。师父管得很严,一个动作练几个月。在张震领印象中,只有一个晚上没练,“那天晚上当河工,挖了一夜河”。
  1972年,张震领被立为掌门人,时逢“文化大革命”,不敢张扬。主持接掌仪式的是段升堂的徒弟普济众、张震领的师兄弟段玉明。仪式很简单,焚上香,请仙师,这一门敬的是西天佛祖。没供品,端碗清水,跪下磕头。新任掌门发誓:“杀人放火、拦路抢劫,奸淫恶邪绝不干。”两个主持人也跪下发誓,一定支持掌门人工作。

  到了1992年,师父发了话,“你练成了,能出去闯闯了”。张震领骑辆自行车,南来北往到处跑,听到哪有本事好的,就去找人家切磋。安徽阜南,河南淮滨、商城、固始、息县、潢川都跑到了,经常“一切磋就收一个,在淮滨收得最多,十几个,练八卦掌、蛇拳、猴拳的都有”。
  师父当掌门时,只收了七八个徒弟。张震领经常劝他:“现在练武的,还有几个像你那样,把孩子饿死也要练功。多收几个吧,还能拣拣。”他当了掌门后,师父慢慢解禁,张震领开始多收徒弟。1999年两仪拳开会,有100多徒弟,现在有二三百人。
  两仪拳传人张震领在自家院落内习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