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河报》揭秘两仪拳点穴系列

 春风杨柳荷香 2013-11-23

揭秘两仪拳点穴系列之一

稀有拳种深埋豫东“四等小县”

大河报 http://www. 大河报 A45 厚重河南 2009年09月23日

 记者盛夏 文图

 


两仪拳传人张震领在自家院落内习武


  点穴,是中国功夫中的武功绝技,更是功夫电影和武打小说中的重要卖点。此类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大都有这种情节:高手飞花摘叶打人穴道,伤人于无形。热播剧《武林外传》中盗圣白展堂,花哨地摆个手势,喊着“葵花点穴手”,天天都把别人点上几回,如同家常便饭。但观众分得清楚,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如果现实生活中,你碰到一位71岁的农村老人,膀不动身不摇,不需凝神运气,只要在你身上一点,轻则四肢酸软,走不了道,说不出话,重则或晕或瘫或哑或原地崩溃,你信还是不信?

  不信,我也不信。直至亲眼见到。

  这个老人叫张震领,这种拳术叫两仪拳,又名两仪点穴拳、过气拳。除了点穴解穴之功,两仪拳有一套完整功法,有两仪棍术、刀术、六路螳镰和两仪暗器,还有两仪药方疗伤治病。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只存留于河南沈丘。

  2009年9月中旬,带着许多疑问,我走近这个拳术。

  两仪拳的存留地沈丘,是个国家级贫困县。记者在沈丘采访时,所见所闻印证了这点。

  河南省方志学家杨静琦先生曾在《中州史志》上发文,对沈丘有如下评述:

  “沈丘,位于河南省东南边沿黄河南泛的冲击扇,地处黄淮平原,是古浸丘之地。自古穷得出名,春秋楚国宰相孙叔敖曾对其子孙讲道:‘其地(指浸丘)不利,而名甚恶。’请封此地无人相争。后果安延七世不绝。其地所以土地贫瘠,因自古黄河南泛,常注入县……加之境内客水过境,形成县境内陆势低洼,湖坡甚多,缺乏治理形成‘潦则成湖,旱则成坡’,有雨水灾,无雨旱灾,种不得收,十年九歉。沈丘县在解放前是一个地僻民贫,交通闭塞、工农业十分落后的四等小县,人民苦难深重。旧县志多处记载岁大饥民相食,饿殍载道,民不聊生。”

  如此贫瘠之地,偏有尚武之风,为什么呢?这要跳出沈丘看一看。

  地理概念上,周口沈丘所处黄淮平原,自古是游侠聚集之地,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湘楚文化融合,培育出当地人仗义尚武、好酒好面子之风。这种民风,至今仍可从日常细节中得窥一二。比如好酒之风,在包括河南周口、商丘及山东西南、安徽大部的淮北之地,大小酒厂几十家,多是地方酒,销售范围有限,大多被这些地方的人喝了。沈丘酒风亦盛,张震领先生自称“年轻时一顿能喝三斤”。好酒者多有豪侠之气,豪侠者又多尚武,两者关系微妙。这是沈丘尚武的原因之一。

  生态因素造就尚武之风

  专家们还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整个淮北的尚武风尚——因乱世而尚武。

  美国著名汉学家裴宜理先生在名著《华北的叛乱者和革命:1845-1945》中,以一个世纪(1845~1945)的淮北地区作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了这片土地上的三个事件——捻军、红枪会和共产主义运动,探讨这一地域经常发生变乱的内在动因。

  据裴氏看,生态因素是淮北发生持久变乱的大前提。这里土地贫瘠,人口密度大,常年受黄淮决堤之害,人们被迫采用两种不同的生存策略——掠夺性策略和防卫性策略。淮北有尚武传统,各种拳会组织和秘密结社司空见惯。和其他地区相比,民众更易集结,形成武装力量,为了获得维持生存的资源,投入到这两种不同的生存策略当中。应用掠夺性策略便是“匪患横行”,实施防卫性策略便是民间大兴尚武之风。

  在这种区域性生态因素主导之下,沈丘尚武之风一直延续。编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沈丘县志》记载:“1956年,县里开始把武术列为中小学体育课内容,县体委不断举办短期武术培训班,组织各种比赛。县里拳师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现在全县有武术拳师60多名,中心武场50多个,学员4000多人。”

  在沈丘采访时,我多次听到沈丘人的尚武之语。周口体育局副局长张志民先生对我讲:“沈丘尚武,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文则武,这都是正事大事,家长很支持。而且学武比学文更费钱费工夫,为啥讲‘穷文富武’,一是学武拜师要花钱,二是孩子学了武,惹是生非也不好办。”申段庄老农申耕田讲得更朴素:“练拳,这是正事,男人不练拳,让人看不起。农忙时正收麦子,小孩说出去玩,那不行,说去练拳,丢下活就管走。”

  武术,在这个豫东“四等小县”中,有其深厚的生长土壤,这是历史必然。但一个拳种能顽强存活于沈丘县“最偏远的一个乡村申段庄”里,又有其传承上的偶然性。这其中,历代掌门都是关键性的人物。

  传承艰难薪尽火传

  1958年创刊的权威体育杂志《中国体育》报道:“两仪拳倡盛于宋,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元明两代民间禁武,两仪拳传承出现极大困难,后来只在清朝皇族和大内侍卫间传承。清嘉庆年间,一位武状元开始进入内廷,又由于不满官场龌龊,自愿流入民间,两仪拳流派师承才开始为世人所知,但恐怕语涉宫廷秘闻的武状元惜字如金,只说自己是两仪拳第十代掌门,此前传承渐渐湮没无闻。武状元把自己的武功传给了第十一代掌门人魏洪申,魏洪申传段升堂,段升堂传侄子段勤功,段勤功传女婿张震领,为第十四代掌门人。”

  武状元姓甚名谁?“师父原来说过,我忘了。只记得他家是固始县的。师父讲他做大内侍卫是要断根的,其实就是会武的太监,所以不愿讲以前的事。”张震领说。

  武状元回到固始县安度晚年,有一天,尉氏县两兄弟魏洪坤和魏洪申因遭年荒,跑到固始打把式卖艺。武状元的家丁把场子踢了。哥俩不愿意,撵到武状元的府里。

  武状元一直想收个好徒弟把功夫传下去。他考察了这哥俩,感到是材料,就说:“留这儿吧,再学五年。”至此,两仪拳流入民间,开始隐蔽的薪尽火传。

  五年后,老大魏洪坤去安徽寿州教场子。老二魏洪申立了掌门,他辞别师父,落户到安徽界首北边枣庄集设场子教徒弟。界首离沈丘很近,有一回,他到沈丘县刘桥村探望朋友,碰到了申段庄(两个庄挨边)的段升堂。段身高一米六,形貌瘦小,但天赋卓异,而且有强烈的学武意愿。为啥?“当时申段庄只有八户姓段的,别的全姓申,再加上他长得那样,受欺。”张震领道。

  魏洪申并不看好他,他在刘桥村一带收了七八个徒弟,勉强把段升堂收下了。后来他发现,段升堂为人也好,学得也好,就立他为掌门了。“立了掌门,学的东西和别人都不一样。比如混元功、解三十六处大穴,只有掌门人才会。”张震领说。

  专供新掌门的秘密授课持续了很长时间。刘桥村和申段庄之间的地里有个干坑叫坡坑(现在还有),两人约好,夜里在坡坑授课,一教半夜。一是没人打搅,二是怕人偷学。

  段升堂上年纪后,虽然有儿有孙,却立侄子段勤功为下一任掌门,是因为“他地少孩子多,不够吃,他也不去做个生意打个工,练功一天不停。因为这,俩儿子得病没钱治都夭折了。孩子也舍了家也舍了,这一点感动了段升堂。”张震领说。段勤功念过私塾,这对他以后习武行医都有帮助。

  农民武术家的一世痴迷

  西方徒手技击拳击,崇尚强者哲学。中国武术崇尚运用智慧以弱胜强,武术高手应外表平凡,出手惊人。所以无论霍元甲还是黄飞鸿,从照片看都“土”,符合中国武术哲学中对高手的形象要求。

  张震领也土,因为他本来就是农民。但他外表还是异于常人,身形魁梧,腰板笔挺,头发略白,双颊红润鼓起,眼睛布满红血丝,眼球微凸且精光四射,脑子清楚反应很快,71岁的老人,整个状态像精干的中年人。

  两仪拳传到张震领,时代的变迁令其学武经历更曲折。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多次运动,对于大多数民间习武者,练武早失去实用性,也不会获得成就感。

  张震领生于1938年,是沈丘北边郸城县人。父亲是民间手工艺人,会扎花轿。张震领不爱上学,初中毕业就跟着父亲干活。郸城尚武,好动的张震领也学过一点三脚猫功夫。

  张震领十三四岁时,因逃学离家出走到安徽阜南县地理城(镇名),碰见个看周易的白师傅,跟了他两个月,师傅说:“你走吧,找你老师去。你老师不是我,是个练武的。”“他在哪儿?”“从这儿往西北200里地。”张震领拿着白师傅给的30块钱,走了。他一路找,没找到。但这事,他一直记在心里。

  张震领十七八岁时,跟着父亲到申段庄扎花轿,住到段勤功家。段家有二子六女,二子早夭,六女有五个出嫁,只有小女儿待字闺中。

  有一天,段勤功练武,“嗬,他往那儿一站,手一动,就听轰隆一声,一恨脚(跺脚),地上恨不能砸坑。我的师父原来在这儿呀,这回可找到了,(不答应)腿跪断也不能起来了”。说起半世纪前初见两仪拳那一幕,张震领十分兴奋。师父答应了,张震领一晚上都没睡着觉。教了两个月后,师父不教了,说:“你家是郸城的,俺家功夫是家传,传男不传女,功夫不能让你带走。”

  张震领很难受,天天闷头干活。有一天,段勤功的师兄弟申永发来了,给张提了三个要求:一是正式磕头拜师;二是和他闺女结婚,女婿也算儿子,功夫就能传了;三是不能出申段庄,他死了以后也不能出。

  “俺马上答应了,因为家里兄弟多父母也没反对。听师父的话,俺一直没出申段庄。老家那边把房子都盖好了,也没回去。俺老师又是俺岳父,我有感恩心,所以从来没亏待过她(指太太)。”张震领说。

  张震领练武过程中,也有诱惑,那就是“参加工作”。当时是一九五几年,农村特苦,张的大姐从北京一次次寄信来要他到一个学校当后勤,他没去。他二姐在新疆某县有职务,让他去那儿的农机站当会计。张震领讲给师父听,老头坚决不同意:“你出去一天挣一个金石磙,也没这主贵(指两仪拳)。”

  张震领还是去了新疆一趟,但他没去二姐家,而是投奔了一个亲戚,开大拖拉机,一个月挣68元钱。后来亲戚想让他和自己闺女结婚,张震领想,不能干这昧良心事,跑了。去了二姐家,还是让当会计。张震领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功夫,一跺脚回去了。从那以后,彻底心定了。师父也放心了,觉得这回真有儿子了,教的东西开始和别人不一样了。

  习武苦。从1957年到1992年,张震领夜里习武,白天干农活,休息时,大家都打扑克玩耍,他却头枕大坷垃倒地就睡。夜里练武常常饿,秋天还好点,掰个玉米刨个红薯,啃啃充饥。师父管得很严,一个动作练几个月。在张震领印象中,只有一个晚上没练,“那天晚上当河工,挖了一夜河”。

  1972年,张震领被立为掌门人,时逢“文化大革命”,不敢张扬。主持接掌仪式的是段升堂的徒弟普济众、张震领的师兄弟段玉明。仪式很简单,焚上香,请仙师,这一门敬的是西天佛祖。没供品,端碗清水,跪下磕头。新任掌门发誓:“杀人放火、拦路抢劫,奸淫恶邪绝不干。”两个主持人也跪下发誓,一定支持掌门人工作。

  到了1992年,师父发了话,“你练成了,能出去闯闯了”。张震领骑辆自行车,南来北往到处跑,听到哪有本事好的,就去找人家切磋。安徽阜南,河南淮滨、商城、固始、息县、潢川都跑到了,经常“一切磋就收一个,在淮滨收得最多,十几个,练八卦掌、蛇拳、猴拳的都有”。

  师父当掌门时,只收了七八个徒弟。张震领经常劝他:“现在练武的,还有几个像你那样,把孩子饿死也要练功。多收几个吧,还能拣拣。”他当了掌门后,师父慢慢解禁,张震领开始多收徒弟。1999年两仪拳开会,有100多徒弟,现在有二三百人。

 

 


揭秘两仪拳点穴系列之二

“一拳打人死,一掌打人活”

大河报 http://www. 大河报 A52 厚重河南 2009年09月24日

 记者盛夏文图

 

“揭秘两仪点穴拳”系列之二 “一拳打人死,一掌打人活”
申段庄村民在讲述两仪拳的传奇故事
 

 

 

  被两仪拳点穴是何滋味?2009年9月19日夜,记者来到张震领的培训基地,体验点穴,由张震领16岁外孙申亚坤施招。我有点害怕。两人面对面站着,中间有一臂距离,他突然出拳,我只觉如一块很圆的大石头一下子撞进胃部区域,一时有闭气之感,人倒是站住了。

  站数秒,略缓,还是不舒服,张老师马上过来解,后背与脖颈附近都有手法,疼痛与不适消失,前后不超过两分钟。我有点生气,因为我感觉打得很重。“顶多用上一两成力,一、你是女同志吃不住,二、女同志解穴好些地方不能摸,所以打穴时好些地方也不能打。打的是中脘,比较抗击打,也好解。”张震领解释。

  黑龙江卫视《快活武林》栏目,曾为张震领做过一期节目,节目现场有个敦实小伙子尝试打穴,也是胃部区域,反应远比我强烈,脸色立马通红、额头冒汗,人能站住但全身僵直,腿动不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武术专家、武术硕士生导师郭旭茂现场分析道:“上中下脘即胃部区域,是人体神经核集中的地方,受重力击打,会造成全身性痉挛。如果轻,自己能恢复。如果重,恐怕很难自行恢复。”郭旭茂认为,所谓点穴“其实是打穴,必须有力量和速度”。据我的个人体验,我认同他的说法。

  “两仪拳是以点穴为主的拳种,其拳套路简洁明了,处处为打穴服务。其握拳独特,用手关节角棱击打,接触面极小,压强大。就像一公斤重量,你施加在大棒子和针尖之上,针尖更重更狠。它是传统武术内家拳,但有刚有柔,内外兼修,是独立拳种,有鲜明个性,是个好东西。”河南省武术协会常务理事、周口体育局副局长张志民先生告诉记者。

  郑州市武协副主席刘一邦先生也对记者说:“它很不错,是内家拳典型拳种,其独特之处是科学合理的阴阳结合,能一招制人而不伤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张震领讲,这个拳种更吸引内行,自己弟子中有好些是原来练别的拳种的。2009年9月中旬,在记者采访的一星期内,就有广东南少林龙形拳第五代传人温国生、山东杨氏太极朱海轮、江苏心意六合拳倪可等人,先后来找张震领交流武学,体验功法。

  2009年9月17日,龙形拳第五代传人温国生在郑州的两仪拳培训基地举行了拜师仪式,成了张震领最新的弟子。温国生是清代林家武馆馆主、南少林一代宗师林合第五代传人。他从师学艺38年,深得龙形拳“浮、沉、吞、吐、抽肩、摄肚、蝉羽、龟背”等精要,精通兵器演练。拜师仪式结束后,他用广东普通话告诉我:“最初看到两仪点穴十分好奇,后来感到它发力非常好,特别想学。我本门是南派功夫,劲刚猛,一气呵成。学两仪拳后,能打通经脉。你问我想学到哪个程度?呵呵,我是希望师父能多教一点,越多越好。”

  历代武人留下多段传奇

  两仪拳绵延百年,一代代民间武人留下许多故事,在沈丘当地已成传奇。

  申段庄属沈丘县大邢庄乡,位于沈丘县东南,东、南与安徽省界首市、临泉两地毗连。2009年9月12日,记者抵达村子采访。看上去村子不大,也不富裕,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看到张震领,邻居和他的老朋友都聚了过来,热闹的聊天中,我感受着“功夫之乡”的独特民间风采。

  70岁的申玉修住张震领家后面,性格开朗,不说先笑。申玉修说:“我们这一片都叫这拳‘一拳打人死,一掌打人活’。过去这庄有十几个人,能打中你再把劲起出来(即会点穴和解穴)。剩下还有一群二八抹(即粗浅功夫)。就这,出了门其他庄一听是申段庄的,都留点面子。”

  我问老人咋不学,“俺孩学过,到现在三两个人傍不住他的边。我没学,瞧也瞧会了。有一回有人家娶媳妇,我去放炮,有人搂住我要烟,我三挣两不挣,对方痛得吃不住,非说我使上本事了(即用了武术),事要闹大,我发誓没学过,就是俺孩学时,我听过一耳朵,记住了,知道给人搂住该咋弄”。

  另一位老人叫申耕田,他倒是练过,不过后来师父们都不教他了,为啥?他脾气太暴,和媳妇生气,他一巴掌拍下去,五个手指头印子肿老高,媳妇哭了两天,向张震领告状,张从此不再教他。

  问起段升堂(第十二代掌门)和段勤功(第十三代掌门)的事,村里老人们更起劲了。

  段升堂生于1869年,死于1957年,享年88岁。“他个小,可一纵身子能上到房顶。村里唱戏,他往那里一站,大家都往两边闪,气推着呢。刘营村有个姓刘的‘瞎唿头’(愣头青),块头大力气大,叫升堂表叔,说:‘表叔,你练五还是练六呢?我一伸手把你扔出去。’升堂没挨他,手一挥,点了他。没多大工夫他就受不住了,求着给解了。”申耕田讲。

  清朝末年,段升堂听说俄国大力士在南京设擂台挑战,打死不少人,就带着方老端、谢老敬两弟子去打擂。那时候打擂吃喝没人管,死了也没人管,段氏师徒全凭一腔正气去的。擂台上,方老端躲闪跳跃,看见破绽,上去一拳点穴,俄国大力士马上撑不住了。后来也没给他解,听说死了。

  最为当地村民乐道的是段升堂打土匪的事。那是在民国初期,皖西土匪老德正、霍子鹿组织了白马团、黑马团,都有枪,厉害得很。那年秋天,一股土匪来到申段庄北边一公里的刘桥村,段升堂组织八个徒弟,光脊梁穿裤衩,拿着红缨枪和大刀杀了出来。对方骑马带枪占优势,但这边人动作快,段升堂带头,迅速贴到马跟前,枪扎马屁股,戳得净是窟窿。马上人坐不稳,掉了下去。就这样土匪被打退了。土匪们议论:“这小庄上的人太过种(拼命),以后轻易别再来了。”

  河南方志学家杨静琦先生在《两仪拳文化志》中讲道:“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何志国部驻扎在这一带,段升堂有个徒弟姓付,是地下党,他找到师父,希望能到何志国部摸底细。以给何司令找武术教练为名,段升堂打败部队五个教官,两人在何志国部住了十天,摸清了情况。”“姓付的后来还到师父(指段升堂)家习武,住到西屋。东屋住的是师父另一个徒弟国民党沈丘县大队队长张洪亮,估计这两人互相知道对方底细,谁也不给谁答腔。”张震领分析。

  段勤功的事也很传奇。抗日时期,日军在安徽界首驻扎。有一次段勤功去界首卖面,在街上迎面看见几个鬼子押着四个中国人过去。周围的人说是四个地下党。段勤功把面一撂,带上八颗流星子(两仪暗器)跟了上去。到了僻静地儿,段勤功见左右没人,摸出两颗流星子先打倒两个,然后冲过去连打带点把日本兵制住,把人救出来了,之后又去卖面了。《两仪拳文化志》中也记载了此事。

  流星子是钢珠,有鸡蛋黄大小。用功法甩出去,立马打得人头破血流。至于被救的人,“解放后还有人来寻访过,说要找申段庄卖面的,当时运动那么密,人胆小,不敢吭声。要是当时说出来应该有奖励”,张震领笑言。

  到了张震领这一代,和平年代,没那么多传奇事。他有功夫,但不敢也不能伤人。“1992年,沈丘县粮店会计老普去安徽临泉买麻袋,带钱多怕出事就找我。两个人把钱分装俩包,分开背。到临泉已是中午,我们先吃饭,正吃着,来了十几个人,坐我们边上,眼睛瞟我们的包。我小声对老普说小心。吃完饭我们走,那些人马上跟出来。走到一个开阔地,他们呼啦围过来。老普把钱往我怀里一扔,跑了。我把钱放脚前,不出招,以静制动。他们捡砖头扔,我闪开了。这些人一起冲过来,我一边留神脚下的钱,一边出拳,地下一会儿躺了七个人。剩下几个人都跑了。”

  张震领把包捡起来去找老普。到了晚上,两人在旅社正说话呢,有人敲门,进来几个人,说是被打者的家属,恳求道:“他们还在街上躺着呢,求您去解罢。”“我觉得他们丢人也丢到家了,教训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就去解了。”张震领道。

  “闭交通之道,断运输之功”

  中国武术流派中点穴有多种,那么点穴产生于何时呢?

  点穴之说在历史早有记载,《史记》中有一段关于点穴的文章,是说有人想害汉高祖刘邦,事情败露被“绝肮而死”。对“绝肮”有多种说法,有说是点住穴位导致脑供血不足而死,还有说是点破颈动脉窦导致心跳反射性停止而死。

  清初大学问家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是现存最早记述内家拳名称概念、历史源流、风格特点的历史文献,十分重要。文中生动地描写了内家拳大师王征南的点穴:“有恶少侮之,为征南所击,其人数日不溺,踵门谢过,乃得如故。”意思是恶少被征南点穴后无法排泄,只能求饶。

  据两仪拳老拳谱记载,两仪拳命名,是根据天地形势和宇宙变化而来。混沌过后天地如卵,草木丛生,雾极生黄极,黄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五形,五形生八卦,八卦定乾坤。两

  仪指清轻上浮为天,黄重下沉为地。宇宙变化天地既分,遂生万物。两仪分阴阳,天地万物离不开阴阳,两仪拳吸收融合了多个拳种精华。

  两仪拳武功原理何在?

  两仪拳也叫过气拳,属内家拳术,与人交手常以封住对方穴道为制胜手段。两仪拳套路分为:一路两仪,二路两仪,三路两仪,六路先天八卦,二十四操手,七十二破手,十二大劲点打三十六大穴等。实战时,两仪拳招招直指人体三十六大穴,无不与《脉络学》、《纳卦经》息息相关。两仪拳发力时,将周身内力聚集指尖,气功运用在此拳种中显得尤为重要。

  点穴是两仪拳精粹,它是以中医经络学、气学、阴阳学、五行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内劲运气发力,运用手、足、肘、膝等部位,瞬息之间完成意到气到、气到血到、血到力到的内劲,点中穴位。而穴位被外力强劲击中,气滞血淤,突然关闭,造成经络受阻,经络断则失气,血脉断则失觉,促使人体局部或整体失去控制机能,从而达到先发制人、克敌制胜的目的。打个比方,两仪拳的点穴是“闭交通之道,断运输之功”,作用如同给水管断水、给机器断油一样。人身体外有五官四肢、内有五脏六腑,经络是它的线索,血脉为它灌溉,经络断会缺气运行的能力,血脉断会失去知觉。

  两仪拳劲法式式生风,且动作短而快,浸透力强。其劲在人体表面没冲击力,但向人体内部传导力增大,自然入内。不论一拳一掌一指一趾,所击之处皆人体要穴,以不同的劲,点击不同穴,对手脸上会出现红、黑、青、黄等色,有的低头像斗败的鸡,有的仰头像吊颈的鹅,有的不停打滚,有的骨软如泥。它不是把人撞飞、撞倒,而是原地崩溃。而且两仪拳制人不伤人,点穴后如拳师解穴,对身体并无伤害。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仁恕”的精神。

  两仪拳法的点穴与别的门派点穴有何不同?

  张震领认为,点穴功夫有很多类别,有的门派点穴主要是“打血头”,即按照子午流注,针对不同时辰,击打不同经络穴位,达到制人目的。两仪点穴可随时随地点中穴位,制住人。

  记者在采访中有个疑问,两仪拳师对像我这样毫无功力者,在不知不觉情况下,自然打穴制住。也就是说,打穴应是手法快速,且攻其不备。但如果是练武人之间激烈比拼,对方肌肉高度紧张,而且对方知觉,拳法功力还能应用吗?

  “也能。我们会变换手法和位置,借势寻机,活学活用,随斩随进,后发先制。两仪拳师还要注意自身保护,注重内功修炼。练好后对方打我,我没事,有时还能将他震伤。”张震领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