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问道加油站 2016-03-25
    一直想写有关东亚母系的博文,但每次开写总感觉资料不是充分。最近根据老永,“@江苏卫视非常了得委托测试了公众人物柳岩小姐的线粒体DNA(反映个体母系血统源流),结果很惊异的发现@柳岩的娘家亲戚最集中的出现在古爱斯基摩后裔阿留申人,老永于是调侃到:“为什么有些人穿得那么简单也从来不怕冷”找到原因了。而不懂分子人类学的江苏卫视小编们就以“柳岩的祖先是爱斯基摩人?”开始胡扯了。老永Y类型为O3-M117,以“纯正蒙古人”自居。老永这个人比较鬼,他明知道“亲戚”与“祖先”是两码事,柳岩祖先不可能是爱斯基摩人,却又语言含糊有故意误导之嫌,然后江苏卫视小编就开始上当了。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柳岩mtDNA测试结果类型为mt-D4e1a,然而我经过调查,判断这个mtDNA类型很可能正是开创中国最早文明的殷商母系主要类型之一!

1 东亚母系

根据最近一二十年分子人类的研究,现代人类母系都源自于非洲。如下所表示,L0、L1、L2、L4、L5、L6线粒体类型后裔基本仍在美洲,只有mt-L3(分子夏娲)走出了非洲,她的后裔突变类型众多,布满全球其他陆地。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其中东亚和汉族主要母系类型有L3->M下的M*、C、Z、G、D等,有L3->N下的A、Y等,以及L3->N->R下的R9、F和B等。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早期所画欧亚母系迁徙和势力范围图,不太准确)


由于复旦派有些学者带有严重的种族主义思想,一开始先入为主地提出了种族主义歧视色彩浓厚的“两个人种论”、“新老亚洲论”,一大批“愤青”和“皇汉”们深被中毒忽悠,笔者当年一开始几乎也信了这种没有什么证据、逻辑推理片面的歪理邪说。笔者后来经过DNA测试,“幸运”的结果是本人父系和母系类型都属于他们所划分的“新亚洲”类型里,然而此后笔者经过独自研究,发现事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由此写出<<A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0w4wx.html" target=_blank>关于黄种人来源和东亚人种迁徙再探讨>博文对“新老亚洲论”进行全面驳斥。因此本人反种族主义性质的“新老亚洲论”不是因为本人是“老亚洲”,而是基于尊重事实追寻真理。迄今还有些复旦派还把母系M系当成“老亚洲”,令人汗颜。事实可能正好相反,mt-M系不仅年龄更年轻,而且才是后迁入东亚的,属于“新亚洲”,他们眼中的新亚洲FB很有可能才是真正的“老亚洲”(关于这些课题另外再发文讨论),比如考古发现的北京周口店田园洞人母系类型有pre-B。根据四支黄种人群都具有占多数的mt-D母系类型这个简单规律,首次提出黄种人突变基因主要携带者很可能正是mt-D:
  • Y-N + mt-D = 芬兰黄种人
  • Y-Q + mt-D = 印第安黄种人
  • Y-O + mt-D = 东亚黄种人
  • Y-C + mt-D = 通古斯黄种人

而今天中国人种的由来主要是由从南北上的马来系人种(父系O和母系FB等)和从西向东而来的黄种系人种(父系Q,可能有C、N?和母系DCZ等)混合而成。下图是东亚母系主要类型分支,其中上方M系绝大部分属于黄种人系,从西而来,而蓝圈部分内的支系主要应属于马来系,从东南亚北上而来。棕色圈中A和N9a目前还很难判定其来源。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2 黄种人母系大簇mt-D4

母系mtDNA标记命名方式跟父系Y类型标记命名方式不太一样,对线粒体的研究是逐步累积的,其标记顺序命名没有像Y类型顺序那么经常变动。最开始研究的是印第安人的母系来源,把最开始发现的四种mtDNA类型分别命名为A、B、C、D,后来人们发现这四种类型也正是东亚和汉人的主要母系类型部分。D4命名比较晚,后来发现印第安人中D1、D2、D3都是D4的下游类型。

下图为mt-D分布全图,可以看到华北汉人、日韩以及美洲地区D分布高频,华北汉族分布可达30%左右,河北或更高。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下表列出D系主要支系,柳岩类型D4e1a与印第安人大群D2是姐妹近亲:
  • D
    • D4
      • D1 (中南美洲大群)
      • D4a
        • D4a1
        • D4a2
        • D4a3
        • D4a4
      • D4b
        • D4b1(汉族)
          • D4b1c
            • D3 (西北利亚,爱斯基摩人)
          • D4b1a
          • D4b1b
            • D4b1b1
            • D4b1b1a
            • D4b1b2
        • D4b2 (汉族大群)
          • D4b2a
            • D4b2a1
            • D4b2a2
          • D4b2b
            • D4b2b1
            • D4b2b2
            • D4b2b3
      • D4c
        • D4c1
          • D4c1a
          • D4c1b
        • D4c2
      • D4d
      • D4e
        • D4e1
          • D2(西北利亚、白令海峡、印第安大群)
            • D2a
              • D2a1
                • D2a1a
                • D2a1b
            • D2b
          • D4e1a(柳岩类型,也存在苗瑶状壮,以及日本、韩国)
            • D4e1a1
            • D4e1a2
          • D4e1c(墨西哥)
      • D4e2
          • D4e2a
          • D4e2b
          • D4e2c
      • D4f
      • D4g
      • D4h
      • D4i
      • D4j
      • D4k
      • D4l
      • D4m
      • D4n
      • D4o
    • D5'6
      • D5(汉族大群,周-华夏族群?)
        • D5a'b
          • D5a
            • D5a1
              • D5a1a
            • D5a2
              • D5a2a
                • D5a2a1
                  • D5a2a1a
                  • D5a2a1b
          • D5b
            • D5b1
              • D5b1a
              • D5b1b
                • D5b1b1
            • D5b2
        • D5c
        • D5d
          • D5d1
      • D6


3 汉族D4与美洲D各支系的关系

我在<<A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0vowh.html" target=_blank>神奇的殷巴(印巴)现象>一文中已经说到:泛美洲印第安母系四大类型分别是:A2, B2, D1, C1,而A2是A4的下游,B2是B4b的下游,D1是D4的下游,而A4, B4b,D4正是汉人中的非常典型的母系大族。当然印第安人不是一批一次过去的,可能分成好多批次。美洲印第安人还发现以下类型,虽然人口不是多:D2,D3,C4c,D4h3,而D2是D4e1下游,D3是是D4b1c下游。 中国北方也有一些D4b1存在。这可能对应很晚期的一次迁移(比如殷商)。

在Satish Kumar等人的2011年关于美洲土著起源一文中论证了美洲土著来源于西北利亚-亚洲母系。(见:Large scale mitochondrial sequencing in Mexican Americans suggests a reappraisal of Native American origins)。下图中左上部分显示D4系在美洲和亚洲的支系分布和年龄情况,其中D2各支系非常年轻,都在1万年以内,甚至在5000年以后(下游分支支系很短),说明美洲的D2是很晚期才迁徙过去的。Satish Kumar等人还在中美洲墨西哥发现两例D4e1c, 而柳岩类型D4e1a与美洲D4e1c和西伯利亚-白令海峡一带的D2分离年代较早。D4e1a在中国苗瑶族群中最为常见,另外在日本人和韩国百济王朝(前18–公元660)古DNA样本中也发现有D4e1a(根据老永信息)。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GU

根据鄭鴻翔等人的论文《Major Population Expansion of East Asians Began before Neolithic Time: Evidence of mtDNA Genomes》从mtDNA分子钟角度计算,D4年龄只有2.7万年,D4b2b是1.3万,D4b1也才1.5-1.7万左右吧,分子钟年龄这么年轻,而从诞生到形成一个族群再迁徙到美洲其年代就更晚近了!

有人估算D4e1a的年龄在8000-2000年左右,而从Satish Kumar论文中显示在墨西哥发现的D4e1c的年龄可能只有2000-3000年左右。D2的分子钟年龄也只有1.5万~8000年左右。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4 mt-D4e1与殷商东渡美洲 -- 被历史遗忘的悲壮旅程

从分子钟看,这么年轻的D4e1、D2(D4e1b)、D4e1c、D4e1a等母系单倍群,分布在从中国汉族、韩国、日本、白令海峡、中美洲这么一个半环带区域内,从分子学角度支持殷人东渡美洲说,由此推测D4e1a有可能是殷商人母系后裔之一。

公元前一○四七年,殷商帝辛(即历史上有名的纣王)三十二年,周武王观狮于孟津,准备伐商,纣王急召贵戚微子、箕子及攸侯喜(攸,同条,地名,侯是爵位,喜是人名)等勤王。帝辛三十三年,周军渡孟津,时商军主力十余万精锐(或25万)正由悠侯喜统率大举攻东夷,大军不及调回,帝辛遂派七十万奴隶与周军战于牧野,不料奴隶于阵前倒戈,商军大败,周军入朝歌,帝辛登鹿台自焚,商亡。据史书记载,时正在山东平定土著叛乱的殷军是殷人中最能征善战的一族,唤作飞虎族。商亡之后,殷军统帅攸侯喜在条(一般认为在今淮宁县,也有人以为在安徽宿县附近)的主力军十万人以及林方、人方、虎方等部落的十五万人,突然全部失踪,下落不明,成为殷商历史的千古疑案。

(1) 竹与苗瑶族中的D4e1a

当我在某论坛提起这段故事时,某O3-F444又开骂到:“25万,得装多少船啊。比郑和下西洋还多十倍,就是猪崽也要有一个万吨级的船。楼猪是不是准备用竹筏把他们横渡太平洋啊”。这一次他没有象上次那么犯蠢,上次他说“难道英国人不是开飞机而是坐船去的印度?” 恭喜他,这一次他又答对了,殷人还真是乘竹筏去的美洲!

何以见得,这可回到殷人东渡美洲说最早提出者。关于殷人东渡美洲最早是19世纪的英国翻译家梅德赫斯特提出的,那个时候英国翻译家怎么就能提出这样的想象呢?原来他在翻译中国古籍《书经》时注意到书中有记述:当年武王伐纣时,有大批殷人逃亡,殷人“泛桴出海”。因此他猜测这些“泛桴出海”的逃亡殷人有可能途中遇到风暴被吹到美洲。那么“桴”是什么呢?桴就是小竹筏或小木筏。

一九二二年,中华民国第一任驻智利公使欧阳庚,偶然发现公使馆的马车房后面有三亩涕竹,不由得大为奇怪,因为竹原是中国福建、广东一带的植物群,乃是造舟材料。于是,他问印第安仆人这些涕竹是从哪里来的,仆人说:“涕竹是印第安人的祖传外伤药,是Hosi王三千年前不知从什么地方带来的,现在印加的Hosi医师都用涕竹治外伤,用针灸治疗内科百病。”欧阳庚闻听此言,心念一动,当年盘庚避水迁都,不是发明了针灸治疗瘟疫么?《神异经》上则说涕竹可以治疗瘟疫,这等中药偏方,印第安人又是如何知道的?这个Hosi王会不会就是殷末逃亡海外的商人后裔攸侯喜? ”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年轻时欧阳庚)

D4e1a以苗族和瑶族最为常见,在汉族和壮族中也常见。由此推测当年不愿意做周朝“亡国奴”的殷人到南方大量砍伐
涕竹做成竹排,有一些殷商女人(可能有Y-D1男人吗)没有随大军渡海,可能就留在了当地,而混入苗族、瑶族、壮族当中,而留下了D4e1a后裔。

乘筏子行不行?连一向谦虚为怀的孔子也曾扬言:乘桴浮于海。挪威探险家海尔达尔认为,古时候的水手已经知道利用洋流的季节变化,定期穿梭于茫茫太平洋。他发现太平洋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与南美秘鲁印第安人像非常相似,因而怀疑波利尼西亚人可能随太平洋洋流从西而来。他于是依照印第安土著的乔木筏复制了一个,命名为“康提基”。1947年,他与同伴从秘鲁出发,穿行8000km,历时101天,到达波利尼西亚群岛,证实了这一迁徙的可能性。


(2)箕子逃亡朝鲜与韩国百济王朝(前18–公元660)古DNA D4e1a

公元前1045年,武王伐纣,攸侯喜勤王未果,而后就从中国史书中消失了。然而,根据历史记载,作为殷商重臣的箕子逃亡朝鲜后被武王追封。箕子朝鲜(约公元前1122 ~ 公元前194 ),是在中国的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联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国”,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韩国百济王朝(前18–公元660)古DNA样本中D4e1a就有可能是箕子所率五千商朝移民的后裔。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3)逃亡途中可能遇风暴与日本D4e1a

197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了一具3000年前的石锚,经过对岩石样本的化验,确认这种岩石只在我国台湾海峡附近有,而美洲没有。于是美国学者墨里亚蒂就把有关资料和岩石样本寄给我国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要求中国学者参与研究。贾老又把资料转给我国水运史专家房仲甫,房先生经过研究后认为:“殷人航渡三千年”。

再由殷人到福建广东一带砍伐竹,因此推测当年殷商军民不是从山东而是可能从福建台湾一带出发的。根据现在全球文明同源判断,可以判断或许那时殷人已经知道在东边茫茫大海的那一边有一块新大陆,或许他们想选择是从多岛屿的太平洋南线行进。但出发后不久可能遇到台风,幸存的一部分人漂流到日本上岸,在日本上岸的人中可能有D4e1a女人和Y-D2男人?(另外一个话题论证),其余的人则顺洋流继续漂流到美洲。历史上类似的事情也发生过,13世纪忽必烈征讨日本的水师被台风所袭,一些舰船就漂流到北美洲夏洛特皇后群岛。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被海啸卷走的垃圾几个月后逐渐漂流袭击北美沿岸。1852年,美籍华人乔治·休率众驾小艇八艘,从广东下海,随后进入黑潮,果然漂流至加利福尼亚。


公元409年一个东晋和尚法显到天竺取经,三年后他从狮子国出发,搭乘由大秦回国的中国商船东归,目的地是广州。他们只带了50天的口粮和淡水。两天后遭遇大风,迷失航向。在大海上漂流了105天,所见尽是“鼋鼍怪异之属”,“大浪相博,晃然火色”,最终到达一个叫作“耶提婆国”的地方。这个故事记录在《晋法显自记游历天竺事》里。这个神秘的“耶提婆国”究竟是什么地方?1767年,法国历史学家歧尼向法国文史院提交《中国人沿美洲航行和居住》的论文,认为法显到达的“耶婆提国”实际上是今天的美洲大陆。法显所记录的“大浪相博,晃然火色”,正是大浪相博所激发的一种发光现象,这只有深海航行才具有的特征。“鼋鼍怪异之属”,则很可能是乘客们见到了近海浅滩少见的鲸、鲨、海豚、玳瑁等异类海洋生物。


(4)“天之浮桥”与阿留申人D4e1b(D2)

一八六三年,一位叫布.德.布尔布尔的学者,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学院档案馆里,发现了三百年前兰达主教所记载的玛雅人的许多传说,称从“海上神路”来过十二个高文化的民族,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明。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上居住着玛雅人,他们自称是“三千年前由天国乘涕竹舟经天之浮桥诸岛,到科潘河畔种豆麦黍粟的农民。”

这里的“海上神路”和“天之浮桥”正好暗示了殷人的东渡路。当年,殷军民不得已而渡海,临走之前,他们砍涕竹和涕竹做舟做药。但是,十多万军民放舟入海后,遇到了长年东流的黑潮暖流和太平洋暖流,他们顺流走了北线沿“天之浮桥”来到了美洲。

打开世界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东海经朝鲜海峡,到日本列岛到千岛群岛,经勘察加半岛南端,到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直达阿拉斯加,其间岛与岛的相距,大都不过十几二十海里,真正是一座北太平洋上的浮桥。而Hosi王和Moche王可能是东渡的统率。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当大军船队飘过阿留申群岛时,一部分人可能留在了阿留神群岛,其中有女人类型为D2e1b(D2),是柳岩D2e1a的姐妹类型。现在的阿留申人(Aleutian),是美洲、亚洲北部少数民族。约5500人(1978),主要分布在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半岛;另有部分人于19世纪初移居到科曼多尔群岛(俄罗斯),是前苏联最小的民族之一。属蒙古人种。阿留申人可能是爱斯基摩人一支,但很可能也不是,因为爱斯基摩人父系以Q1a*+C3b为主,母系为D3,与阿留申人的母系D2a分离年代较远。在北亚历史人口迁移中,除了历史时期曾游牧在蒙古高原的一些全名皆兵的游牧民族经常入侵内陆之外,以狩猎和渔猎为主要生计而生活在西北利亚-白令海峡一带的居民,基本上属于南方逃难家族或远古探险时遗留下来的少数,由于在寒冷的地带生活,他们没有一支族系能够发展起足够多的人口和军队南进,更何况与内陆汉人之间更横亘着强悍的草原游牧民族。而且阿留申人的母系类型D2a只是柳岩祖先类型的姐妹类型,在万年左右或有共祖,但那时是否有阿留申人呢?而且D4在爱斯基摩人中的母系类型是D3。所谓柳岩祖先是爱斯基摩人,纯粹是一种玩笑,江苏卫视小编们可别当真了。阿留申人的祖先可能就是这些逃难的殷人,而不是反过来。而爱斯基摩人群更可能是从西伯利亚经陆路过白令海峡到美洲的另外一群人。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5) 北殷与西北利亚居民

中国东北似乎留有一些殷商印记,于是乎一些人开始YY殷商东北起源。实际上东北是殷人逃难地之一。殷商被周人推翻后,由于西部是周人的地盘,殷人逃跑路线只能是向南北东三个方向。实际上周人还是善待殷商后裔的。比如作为纣王长兄的微子被成王封为诸侯,一方面是因为周室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存亡兴灭”的至德,尊崇殷商的后裔;另一方面是由于微子仁慈、贤明,深受商族遗民的爱戴;再则,因为微子建立的宋国保存商代的文化传统最多,被看做古代礼制的典范,受到各路诸侯的尊重。

武庚是商纣王的儿子,幼时聪明好学。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即位后,封武庚管理商朝的原本京师殷(河南安阳),殷的遗民大悦。周武王为了防止武庚叛乱,又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周围分封自己三个弟弟霍叔于霍(今山西霍州)、管叔于管(今河南郑州)、蔡叔于蔡(今河南上蔡),以监视武庚,是为三监。这一时期,武庚留居在纣宫(今淇县城内西坛、三海地区)绵续殷朝香火。在商朝灭亡后的第二年,周武王驾崩,继位的周成王年幼,成王的叔叔周公代天子掌管国事。管叔和蔡叔对此事非常不满意,四处散布周公将要篡位的谣言,并和武庚一起叛乱,是为三监之乱。周公和召公为保周朝社稷,“内弭父兄,外抚诸侯”。“成王命东征,伐朝歌叛”,周公以武力明清白。周公又杀管叔、流放蔡叔、贬霍叔,将朝歌不愿服从的殷商顽军“殷顽”迁于洛邑管制。

《尚书·大诰》中有周公东征后北方东方民族大迁徙的历史,顾颉刚等历史学家从《逸周书》中推断武庚反周失败后北奔,《史记》中记殷后有‘北殷氏’,《左传》中记周初燕和肃慎之间有殷人的‘亳’,《吕行壶铭》中记周康王曾遣伯懋父北征,《陈璋壶铭》中记亳邦后属于燕,《国语》和《书序》中记录周王朝极拉拢肃慎。通过众多史料的对照,顾颉刚作出一假设:周武王封武庚于邶已在殷京畿北部,当周公东征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武庚逃奔到周人统治力所不及的地方燕之北、肃慎之南的一个地方,另建亳都,国号北殷,地点约在今的辽西一带。周人对当时位于辽东半岛的肃慎表示好意以共同对付北殷;延至周康王时,伯懋父北征,联合了燕和肃慎夹攻北殷,北殷灭后加封给燕,所以燕的北境在西周初期已发展到东北。殷人随武庚北移的很多,部分殷人继续留居辽东和朝鲜半岛的北部,成为当地的土著,在东北亚各族建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北殷灭亡后,另有部分贵族后裔很有可能逃亡到萨彦岭和贝加尔湖以东一带,萨彦岭的殷商难民后来受到其他族群攻击继续北逃,他们可能正是Kets人祖先(讲叶尼塞语系)。这些北逃的殷商移民其母系主要是来源D4e1b下的另一个支系D2b.也是柳岩D4e1a类型的姐妹支系。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做出这样的判断另外一个证据是2011年美学者最新研究表明:Q的更精细分析可以让我们重新构造Q系分支的衍生情况。在南部阿尔泰地区和美洲土著人群之间共享一个很近的父系祖先!推测单倍群产生扩散年代在3000-6000年左右。参见:美学者最新研究表明:在美洲印第安人和南阿尔泰人群之间共享一个很近的祖先


(7)为什么美洲没有Y-O父系

我很早之前就根据Y-Q1a3从印度到中国西南再到河南的一路分布状况,判断<<A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0vec5.html" target=_blank>殷商父系类型为Y-Q1a3a>,并进而推论美洲一部分印第安人的祖先应该是殷商后裔。而现在D4e1的分布从母系角度再度支持殷商东渡美洲的事实。虽然在美洲还没有看到D4e1a,但是有 D4e1a的姐妹类型D2和D4e1c在美洲确有分布,而且D4e1c年龄很年轻,甚至不到3000年,或许是殷商母系D4e1*到达美洲后才突变出的新类型。

虽然印第安人母系基本都是汉人母系大类下的子类型,由于印第安人主要父系类型是Q1a3a,而东亚中国主要父系类型却是Y-O系(来源于万年以来从南向北扩张的土著),使得一些人觉得无论从道理上还是心里上都难以接受殷商东渡的事实。实际上殷商东渡美洲过程中是个悲壮的过程,二十五万人能有多少到达美洲可以想见。在美洲也没有发现亚洲常见的母系mt-F,更复杂情况的发生不是我们用一个出于无知而自以为是的不可能就可以去否定所有未知的可能。

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事实:殷商军队只能是殷商族士兵(当年朝鲜战争时美军都没能信任黑人士兵),即Q1a3a组成,武王伐纣时,侯喜正在山东镇压O系奴隶叛乱。牧野之战,纣王无兵可用,只能武装O系奴隶,结果O系奴隶阵前倒戈,纣王自焚。而侯喜率Q1a3a军队去了美洲,他们带上了O系的女人B,但可能没有带上O系男性奴隶,一支用来镇压O系奴隶的逃亡军队还哪敢带上Y_O一起逃亡呢。

对于父系社会而言,存在严重的排他性,殷商的奴隶制度又比较残酷。父系被大规模替换,人种彻底换血在历史上也不鲜见,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美国和南非都搞过种族隔离制度,种姓制度在印度盛行3000年而不衰。当年蒙元殖民中国,搞四等人制度,汉人了除了直接死于蒙古人刀下,大批汉人无法忍受蒙古人的侮辱而自杀者不计其数。实际上今天中国人中的殷商后裔仍然存在,在海外华人中测出的王姓和廉姓Q1a3很有可能就是殷商后裔,而至于母系具有更大的“生存机会”,比父系有更多的容易遗传mtDNA给后代的“优势”,象柳岩小姐这样的可能属于殷商母系后裔的女性可能不少。比如这位D4e1a2就是柳岩的近亲。参见博文:我的基因旅程。如果殷墟里的妇好测出是D4e1a,我也不奇怪。今天D4b是汉人最大的母系单倍群,其下的mt-D4b1下的各支系后裔也很有可能有不少源于殷商。面对分子人类学的许多显而易见的直接证据,一些研究者或视而不见,或不会进行综合分析,而是机械教条孤立地看问题,简单进行排斥否定,甚至出于私心进行歪曲误导。

有人问,如果华夏父系损失严重,为什么华夏文明却在中国继承了下来了呢?这确实是个奇迹,华夏系文明先后在两河、尼罗河、印度河灰飞湮灭,仅留下残迹和传说被异族改头换面。但华夏父系虽然损失严重,可是并没有绝种,华夏文明仍然具有强势地位,使得入侵民族不得不接受。冉闵的起义也拯救了汉族和华夏文明。有时候少数人的思想就可以改变统治者的念头,耶律楚才,丘处机,或许都改变了很多。蒙古贵族曾经想杀光汉族五大姓,把汉地变成牧场,但终究没有能实施。

5 印第安文明与华夏文明比较

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的是19世纪的英国翻译家,他从中国古籍中发现了线索。后来中美洲奥尔梅克文明被考古发现,美国学者迈克尔发表论文指出奥尔梅克文明出现时间与殷商在中国被推翻时间非常相近,奥尔梅克文明有强烈的殷商文明影响。

奥尔梅克遗址拉文塔的祭祀中心的地下出土了十六尊翡翠雕像,这些雕像人的面孔形似中国人,且头颅系人工改型的高长头。这种高长头正是殷商所崇尚的习俗。这十六尊雕像的其中十五座黑色玉雕呈同心圆排列,面向一红色玉雕像。红色玉雕像后立着六块玉圭板,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据专家考证,这些玉圭板上刻的正是殷人先祖的名号。

后来许多中外学者都提出或相信殷商东渡美洲说,给出了大量证据和考证。关于殷商东渡说在网络一搜就很多。本文通过柳岩这个案例,主要想从分子人类学角度对殷商东渡美洲说提供分子证据。下面简单总结一下从文明比较角度看殷人东渡美洲。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1)交流观感

让我们把时间再回到清末。一八九八年,一代国学大师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失败,远离祖国经香港、日本流亡北美,他专门参观美国印第安人的保留地 (IndianReservation)时大吃一惊:这些美洲人的眼睛、皮肤、头发、语音为什么如此象中国人?后来,他访问墨西哥,并受到墨西哥总统的亲自接见。到马雅文明遗址研究后,他发现:“此处一砖一石,一城一庙,与我万年来的中华文明无异也”!当他看到那些传统印第安人被压迫在穷乡僻壤,住在落后的农屋、过着原始的野蛮生活、穿着粗糙简陋织物时,更沧然泪下:“此乃我族同母(分子人类学证实)兄弟也,沦落至此,情以何堪!若我族贪图安逸懒惰,不奋起直追,不思不改,必有今日矣!”


一九一○年清政府派欧阳庚为特使,东渡墨西哥,办理墨西哥革命时杀死华侨三百多人的索赔案,欧阳庚办完专案后的一天,当地印第安人百余家族的代表,前来找欧阳庚请愿。他们告诉欧阳庚: “墨西哥革命时,杀死印第安人七百五十名,这些印第安人是中国血统,殷人后裔,叫殷福布族,是三千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到这里的。请求政府一并保护索赔。”


一九八三年北京大学邹衡教授赴美洲讲学,他有一次应邀参加一年一度的印第安人节日晚会,会上,他邂逅了一位印第安人中学教员。这位教员亲切地对邹教授说,他的祖先来自中国,是殷人。邹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说是汉人或是唐人,而单说是殷人?他回答:「我们是世代相传的。」


至于在美洲的古物中发现中国文字则早已见惯不惊了,美国北达科他州的“书写的岩石”照片,以及在亚利桑那州大学博物馆所发现的古石照片,这些古代美洲留下的石刻书法,与中国的甲骨文及金文极为相近,有些字的写法简直与中国甲骨文一模一样。美洲印第安人流传着《侯喜王歌》。歌中记叙了侯喜率领二十五族历尽万难终于抵达美洲的事迹。甲骨文“舟”字是一段剖开的竹子。原产中国的涕竹在本土失踪,却在美洲生长至今。墨西哥西海岸出土的距今3000多年的陶器上,刻有二十多个“舟”字,即二十五族会师时留下的盟书。25万人集体远走他乡,绝非易事。他们出发前应当有一定的计划,航行中有可以想像的困难。但是,他们来到了中美洲,在这里会盟。如果会盟是事实,那么对于目的地是明确的。“舟”字表达了他们对劫后余生的感恩。

中国《山海经》等古籍记载黄帝派人勘察四海,这与考古发现古埃及人可能到过美洲和澳洲一致。传帝尧时代,尧帝就派遣了一支北极科考队到达北极圈“不见日之处”,以测冬日至日影。这支队伍由和叔率领,成员多为天文历法专家。他们很可能已经登陆过美洲,黄帝(Q1a?)时代的全球勘察,致使Y-Q系在全球几乎所有民族中都广泛而低频存在。格林兰岛上的约4000年前的古mtDNA也正是D4e1下的D2a1,Y类型为Q1a*,会是当年遇难的探险队成员吗?因此作为黄帝后裔殷商人知道美洲大陆(扶桑)的存在应该不奇怪!两支黄帝后裔商人和周人先后从中东地区向东进发入主东亚,周人对同是黄帝后裔又率先开拓东亚的商人后裔的礼待也是可以理解的。殷人目的地明确的会盟可能是真实的。

一九九五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举办了一个“墨西哥马雅文明艺术展”,墨国展出的不太显眼的一堆“玉石上的雕刻画”,忽然吸引了一位来自中国学者的注意。著名的《LosAngelesTimes》在它的头版头题报道:中国来的王平(译音)教授认出了一百四十六个象形文字的一部分,他甚至可以读出它们的读音,并翻译出了它们的意思。“这类似中国的甲骨文”,王说。他是一名中国甲骨文研究专家。王还指着一块大玉石上的四个图案说:“这是悬在皇宫的匾额,中国古代常见,四个字的意思是: [KingandAncestorFoundedtheBaseofCountry(尊王奠基)]”。   报道最后说:很多教授对此感到震惊,也有的教授对此怀疑,但多数教授要求与王合作研究。现在,王带着大量的甲骨文图象拓片,回中国去了。从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中国王教授”的任何信息。

(2)人种比较

从人种上说,美洲印第安人属蒙古人种的一个支系。从直观上看去,很多印第安人活脱脱就像一个中国人,阿拉斯加的因纽特儿童照片,那留著垂髻的男孩,与华北小儿毫无二致。还有从一些画报上看到中、南美洲丛林中的印第安人,你会以为他们是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毫无疑问,大多数印第安人(包括爱斯基摩人)都具备黄种人的特点:头发色黑且直,黄皮肤、铲形门齿,以及白种人和黑色人种所不具备的婴儿出生时臀部的青色胎记。从血缘上,科学家也发现了印第安人与中国人属于同种的证据。


古学大家李济先生在《关于殷商人的体质人类学的评述》里,介绍了杨希枚先生对殷墟人头骨的测量结果:


  • 第一组头骨为古典的“类蒙古人”种,与布略特人相似。举例30具。
  • 第二组头骨为“太平洋类黑人”种,与巴布亚人相似。举例34具。
  • 第三组头骨为“类高加索人”种,与英国人相似。很少,仅举例2具。
  • 第四组头骨为“类爱斯基摩人(Q系)”种,举例50具。(也即蒙古大人种下的北极类型)
  • 第五组头骨为无法定类型,举例38具。


李济先生接下来分析了这个测量结果的意义,他认为其中的二、三组的人骨都是商朝的敌人,不能代表商族,其人种特征与卜辞所反映出的羌方、鬼方、土方的位置相合。最后的结论是:“很早以来,华北平原是许多不同民族的支系汇集的地方,而原始的中国人群就是部分地由这些民族集团融合而成的。虽然如此,我们应当记住,在这些支系中占优势的无疑是蒙古人种集团。

吉林大学对殷墟的中小型墓葬的37个样本的mtDNA测试结果已有公布发表,其中mtDNA类型有: D, G, A, C, Z, M10, M*, B, F and N9a,其中ABCD在美洲都有分布。但是遗憾的是迄今还没有见到殷墟父系Y类型测试结果公布。


(3) 文化比较

网络上关于印第安文明与华夏文明比较文章有很多,简单提几条:

智利等地的印第安人称小孩子为“娃娃”,墨西哥印第安人称“你、我、他”为“宁、内、依”,称“河流”为“河”,哥伦比亚印第安人把船称为“赛舨”(chamban),而中国至今仍将一种轻巧的木质小船称为舢板。

又譬如灵台文化;丘墩文化;玉石陪殓下葬风俗;还有关于天狗吃月亮的传说;相似的洪水故事;共同的龙文化和羽蛇文化;共有的太极图和饕餮纹饰和云雷纹饰;相似的乘轿出行和击鞠游戏;相同的草药和骨针治病方式;相同的七孔笛子和音乐上的五声音阶;相似的十二生肖;甚至连喝童尿养生、吃蝌蚪以败火的民间偏方都相同……


最后上老永等人直观搞笑漫画:
柳岩D4e1a应是殷商母系后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