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波海事

 i0000 2016-03-25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宁波海事”关注

我们致力于提供更高效的海事服务;更便捷的沟通渠道;更专业的航运、海事资讯。微信公共平台账号nbmsa01

船员易得什么职业病?由于国内缺乏对海员的健康统计、疾病调查,故并没有官方的对船员易得的职业病的相关研究。本文摘选了一位从事航海事业十七年的资深船长的经验之谈,且看他是如何看待“海员易得的职业病”这个话题。
1
心理疾病
1.远离家人的孤独苦闷:这是海员这个职业最被诟病的缺点。虽然有不少人志在大海并在航海中找到乐趣,但对所有成家之后的人来说,海员的夫妻异地生活是令人不适和很不荣光的职业短处。好在这个短处如果有较好的物质条件补偿的话,大多数人可以克服和理解。

防治方法:A)涨工资;B)缩短合同期;C)改行,不干海员;D)爱上海员这个职业,努力自我调节。

(图为一个思家的海员)


(图为在岸上等待海员归家的家人)


2. 干部船员的紧张焦虑:这种压力应该还算不上是“心理应激”(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碰撞危险和机器故障并未超出驾驶员和轮机员的应付能力之外,他们就是经培训以应对这些困难的。这种心理压力几乎是所有依靠技能谋生的职业都会有,或轻或重而已,比如厨师和裁缝,或比如比赛前的运动员。

防治方法:因任何高收入的工作都有心理压力,所以只能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



3.特大风暴或海难事故带来的死亡威胁:这个大概就是所谓的“心理应激”,而且比陆上的大多数情况严重得多:船舶在特大风暴中即便是临近救援资源,也会因风暴过大而导致救援资源无法运用……
并且这种随时都有可能无助地死去的感觉,如果最终侥幸活下来的话,可能要持续十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人们在遭遇“心理应激”场景时,会有“战斗”的积极反应,或“逃跑”的消极反应;很遗憾在海上的这种场景,海员无处可逃。
即便如此,海员的这种“心理应激”,应该还是积极的远高于消极的。很少见过或听过让大风浪吓得被打死也不愿再回到船上的海员。相反,经历过这种死亡威胁后,变得更加重视航行安全,更有经验应对危机,更加勇敢的海员占大多数。


(图为大风浪中航行的船舶)


2
工作疲劳
海员极易有工作疲劳:短航线船因为频繁靠离码头和装卸作业,很容易出现不得不的超时加班;
长航线船即便是每天除了当班后就可以睡大觉,也可能因为倒时差,生物钟紊乱而疲劳。
不过相比于经常听到的国内岸上工作人员的“过劳死”,海员在这方面要好的多:现行的《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很清晰明确地规定了值班海员的最低休息时间:任何24小时内休息时间不少于10小时;任何7天内休息时间不少于77小时;每天休息时间可以分成不超过两个时间段,其中一个时间段至少要有6小时;注意这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每天如此,正常情况下还是每个干部船员每天8小时的值班,另外一到两小时的专职,或文档工作
防治办法:严格执行公约要求或缩短在船合同时间。

(图为疲惫不堪的水手)


(倒头就睡的船员)

3
噪音振动
2014年7月1日刚实行的SOLAS公约新章节,要求船舶构造(新船)应该符合《船舶噪声等级规则》,该规则要求1万吨以上的船舶居住舱的噪声限值从60分贝调低到55分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55分贝是城市中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白天的噪声指标,正好是“轻度污染”和“较好”的分界线。

防治办法:上述新标准要是严格执行的话,应该不会有听力相关的职业病。即便是以前的标准60分贝,以我个人的经历,也没有听到有船员申诉听力受损的。听力受损,大概是出现在近代航海时,噪音保护较差的机舱船员,或现代在沿海和特殊船型中,噪音防护能力要求较低的船。


4
风浪摇摆导致的晕船
船舶航行时遭遇的天气,取决于所航行的海区和航行时的季节。一般说,高纬度和冬季风浪较大,大洋中的海浪比近岸浅水区航行的海浪大。对海员来说,风平浪静和狂风恶浪的天气都较少见;大多数情况船舶会有多多少少的摇摆,随着现代船舶大型化,摇摆的困扰比之前的小商船要好得多。会有少数人因内耳前庭器的构造异常而不适应船舶摇摆,克服不了晕船困扰,而干不了海员

防治办法:晕船没有什么特别的防治办法,在航海学院中,浪桥,滚轮这些训练玩不了的人,就不要上船了。


(图为破浪中的船舶)


(图为风浪中摇摆的船舶)


5
高温低寒
现代商船都是24小时中央空调,湿度可以调节。1998年我在希腊船上工作时,那艘78年造的老船毛病多,有乌克兰籍的船东机务监督跟船。这个粗壮的大叔在舱室内喜欢穿短袖呆着,尽管当我们航行于冬季的北太西洋时,室外温度接近零度;舱室内的温度如果窗户不开的话,能有二十多度,是可以很舒适地穿短袖呆着;但来自于中国东北,冬天习惯穿秋衣秋裤的轮机员们总觉得太热,总是打开餐厅的餐厅和休息厅的窗户;乌克兰大叔在多次关窗之后仍被打开的情况下,跑到我房间发牢骚:“船长,我们这是在加热大气层!”。

防治办法:现代商船不会因此而有职业病,无需防治。事实上,大洋中的空气质量,比陆地大都市的要好得多,能够呼吸到大洋上空纯净的空气,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职业优惠。当然,船上仍需要留意机舱场所的高温,甲板工作的暴晒和低温,以防中暑和冻伤

(图为结冰的甲板)

6
维生素缺乏
海员的伙食水平高低和雇主很有关系。国际大品牌公司的勘探船,邮轮,LNG船,船上的伙食要好于五星级酒店,哪怕是这些船航行在伙食供应昂贵的国家地区。
以实际消费掉的食品论,绝大部分的商船伙食水平都能高于中国的平均伙食水平。现在海员的每人每日伙食费标准在7-12 美金之间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中国的食品价格低廉,沿中国海岸航行的中国海船,也有可能因为图节省伙食费,把伙食费当现金分发,而吃得猪狗不如。

防治办法:中国船不要再分发伙食费了,健康和可持续性挣钱更重要。

(图为船员过节包饺子)


7
船舶所装载危险品可能对海员身体的损害:
事实上,因为航海是个非常成熟的行业,船载危险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海员的健康保护,有非常健全的行业标准。
以油轮为例:海员在登轮工作前,必须完成油轮船员的特殊培训: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该培训必须获得海事主管机关,在国内的话是海事局的认可发证。
并且装载具体的危险毒害货品时,都有相关的物品安全资料表(MSDS – Material SafetyDate Sheet),在毒害一栏中会给出TLV-TWA和TLV-STEL的数据:
TLV – TWA : Threshold Limit Value – Time WeightedAverage 经时间加权的平均(有毒气体浓度-ppm)阀值,绝大多数工人按8小时每天,40小时每周的安排工作时,不会有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苯的这个阀值,(按照MSHA和OSHA标准)是在10ppm以下。
TLV –STEL: Threshold Limit Value– 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短时期暴露限制,通常是15分钟,即在15分钟内接触这个浓度时,不会出现永久性不可恢复的组织伤害,或者肌体机敏性降低。 
(注:MSHA –美国矿业安全和健康署 OSHA –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署)
船员们在知晓相关危险品毒性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小心安全操作、处理
上述这两个数值实际运用于油轮船员的机会并不多;现代油轮货油舱都是常闭的,船员并不总是和石油产品直接接触。在航行中,首先,船员生活区和货油区隔开,并高于主甲板;货油舱完全密闭,舱内的透气由透气管路连接到一个总透气桅上,这个透气桅的设计标准是高于甲板六米,如果透气桅四米附近有步桥的话,要高于步桥六米。这种设计能保证货油舱内过高的油气压力在排放时(油气排放量很小,货油舱需要保持正压),直接扬散到空中飘走,而不是停留在甲板。就是说,航行状态下的油轮船员几乎不受油气侵扰。 
油轮船员和石油产品接触较多的是靠泊期间,接货油管/臂时的残油,及量舱时,测量孔散发出来的油气或油气/惰气混合气体;货油舱卸空时货舱减压便于测量时通过高速透气阀排放的混合气体。
靠泊期间安全:肌体接触上,油轮船员有工作鞋、工作服和手套保护,气体吸入上,这些地方飘散出来的油气,总体上还是远远达不到TLV-TWA值,或者说,油轮船员在码头作业期间的健康保护也是很安全的。 
总之,即便是船舶装载危险品及有毒物品,在健全的防护体系下,船员的健康也能得到保证,不会轻易染上职业病。但是,与有毒物品相邻总是有安全风险的:比如,货油的泄漏事故就会导致大量的油气浓度增加;船员在量舱时不小心站在测量孔的下风,吸入了过多的油气;有毒物质的不确定性 -ACGIH: 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Industrial Hygienist 美国政府间产业卫生学者公会,于TLV-TWA的认知和确定也是在不断更新中。所以,船舶装载危险品和有毒物品,是船员最易染上职业病的来源

防治办法:认真学习危险品安全知识,严格遵守安全作业程序;缩短在装载有危险毒害货物特种船的工作时间。


(图为工作中的机工)




如您有任何意见、建议,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我们的微社区进行留言!如果觉得好,点在下方↓↓↓为我们点赞,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