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菌斑微生物学

 kfmawb 2016-03-26



菌斑微生物学



在口腔已经发现了超过700种不同的微生物,虽然仅有一半被培养出。通常会有100~200种微生物定植于口腔中,反映出极大的多样性。在牙周袋中发现多于400种微生物,其中超过250种已被分离、分类和命名。

菌斑可黏附于:牙齿表面(牙冠或者牙根)、牙周组织(龈沟、结合上皮或牙周袋上皮)、结缔组织(在溃疡的牙周袋中)或附着其他细菌的表面。因而口腔细菌发挥其作用的途径有很多种。实际上,不像其他许多体表结构,牙齿是固体的,不能脱落更新,更易于微生物积聚。

微生物学技术

已经有很多研究菌斑微生物组成的方法,每一种都有利弊(表5.1):

·显微镜检测(图5.1)。

·细胞培养。

·免疫荧光检测:酶联免疫荧光检测试验,应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细菌抗原。

·聚合酶链式反应:

· 应用DNA聚合酶通过体外培养复制去扩增一段DNA而不是应用活的大肠埃希菌。

· 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扩增一段单一的DNA或复制多个,并且以极快的速度繁殖出数百万个DNA片段。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用来定时观察DNA的数量。

·DNA-DNA杂交:

· 这种方法可测量基因序列中遗传相似性的程度。

· 这种方法通常用来确定两物种之间的基因距离。

· 可分析物种的基因树。

· 棋盘的DNA-DNA杂交:可将28种混合样本置入同一样本片(或膜)同时检测,提供40种微生物的定量分析。

· 16S rDNA的扩增复制:16S rDNA序列包括变异度高的区域,可提供特异物种表识序列,这可用于细胞种属水平的识别。

 

图5.1 原子能显微镜下图像,图像显示的是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活性唾液链球菌(NCTC8618)陷入聚碳酸酯膜气孔中的图像。x-y横断面积=774nm。由美国医学研究学会研究发现,R.Turner博士提供图片

 

表5.1 检测菌斑微生物组成的不同方法




健康和疾病中的菌斑微生物组成

在健康的状况下,革兰阳性菌占主导地位,包括:链球菌、奈瑟氏菌、诺卡菌和放线菌。米氏链球菌已经被确认可以使疾病恶化。牙龈炎伴随着菌斑的数量增加而进展。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和必要的革兰阴性厌氧菌比例增加;梭杆菌常见且放线菌的比例增加。牙周炎与复杂的龈下微生物、大量的革兰阴性厌氧菌和丝状菌数量密切相关,这些细菌不能酵解糖但能水解蛋白。1996年的世界牙周病学会指定3种细菌为牙周病原菌和几种细菌为牙周可疑致病菌(图5.2)。

 

图5.2 牙周特异和可疑致病菌

致病机制

按照原始、经典的Koch致病法则(图5.3)解释,病原菌导致牙周病比较困难。然而,通常来说,牙周病病原菌引发疾病遵循以下3件事。

1. 获得定植:

· 黏附于一个或多个表面:(1)黏附因子能结合于宿主组织;(2)共聚集到细菌附着的表面。

·利用营养增殖。

·与其他试图定植于该位点的菌种成功竞争。

·抵抗宿主自身防御功能。

2. 产生的因子直接或间接破坏宿主组织(通过引起宿主组织自身破坏)。

3. 释放与扩展。

 

图5.3 Koch法则

复合体

菌斑生态学很吸引人。研究已经发现某些生物体种群用一种结构化的方法共存。将DNA基因探针和棋盘式的DNA-DNA杂交应用到185个研究对象的13261个菌斑样本上,Socransky等(1998)识别到5种细菌复合体并将其分为红色、橙色、绿色、黄色和紫色(图5.5a)。包括内氏放线菌基因型的局外菌群(黏性放线菌;在图5.5a中显示深紫色),有时会加入紫色复合体,和包括月形单胞菌和血清型b型伴放线聚集杆菌的另一个复合体(在图5.5a中显示灰色)。

·红色复合体与牙周炎、深牙周袋和探诊出血密切相关;根面刮治可使之减少。

·红色复合体菌种常与橙色复合体菌种同时出现。

·橙色复合体菌种彼此关系密切。

·放线菌(暗紫色)和链球菌(黄色)是早期定植者,随后是绿色复合体。

·紫色复合体菌种彼此密切相关,并可作为到达橙色复合体和红色复合体的桥梁。

比例

牙周病患者的菌斑相对量要高于健康的人群,并且不同复合体的相对比例也有所改变。(图5.5b)。存在于牙齿表面的龈上菌斑的数量可能超过109,而龈下位点能够藏匿的菌斑数量变化范围可以从健康龈沟的1000到深牙周袋的千百万个(>108)。牙周炎的发展依赖于微生物竞争、生态学和宿主防御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

 

图5.4 致病毒素因子

 

图5.5 (a)微生物复合体。Socransky等提供(1998)。(b)健康人群和牙周病患者的DNA检测比例。

 

关键点

· 在口腔中已经发现了超过700种不同的微生物,牙周袋中存在400种微生物,仅有一半能够人工培养

·已经有多种用来识别细菌的微生物技术,每一种都有利有弊

·从健康到疾病,微生物的组成发生了改变

·几种细菌被指定为牙周致病菌

·病原体应用多种致病机制去发挥破坏作用

·多个微生物复合体被确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