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大分享】值得一看的美食书籍

 刘十香 2016-03-27

步入寒假,年的味道愈浓了,中国人的“年”一定离不开“吃”。下面小编与大家分享几本关于美食的书籍。

蔡澜的生活方式
《蔡澜的生活方式》一书由蔡澜引领读者漫游香江,从HMV、嘉木堂、琉璃工坊等「生活方式」,到天香楼、陆羽茶室、糖朝、柠檬王等「餐厅」、「小吃」,以及「又一城Taste」、「生活素质」等材料铺,各种生活面向无所不包,所介绍的老店新处各有所长,图文并茂,亦附详细地址和电话,是最理想的香港文化指南。
四方食事
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苦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汪曾祺的散文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无非求碗热汤喝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张佳玮最新美食随笔,杂志专栏打包私房心得,

大体关于吃,吃什么,怎么吃;更关于吃的心情,陪你吃的人,吃的时候想着你和你想着的人……

深入浅出,大快朵颐。
中国吃
唐鲁孙将自己的饮食经验真实扼要写出来,正好填补了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某些饮食资料的真空,成为研究这个时期饮食流变的第一手资料。

唐普孙以文字形容烹调的味道,好像《老残游记》山水风光,形容黑妞的大鼓一般。

民以食为天,吃是文化、是学问、也是艺术。
寒夜客来
逯耀东先生是台湾历史学教授。这本书旁征博引,追索饮食渊源;文思典雅,学养与才情并茂。其笔下的饮食故事多有一份真切而醇厚的历史沧桑感。

作者在大学讲授中国饮食文化史课程而深受学生欢迎,又下江南、上塞北,到各地探访、品尝不同风味的民间饮食,透过历史的考察,文学的笔触,将饮食生活的琐细与社会变迁相衔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未单纯介绍美味珍馐及作法,而是对民间俚食抱欣赏赞许态度,体悟百姓的生活情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