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板!来碗一两半的面”16 年宜宾老面馆味道真心长 2016年03月25日

 弟朱三千 2016-03-27



http://www./shtml/hxdsb/20160325/325617.shtml
“老板!来碗一两半的面”16 年宜宾老面馆味道真心长
2016年03月25日


添加秘制佐料


种类繁多的调料


娴熟打面的邹贵春

  

  在宜宾老城区刘臣街,有不少于10家面馆,有些尽管打着口蘑、辣鸡等口味的招牌,然而店内都少不了燃面,确如宜宾燃面这块牌子一样,那种特殊的味觉已深入宜宾市民心中。
  开了16年的刘臣街燃面,虽然处在街头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但每到上午8点半至9点半,这里总会聚满来自市区各个区域的人。他们或挤在20平方米的门店内,或端着碗直接站到了街边。老板邹贵春说,就是为了让市民每天都能尝到熟悉而鲜美的味道,一年 365天,她们有360天都在坚守。
为饱口福

市民不惜从10公里外打车而来
  在宜宾,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最平常的便是走进面馆,点一份宜宾燃面。也有不少外地人会四处打听,寻找最地道的面馆。有经验的朋友常说,越是味道纯正、鲜美的馆子,越藏在街头巷尾。
  清晨上班高峰期,正是面馆生意最忙碌的时候,或许有的市民不曾注意到,在主城区刘臣街,时常会看到十几、二十个男女老少,端着碗直接站在面馆外,就开始饱餐一顿。而这对于邻里街坊而言,不过是寻常一景。
  在店内帮忙放佐料的李远贵说,每天早上,他们都要卖70斤左右的面,单是各类调料都要备上好几份。有住在上江北和临港的市民专程开车过来吃面,也有家住柏溪的朋友打的过来的。吃完还不忘对老板开玩笑地说,“知道为了你这一碗面,我投资了多少钱吗?”即便是这样耗时耗力,但一尝燃面浓烈的香辣滋味,人们便感到再远都值得。
  “有在广州、北京读书或工作的,专程到这里打包几十份燃面走。”李远贵印象深刻的是,每到节假日,店内就会多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打包带走更是常有的事。
16 年坚守

用心用诚意做地道燃面
  是什么样的味觉神奇,让人们魂牵梦萦。今年62岁的邹贵春介绍,她和丈夫李远贵,经营刘臣街燃面馆已有16年。过去,她们曾当过知青,回城后单位解体就下岗了。期间做过各种小生意,发现都不如做餐饮。凭借着个人摸索,邹贵春夫妻俩和兄弟及兄弟媳妇四人,开始琢磨如何在做燃面上下功夫。
  “每天上午6点半开卖,中午11点结束。”专门负责在锅炉边打面的邹贵春说,很多人都问过他们,为什么不坚持把面卖到下午,而她们总说,除了早上要忙活5、6小时,下午他们还要用3个小时左右时间准备各类调料。老伴李远贵也表示,哪怕只是个小面馆,也要用心做,坚持诚信经营。倘若市场价为10元每斤的调料,他们绝不会贪图一两元的差价,反而是选择最好的芽菜和花生。因此,不论是成本还是精力,他们都付出的比常人更多。
秘制调料

最特别的油酥海椒
  “这家店的秘诀都在那盆油酥海椒里。”经常到店吃面的市民周先生说,宜宾燃面中芽菜、花生和辣椒,都是必不可少的佐料。而他们家的辣椒,吃起来口感更香辣,让人回味无穷。对此,李远贵自豪地说,也正是这些小诀窍,让他家的店拴住了更多老顾客的心。
  李远贵说,一般的家用辣椒面颗粒都比较小,而用太细的辣椒面,会导致后期用油煎炒时,出不了预期的味。对此,他们特意订制了大颗粒的辣椒面制作油酥海椒。李远贵介绍,“所谓慢工出细活,油酥辣椒制作中,一定要掌握好火候。火太大,海椒就糊了,火太小或油冷了,香味又出不来,就吃不出燃面的味道了。”
  不仅油酥海椒如此,李远贵透露,他们家的芽菜也是专门用了甩干机,除掉了多余的水分的。因此,吃起来口感更不一样。
私人订制

口味分量迎合大众需求
  在这家老字号燃面馆,常能听到顾客说“一两半的面”,而这样的说法,在别的面馆却鲜有耳闻。熟练甩干起火候恰当的面,邹贵春习以为常地说,对于一些顾客而言,2两太多,1面又不够,因此,他们也跟随这大众的需要来煮面。
  店内虽有秘制油酥海椒,但对于不食辣的顾客,他们也会选择放一些炒熟后的清油,保证燃面口感鲜香。
  每天坚持站5、6个小时,邹贵香和老伴都逐渐感到有些吃不消,表示明年或将结束这项坚持了十余年的工作。而所幸的是,接下来还有弟媳掌过面勺,继续传承这份独有的味道。
  蒋运强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邓烨摄影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