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奥野宣之每天在本子上记录“人生或生活(life)的记录(log)=生活记录lifelog”,记录自己的行动与思考,做了什么,吃了什么,想了什么,近乎完整得记录下一天生活的脉络。他觉得记录了才有存在感,通过重读,可以回顾当年的自己,幼稚的话,那可以找到进步的空间,看到今天的成熟,享受过去努力的成就感;若是觉得当年的自己就十分出色,那又更是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一点我是相信的。偶尔翻看以前的Blog,若不是记录下来,真得不记得自己曾经经历过文章里的事情,虽然用词永远不够优美深刻,但也觉得每一篇大白话文章看得非常舒服。而且非常感谢过去的自己,记录下来这些。而且记录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创意的过程,让人生的一份经理,有了二份精彩,还能不断回味。 作者深信“记录持续,行动也能持续。” 这一点我也是相信的,如果记录,让写下的一刻和日后的回顾可以有愉悦感的话,我会为了这份记录,去做到当下的美好。我也在尝试着利用记录,训练自己使用时间的习惯,因为我不是个很有自律性的人,容易偷懒和放松。=) 只不过有两点和作者不一样,我不认为每天的记录需要那么琐碎,我也不认为需要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录在“人生一册”的笔记本上。 关于记录的东西,根据自己希望保留有的记忆来选择,或是记录每天听的歌曲,或是记录每天吃的饭,或是每天穿梭的交通,如果是你不在乎的,就不要记录。 关于记录的工具,我认为本子是最不利于回顾、查找、翻阅的东西,即便作者想了索引、便于提醒的办法,但仍然不如各种网站、App方便,而且Apps还可以自动记录时间、地点、天气等细节,方便回顾。纸笔更多的是承载了记录时的一份感觉,还有就是可以灵活、方便地书写,便于创意的记录和再刺激。所以应该根据场合、内容,选择合适的本子或者工具,所有的东西都尽可能地最终进入Evernote和DayOne。 我选择日常记录工具的主要原则是: 随手可得,或者在特定的环境下,随手可得。 好用、易用、美丽、很酷,让人愿意记录。 多屏同步。 分享一下我 |
|
来自: 昵称3095786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