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节性的描写   个性化的人物(上)——如何把人物写活

 江山携手 2016-03-27

细节性的描写   个性化的人物(上)

——如何把人物写活

蒋华章

源自《语文报·高中版》2011年第789期

 

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该是迥然各异,都应该是具有个性化的人物,都应该是活生生的。那么怎样才能把人物写活,使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描绘,让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细节性肖像描写,凸显独特形象。肖像描写不是对人物外在的面貌作简单的描画,而是找出与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进行细致勾勒。同时肖像描写还要考虑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等个性化特征。如梁实秋先生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文中对老师的肖像描写堪称一绝。“脑袋的轮廊是有棱有角的”“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等等,这一副尊容作者冠之以“古怪”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些细节性的肖像描写,足以看出国文老师与众不同的一面。再如贾平凹的《画人记·藏者》中对主人公谭宗林的外貌描写,作者三言两语把主人公外在的强悍和内在的温驯对比着写,又用“像清澈见底的湖水”来比喻其“好脾气”,使其憨厚可爱的形态跃然纸上。

细节性动作描写,彰显独特心态。俗话说,从人的一举一动中可以捕捉人物的性格特点。确实这样,人的很多行为举动带有习惯性,通过这些典型的细节性动作,可以看出人物的身份、性格等。如契诃夫《变色龙》中:“……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和“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的”,“脱”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热,而是奥楚蔑洛夫急得浑身冒汗的胆怯心理。“穿”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冷,而是遮掩他刚才辱骂将军的心冷胆寒的心理。一“脱”一“穿”,很好地勾勒出了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