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与民俗

 老刘tdrhg 2016-03-28
1、元旦节
诗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王安石《元日》)
简说:古人也有元旦节,又名元日,指的是农历每年的正月初一。现在公历1月1日称元旦,是从辛亥革命胜利第二年,即1912年开始的。
“屠苏”,用屠苏草浸泡成的酒,当时人们元旦节要饮屠苏酒。“桃符”,是长7、8寸,高1寸左右的桃木片,上写神荼、郁垒二神名,或画二神像,悬在门上,后来演变成春联。饮屠苏酒,挂桃符都是为了避邪趋吉,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2、上元节
诗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北宋·欧阳修《生查子》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
简说:诗中元夜指上元节,现在叫元宵节。自唐时起有观灯闹夜的风俗。
3、寒食节/清明节
诗例: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唐·孟云卿《寒食》)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北宋·王禹偁《清明》)
简说:据说介子推在重耳十九年逃亡中始终追随左右,立有功劳。后来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封赏有功臣仆,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带着母亲隐居到绵山之中。重耳为了逼他出来,放火烧山。介子推被烧死在大树下。为了表示纪念,晋文公下令国中,清明节前两天禁火吃冷食,俗称寒食节。寒食和清明在古代是两个节日,有人误以为寒食就是清明,这是不对的。对照孟、王二诗,王诗中“昨日邻家乞新火”句即是明证。
4、成人仪式
诗例:学梳蝉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
            为爱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旁人。(唐·韩偓《新上头》)
简说:当时风俗,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女子十五岁,行加笄礼,表示成年。加笄俗称上头。现在有的地方或学校为年满十八岁的学生举行成人仪式,也算是多少继承了一点古风吧。有的人以为成人仪式是新鲜事物,这也是误解。
5、婚俗点滴
诗例: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唐·王建《新嫁娘》)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简说:古代婚俗是一个繁复的系统,从说媒、卜婚、订亲、下聘到请期、铺房、压床、梳妆直至迎亲、拜堂、坐帐、闹房以及次日的认大小、第三日的双回门,可谓五彩缤纷,真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这两首诗只是反映了其中的点滴而已。诗中舅即今所谓公公、姑即今所谓婆婆。朱诗让我们看到了婚礼次日新娘“认大小”的一个侧面。“认大小”时,拜见公公、婆婆这些长辈要磕头,若是同辈则作揖。第三天,娘家早早派来兄弟姐妹接新娘“回门”,新郎陪同,所以叫“双回门”。重要的是,新郎要借此机会拜见岳父母,感谢他们的恩德。王诗点明“三日”,让我们看到了“双回门”之后,所有婚礼仪程一结束,新娘就要开始履行主妇的职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