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药物治疗30例及疗效分析

 赵东华 2016-03-28

糖尿病药物治疗30例及疗效分析

读书人网为您精心提供各类论文范文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助您解决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共30例,分析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全部患者病情均获得迅速好转,1~3周均痊愈,治愈率达100%。其中8例(26.67%)出院后血糖控制不佳,虹膜睫状体炎复发;有5例(16.67%)残留虹膜后黏粘,瞳孔不圆,晶体表面色素沉着,矫正视力4.6~4.9。结论:采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可扩张血管、清热解毒、广谱抗菌,解决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治疗上困难,同时采用超短波透热理疗辅助治疗,可达到较佳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虹膜睫状体炎;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糖尿病为一种进行性慢性全身微循环障碍的终生性代谢紊乱综合征,其致残率与致盲率均高。糖尿病患者可存在很多如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眼睛并发症,而虹膜睫状体炎较罕见。笔者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共30例,探讨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共30例,均接受详细的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胸片和免疫系统检查。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6岁,平均(56.7±5.6)岁;糖尿病病程1~18年,平均(7.1±3.2)年。排除标准:有风湿、类风湿、结核和白血病等全身性疾病者。其中左眼受累11例,右眼13例,双眼6例;临床表现:患者视物不清、头痛,患眼局部红痛;眼科检查:结膜混合充血,视力光感4.2~4.6,平均4.3±0.37,KP(++~+++),虹膜纹理不清,前房Tyndall征(+),睫状体压痛,瞳孔2~2.6 mm,一些虹膜后黏粘,眼睛底部未能被看清,晶体前囊色素较多沉着,眼压正常。 1.2 治疗措施:全部患者确诊后均接受糖尿病治疗,且血糖得到了控制。患者在局部应用可的松、氯霉素和阿托品进行点眼,结膜下地塞米松球注射,静脉滴注30 ml清开灵注射液,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1次/d,并采用超短波透热理疗,1次/d。 1.3 治愈标准: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消失,kp(-),结膜不存在充血,虹膜纹理清楚,房水清,视力恢复5.0或者病发前。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快速好转,治愈率达100%,1~3周痊愈。8例(26.67%)出院后血糖控制不佳,虹膜睫状体炎复发;有5例(16.67%)残留虹膜后黏粘,瞳孔不圆,晶体表面色素沉着,矫正视力4.6~4.9。 3 讨论   虹膜睫状体炎大多数为内源性,起病不明,可能与炎性反应介质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1]。本研究患者均不出现白血病、结核、风湿及类风湿等全身疾病。若原有糖尿病合并眼睛疾病,该病诊断就较为简单;如果虹膜睫状体炎系首发疾病,通常造成糖尿病漏诊。故眼科医生不能因为患者眼前情况而去掉全身的检查,特别是中老年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应该进行血糖的检查,该是糖尿病、早期发现及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笔者发现,糖尿病伴有虹膜睫状体炎与其他虹膜睫状体炎有所不同,包括:①起病急、病情重,只治疗眼病疗效不优;②患者血糖高,其病情随血糖的高低而改变;③治疗及时则患者预后好,容易出现反复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