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诚《佩刀质酒歌》新解

 三生石畔绛珠草 2016-03-28




相对而言,现存有关曹雪芹的史料,还是比较稀少的。但在其好友敦敏、敦诚兄弟和张宜泉的诗集中,却保存了十几首与曹雪芹相关的诗。认真解读这些珍贵的史料,对于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曹雪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里,我们仅以敦诚的《佩刀质酒歌》一诗及其小序为例,看一看前辈学人究竟在哪些方面误解了这首诗。为方便问题的讨论,在此我们先将敦诚这首诗及诗题下的小注转引于此: 

《佩刀质酒歌》 

       秋晓,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涔,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饮之。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余亦作此答之。 

我闻贺鉴湖,不惜金龟当酒垆。

又闻阮遥集,直卸金貂作鲸吸。

嗟余本非二子狂,腰间更无黄金

 秋气酿寒风雨恶,满园榆柳飞苍黄。

主人未出童子睡,干瓮涩何可当?

相逢况是淳于辈,一石差可温枯肠。

身外长物亦何有?鸾刀昨夜磨秋霜。

且酤满眼作软饱,谁暇齐鬲分低昂。

元忠两褥何妨质?孙济袍须先尝。

我今此刀空作佩,岂是吕虔遗王祥?

欲耕不能买犍犊,杀贼何能临边疆?

未若一斗复一斗,令此肝胆生角芒。

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

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

我有古剑尚在匣,一条秋水苍波凉。

君才抑塞倘欲拔,不妨斫地歌王郎。 

该诗诗风豪放,对于了解曹雪芹的性格为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诗中用典过多,若不加以注释,许多地方还是很难读懂的。幸亏有一些这方面的著作,已经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如蔡义江先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一书,便是《红楼梦》中韵文注释方面的权威性著作。然而,对于该诗中一些明白晓畅的句子及小注,蔡义江先生的注解却有颇为值得商榷之处。比如对于这首诗的第一个注解,蔡义江先生便是这样说的: 

注释(1):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秋天的一个清早,正下着雨,秋风冷彻衣衫,曹雪芹从西郊来到北京宣武门内太平湖侧的槐园访敦敏,却和敦诚巧遇。当时,主人敦敏还未起床,雪芹“酒渴如狂”,敦诚于是“解佩刀沽酒而饮之”。雪芹乘兴作长诗以谢。敦诚也就写了这一首诗作答。可惜曹雪芹所作的长歌,我们已无法看到了。 

在此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第一,曹雪芹是在当天“清早”“从西郊来到北京宣武门内太平湖侧的槐园访敦敏”呢?还是头一天晚上就住在了敦敏家里?第二,与第一个问题相联系,敦诚与曹雪芹相遇,到底是在敦敏家的客房里呢?还是在敦敏家的大门外?第三,敦诚是与曹雪芹“巧遇”?还是知道曹雪芹已经到了敦敏家里,特意赶过来作陪的呢?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在曹雪芹的那个时代,北京一带的基本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大概不外乎以下几种:一骑马;二骑驴;三坐轿;四坐马车;五坐驴车;六步行。而从西山一带到宣武门内的敦敏别墅,按照现代的路程计算,应该也在二十五公里以上。那么,步行是每小时四到五公里,坐轿和步行应该差不多的速度,马车每小时是八到十公里,驴车更慢一些。骑马一般每小时二十公里,最快速度大概可达六十公里,骑驴再快也超过不了二十公里。那么,曹雪芹从西山一带到宣武门内,而且赶到那里时敦敏家居然连仆人都还没有起床,曹雪芹又该多早就要起床出发?而且还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秋天的凌晨。因此,除了骑马之外,其他五种交通方式恐怕都要排除。而就连骑马,也必须是打马如飞!在这凄风苦雨的秋日凌晨,曹雪芹有什么紧急事情,需要如此赶路?况且,就连站在那里不动,都会感到“秋风冷彻衣衫”,若是骑在马上打马如飞,那还不被活活冻死?因此,我们认为,曹雪芹绝对不是当天“清早”“从西郊来到北京宣武门内太平湖侧的槐园访敦敏”,而是头一天晚上就已经住在了敦敏家里!


       与第一个问题相联系的第二个问题是,敦诚与曹雪芹相遇,到底是在敦敏家的客房里呢?还是在敦敏家的大门外?我们只要仔细看一看这首诗中的相关诗句就可以明白:

在诗中有“秋气酿寒风雨恶,满园榆柳飞苍黄”一句,这“园”是什么地方?当然是指敦敏的“槐园”,所写也是那天早上槐园内的景象。当然,即使敦敏的别墅是高墙大院,我们也不排除在外面也可以看到院内的景象。况且在这个季节的这种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也可以想象出院内黄叶翻飞的晚秋景象。那么,对于“主人未出童子睡”和“斝干瓮涩何可当”这两句又该如何解释呢?此处的“主人”,当然是指“槐园”的“主人”敦敏,但像敦敏这类尊贵的皇室后裔,即使起床后也不会在这风雨交加的凌晨到大街上来吧?那么,此处的“未出”又该如何理解呢?愚认为,当时贵族之家的建制,一般都是前府后院。曹雪芹作为客人,自然是住在前府中的客房里。而敦敏作为主人,也自然是住在自家的后院中。因此,此处的这个“未出”,应该是指敦敏还没有从后院到前府中的客房里来。再说,童子睡不睡与大门开不开又没有丝毫关系,别说像敦敏这样的皇族之家,就是普通的大户人家也不会让童子看大门吧?看看《红楼梦》及其他古代小说中,哪家的看门人不是成年人而是童子啊?所以,这里的“童子”,也应该是在别墅内部伺候主人或者男客人的书童之类,类似于《红楼梦》中的小厮茗烟、彩明等。也就是说,此处的“睡”而未醒的“童子”,应该是头一天晚上被敦敏特意派到客房里来伺候曹雪芹的书童。至于“斝干瓮涩何可当”句,如果理解为曹雪芹是在敦敏家的大门外,则更加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倘若敦敏家的大门口不是垃圾场或者什么露天大排档,又怎么会有空酒瓮和空酒杯?对此,我们也只能有一种解释,当时敦诚看到的“斝干瓮涩”这一情景,仍然是在敦敏家的客房中。也就是说,头一天晚上敦敏被善于熬夜的曹雪芹“熬败”后,因困倦或者酒醉无法继续陪伴曹雪芹喝酒,自己回到后院卧室去休息,却留下一个或几个童子在客房里伺候曹雪芹继续喝酒。岂料曹雪芹精力过剩酒量过人,不但把童子熬得睡着了,而且把敦敏留在客房里的酒也喝光了。然而,曹雪芹却仍然兴犹未尽,在这凄风苦雨“朝寒袭袂”的深秋的早晨,又是在朋友家的客房里,没过足酒瘾的曹雪芹自然会“酒渴如狂”了!

下面再看第三个问题。也就是说,究竟敦诚与曹雪芹是在槐园“巧遇”?还是知道曹雪芹已经到了敦敏家里,特意赶过来作陪的呢?

这次曹雪芹到敦敏家里来,应该也有两种可能:一是曹雪芹专为访友而来;二是敦敏家这一天有什么重要活动要遍请亲友。因为曹雪芹远在西郊,怕耽误当天的活动,所以头一天便赶到敦敏家里并住在那里。如此,则敦诚大清早赶到敦敏家里,也是为了来陪伴曹雪芹。因为,按照习俗,敦敏、敦诚兄弟既然都是曹雪芹的好友,那么曹雪芹到了敦敏家里,敦敏自然也会派人去邀请敦诚前来一起用餐。这种习俗,至今在农村还被保留了下来:比如兄弟几个分居之后,如果出嫁的姐妹家有亲戚前来探亲并到一个兄弟家去吃饭时,必然要邀请其他兄弟到这位请客的兄弟家里陪客人一起吃饭。曹雪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由于宗族观念很强,再加交通和联络方式极不方便,亲友间见面的机会更少。因而有共同的客人来了,当然要邀请共同的亲友一起欢聚。因此,愚以为,头一天晚上曹雪芹来到敦敏家中后,敦敏有可能派人去邀请过敦诚,但由于敦诚有事脱不开身,头一天晚上未能前来陪客,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便赶了过来,意欲陪伴曹雪芹吃早餐,岂料却见到了曹雪芹“酒渴如狂”的情景。这种情况,即使在我们现在,也会经常遇到。比如我到外地出差,有时偶尔会有朋友头天晚上有事未能参加聚会,就会在第二天早上前来陪着吃早餐。否则,在这风雨交加的秋日凌晨,敦诚怎么会这么早就来到敦敏家里呢?当然,蔡义江先生认为敦诚是和曹雪芹在槐园“巧遇”,也许是基于对敦诚诗题下小序中“遇”字的理解所致。因为“遇”字的含义除“相逢”之意外,还有“不期而逢”之意。但古人作诗,许多时候在遣词造句方面不会那么准确。这也是“诗无达诂”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周汝昌先生在《曹雪芹小传》中阐释敦诚这首诗时说: 

今年……乾隆二十七年,又是个雨水连绵的年头……这年的秋末,曹雪芹从山村来到了北京城里。北京内城的尽西南角,是一片水,名叫太平湖……在太平湖的边侧,就是敦敏所住的槐园。雪芹是来访敦敏,就住在槐园的……北京的秋天……霜降节之后立冬节之前,总要变一次天,凄风苦雨,草木变色,才开始有了'摇落'气象:俗语叫做'闹立冬天气'。雪芹这次进城,正赶在这个节气上。可能是由于心中有事,雪芹在客中睡不甚好,这天绝早就再躺不住了,自己起来徘徊;可是主人家这时上下都还在梦乡,园宅里面,一片沉寂。偏偏那天气是变了,从夜里就下起淋涔的冷雨来,加以气凄风紧,满园中的榆柳被雨一打,着风一吹,仓皇飞舞,摇落顿至。心里有事的人,对着这番景象,况味着实难言,越能勾起万端的思绪来。雪芹进城之时……没有防备这一着,身上的衣裳很单薄,此时便觉朝寒透骨。更加起得太早,肚里无食。嗜酒如命的曹雪芹这时什么都不想要,只想一斤热酒,有了它,驱寒搪饿,解闷消愁,万事都觉'好办'了。可是主人未起,童仆尚眠,一点方法也无有。 正在难解之际,忽然有人披衣戴笠而至,--全出意外,不想是敦诚来了! 敦诚大概也是自己在这个天气里难以排遣,就凌晨冒雨来找他的哥哥敦敏的。他万不料雪芹会在这里。雪芹也绝想不到敦诚竟在此刻此境中出现。两人都惊喜称异不置。当然,他们用不了几句话,就互相传达了心意,会心一笑,就不打算打搅主人,径往附近的一个小酒店去买酒自饮。  

说曹雪芹头一天晚上就住在敦敏家里,这是对的。因为是“小传”,有些文学色彩很浓的话语,也是允许的。但说“雪芹在客中睡不甚好”,则是忽略了曹雪芹嗜酒如命的性格特点,也忽视了敦敏和曹雪芹之间的深厚友谊。更忽略了“斝干瓮涩何可当”这句诗。试想,以曹雪芹之性格,见到好友敦敏岂能无酒?敦敏又岂能不用美酒好好招待曹雪芹?既如此,头一天晚上敦敏款待曹雪芹时,必然陪他尽兴而饮。那么,曹雪芹头一天晚上也必然不会少喝,又岂是“一斤热酒”就能够打发得了的!而头一天喝多了酒的人,又岂能“睡不甚好”并早早起床?至于周先生说敦诚带着曹雪芹“径往附近的一个小酒店去买酒自饮”,则更是不顾客观事实的猜测之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只是一个国公府的后裔,到隔壁的宁国府去看戏,都有那么多媳妇婆子丫鬟小厮伺候着,甚至连到自己家里的梨香院去探视薛宝钗,也是护卫众多。好容易大着胆子带着小厮茗烟到袭人家里去一次,还连累茗烟遭到袭人训斥,最终还是被袭人的哥哥花自芳雇轿子送了回去。以堂堂英亲王阿济格之后裔之尊贵身份,敦诚又岂能“径往附近的一个小酒店去买酒自饮”!而说“敦诚大概也是自己在这个天气里难以排遣,就凌晨冒雨来找他的哥哥敦敏的”,则更加令人匪夷所思!自己睡不着觉,就会在风雨交加的清晨跑到别人家里去“排遣”吗?愚以为,敦诚此来,若不是专门赶来陪曹雪芹吃早餐,便是提前赶到敦敏这里商议这天如何举行活动的事情。而绝对不会是因为“难以排遣”而来的!

2003年春天,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先生荐引下,著名导演丁荫楠先生约我撰写了一部《曹雪芹》的电影文学剧本,其中有一组镜头,形象地再现这一史实,现转引如下: 

65、敦敏住处槐园大门外   日    外

       乾隆二十七年重阳节。早晨,寒冷的秋风吹拂着淅淅沥沥的秋雨,让人倍感寒冷。

一辆马车在敦敏家角门前停下。车后还有两个骑马的仆人和一个书童。

仆人和书童纷纷下马,从马车上把敦诚搀扶下来。

敦诚腰间系着佩刀。

书童敲打角门。

角门开了,一个看门人打开了大门:二爷来了?曹五爷在客厅里。里边二门还没开呢。

敦诚:嗯?怎么大爷今日这么失礼?都什么时辰了,还不起床,居然敢把曹五爷一个人扔在客厅里。

看门人:也不能怪大爷。听说昨夜他陪着曹五爷喝了一个通宵,后来醉得不行了,才被丫鬟架回去的。

敦诚大笑;原来如此。曹五爷也真够可以的,本来今日共度重阳,因为他住的远,所以把他先请了来,岂料正日子还没开始,他倒把主人先灌醉了!哈哈…… 

66、敦敏家客厅    日    内

    客厅中杯盘狼藉。

曹雪芹冷得抱着胳膊乱跺脚:哎呀,这个鬼天气!冻死我了!若有一坛子美酒,该多好啊!

〖画外音〗敦诚的笑声从外面传来:哈哈,雪芹兄,你可真造孽呀,昨晚又把家兄给灌醉了吧?

曹雪芹兴奋地跑到门口:敬亭,你来了?不是我把他灌醉了,而是熬夜把他给熬败了!

敦诚大笑:你灌也能灌败他,熬也能熬败他!哎呀,这杯盘狼藉的样子!那些下人们又该挨打了。

曹雪芹:不怪他们。是我不让他们收拾的。昨夜我和子明一直喝到天快亮的时候,他倒了,就让人架走了。我把剩下的酒喝完了,再也找不到人,哎呀,难过死我了!

敦诚;哎呀糟糕!我因为到家兄这里来,也没带钱。对了,我这把佩刀倒还值些钱,咱们先拿去换酒喝着,等家兄起床后,再让他拿钱赎去。来人!

书童出现在门口:二爷有何吩咐?

敦诚:赶紧让阿福赶车用这把刀当几坛子酒来,能当多少当多少。再让人进来把这里收拾一下。 


67、敦敏住处槐园大门外      

       车夫赶着敦诚的马车疾驰而去。 

68、敦敏家客厅       

       客厅里摆了六坛子酒。

       曹雪芹和敦诚正在狂饮。

       敦诚:雪芹兄,上次在我家观看《琵琶行传奇》,你们二十几人都题了词,但当时因为大家都在醉酒状态下,不知道题词题哪里去了。我只记得你的两句是“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其他的是什么来着?

       曹雪芹:作词赋诗,都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过后谁还记得那么多!别动那个脑子了,好好喝酒吧!

       敦诚:对对对!好好喝酒!

       二人一饮而尽。

       曹雪芹:哈哈哈,痛快!痛快!人生几何?对酒当歌…… 

69、敦敏家庭院       

       敦敏被两个丫鬟搀扶着,摇摇晃晃地走来。

       〖画外音〗曹雪芹与敦诚的笑声从客厅里清晰地传来。

       敦敏:怎么?二爷也来了?

       丫鬟甲:早就来了,听说已经和曹五爷喝了半天酒了。

       敦敏快步而行:哎呀,糟糕!

 

70、敦敏家客厅       

       曹雪芹仍在拿着酒杯喝酒。

       敦诚则拿着毛笔在宣纸上写着什么。

       敦敏出现在门口:雪芹兄,你一直没有休息?

       曹雪芹:是啊。你倒是回到你的温柔乡里睡美了!我这里饥寒交迫,想找酒喝,却没有酒了,而且连个人都找不到,你让我如何是好?

       敦敏:你还倒打一耙!昨晚我被迫陪你,最后把自己也陪进去了!说实话,昨晚我到底怎么走的,什么时候走的,到现在还想不起来呢。

       曹雪芹和敦诚哈哈大笑。

       敦敏:你们还笑!过会儿他们来了,我还不知道能不能陪得了呢!

       敦诚:你请的客人,把人家冷落在这里。我替你陪了半天了,你还说这样的话!

       敦敏:我正睡得香呢,被丫鬟给叫醒了。你说说,你怎么替我招待的?

       敦诚:我写下这首诗,本来就是让你看的,你自己看看吧。

敦敏走到案桌前,看着敦敏写的字,念道:“《佩刀质酒歌》”。哦?怎么回事?

敦诚:大哥接着读。

敦敏:“秋晓,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涔,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怎么?昨晚那么多酒,你都喝完了?

曹雪芹:不是我都喝完了,是咱们俩人喝完的!

敦敏;天哪!你真行!

敦诚:别跑题,接着读!

敦敏:“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饮之。”怎么?你用佩刀当酒喝了?

敦诚:是啊。你二门不开,二门外也没有酒,而我又没带钱,不如此不行啊。

敦敏:好好好,你终于做了一次明白事。一会儿我就让人去给你把佩刀赎回来。

曹雪芹:这才是做大哥的。

三人哈哈大笑。

敦敏接着念道:“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余亦作此答之。我闻贺鉴湖,不惜金龟掷酒垆。又闻贺遥集,直卸金貂作鲸吸。嗟余本非二子狂,腰间更无黄金珰。”敬亭作诗,总是喜欢用典!怪不得当年师父说你堪做辛稼轩的徒弟呢。

三人都笑。

敦敏接着读:“秋气酿寒风雨恶,满园榆柳飞苍黄。”嗯,这两句概括得妙!敬亭就是善于写景。

曹雪芹点头:确实如此。

敦敏:“主人未出童子睡,斝干瓮涩何可当。”嗯,这是在骂我呢。

曹雪芹与敦诚笑。

曹雪芹:尚有自知之明。

敦敏微微一笑,又接着读:“相逢况是淳于辈,一石差可温枯肠。”你们确实是一丘之貉。

曹雪芹与敦诚哈哈大笑。

敦敏接着读:“身外长物亦何有?鸾刀昨夜磨秋霜。且沽满眼作软饱,谁暇齐膈分低昂。元忠两褥何妨质,孙济温袍须先尝。我今此刀空作佩,岂是吕虔遗王祥?欲耕不能买健犊,杀贼何能临边疆?未若一斗复一斗,令此肝胆生角芒。”嗯,敬亭也学会自夸了!

曹雪芹和敦诚又笑。

敦敏接着读:“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我有古剑尚在匣,一条秋水苍波凉。君才抑塞倘欲拔,不访斫地歌王郎。”好好好,雪芹兄,恕我昨夜招待不周。今日中午,我就豁出全部家私,看一看你们到底有多大酒量!

曹雪芹:得了罢,你豁得了家私,我们还舍不得性命呢。

敦诚、敦敏又笑。 

这一组镜头,乃是根据敦诚的《佩刀质酒歌》一诗和曹雪芹的性格为人以及他与敦氏兄弟间的深厚友谊而想像出来的。但愚以为,这应该还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

      通过以上分析缕述及这一组形象化的镜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敦诚的《佩刀质酒歌》,就是在这种情境下产生的。

(本文原载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