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责怪自己

 刘桂宽书馆 2016-03-29
                       

 作者//刘桂宽   博客: http://www.    

2500年前孔子就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它和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指的都是一个意思。自己怎样生活,就要想到别人也会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要求别人做得好,首先必须自己做好。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好的事还要去责怪别人,未免不近情理。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只母蟹这样教育它的儿子:“孩子,你怎么能横着走呢?向前直走多方便,改过来吧。”小蟹说:“妈妈,您说得太有道理了,可是我不会,您能给我做个直走的样子吗?我照着学习。”母蟹试了几次,都没有做到,对于儿子的不服气,也就无话可说了。

蟹的世界是这样,人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平时,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一些人在议论别人的缺点,责怪别人的不是,也经常看到一些人在工作中出了错,就责怪别人,或者想把错误往别人身上推,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在责怪别人前要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先想想原因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先静下心来责怪一下自己。

其实,生活或工作中发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追究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一错再错。古圣人曾说:“一日三省乎己。”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当我们要责怪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先反省自己,责怪自己,自觉检查自己的工作或行为是否有缺失。即使责任在对方,我们也要采取更宽容的态度,这样才会成为一个明智的人。

常责怪自己,就要敢于正视自己,敢于承担责任。智者不会逃避责任的,只有懦夫才畏首畏尾,推搪塞责,怨天怪地,责备他人。假如我们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一定会受到责罚,那我们何不先责备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那是不是比听到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批评要好受得多?你如果在别人责备你之前,很快地找个机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对方想要说的话,你已替他说了,他就没有话可说,那你就有99%的机会获得他人的谅解和好感。

常责怪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可以理性地认识自己。我们想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首先要去除心中的杂念,正视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会有缺点,而且这些缺点往往是不自知的。一个人只有对事物有清晰的判断,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才能提醒自己尽快改正这些缺点。还可以告诫自己在别人犯错误时,不要轻易指责,要从别人的过错中积极寻找对方的长处,从别人的错误中引以为戒。这不仅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随风而逝,而且有时还会将坏事化为好事,帮助自己摆脱尴尬的境地。

常责怪自己,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肯定。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也就是说,不必忧虑有没地位,应当自问是否具备立于其位的学问和道德休养;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而要力求使自己成为值得人们称道的具有真才实学又德行高尚的人。人人都想成名成家,身居要职,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而问题的关键是,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有自己立足的根本。“莫问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重要的是为自已的未来做好准备。

总之,只有常常责怪自己,才能全面反省自己,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才会最终超越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