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小雅·桑扈》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3-29


歌颂君子的问题

 

交交桑扈1,有莺2其羽。君子乐胥3,受天之祜4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5。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6,百辟7为宪8。不戢9不难10,受福不那11

兕觥12其觩13,旨14酒思柔15。彼交匪1617,万福来求18

【译文】交往飞来兮桑扈鸟,美丽文彩好羽毛。君子乐于来观察,都是上天赐大福。

交往飞来兮桑扈鸟,有那文彩好羽毛。君子乐于来观察,看这万邦好屏障。

这个屏障有支撑,百样法度可效法。不收敛兮不茂盛,君子受福不安闲。

牛角酒杯弯弯口,美酒斟上用安抚。彼此交往不散漫,万种福祉可选择。

【说明】桑扈》诉说的是人们歌颂君子的问题。这亦是一首在家族内部小型宴会上唱的雅歌,歌者借桑扈鸟起兴,比喻君子快乐地来到这里,并且大家也感到很快乐。君子来到我们这儿,观察我们这个边远地方,称赞我们这儿是万邦的屏障。而我们这个屏障有他的支持,还有百样法度可供我们效法,并嘱咐我们不可收敛,也不要太张扬,虽然享受福祉但不要安闲。最后一段歌者借相互斟酒来表达出边远地区的人们与君子的交往不会散漫,而是紧密连接着的,人民在君子的领导下会有各种福祉。

——————————————————

【注释】1.桑扈:(sānghù互)鸟名,传说桑扈食肉不啄粟,所以又名窃脂,俗名青雀。《诗·小雅·小宛》:“交交桑扈,率场啄栗。”

2.莺:(yīng)慧琳《一切经音义》:“春莺,《考声》:‘莺,鸟毛有斑纹貌也。”这里用为鸟羽有文彩的样子之意。

3.胥:(xū须)《书·吕刑》:“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诗·大雅·桑柔》:“其何能淑,载胥及溺。”《管子·大匡》:“将胥有所定也。”《孟子·万章上》:“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荀子·大略》:“故《春秋》善胥命,而《诗》非屡盟。”《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胥后令。”这里用为观察、考察之意。

4.祜:(hu)《诗·小雅·桑扈》:“君子乐胥,受天之祜。”《诗·大雅·下武》:“于万年斯,受天之祜。”《诗·周颂·载见》:“思皇多祜,烈文辟公。”《诗·鲁颂·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尔雅·释诂下》:“祜,福也。”《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这里用为大的幸福之意。

5.领:(lǐng)古通“令”。《汉书·扬雄传》:“君子纯终领闻。”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6.翰:(gàn)古通“幹”。《诗·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王后维翰。”《诗·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本意为草木的茎干,引申为骨干、维护者、支持者之意。

7.辟:(bì毕)《书·泰誓》:“惟天惠民,惟辟奉天。”《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擗有摽。”《诗·小雅·雨无正》:“辟言不信。”《诗·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诗·周颂·雍》:“相维群公,天子穆穆。”《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韩非子·忠孝》:“所谓贤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说文》:“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这里用为法律、法度之意。

8.宪:(xiàn)《书·益稷》:“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诗·大雅·板》:“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周礼·天官》:“宪禁于玉宫。”《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这里用为效法之意。

9.戢:(jí极)《诗·小雅·鸳鸯》:“戢其左翼。”《诗·大雅·公刘》:“思辑用光,弓矢斯张。”《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左传·隐公四年》:“弗戢,将自焚。”《孟子·梁惠王下》:“於橐於囊,思戢用光。”《小尔雅》:“戢,敛也。”陶渊明《归鸟》:“翼翼归鸟,戢羽寒条。”这里用为收敛、收藏之意。

10.难:(nuo)《诗·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毛传:“难,然盛貌。”郑玄笺:“隰中之桑,枝条阿阿然长美,其叶又茂盛,可以庇阴人。”《诗·大雅·板》:“天之方难,无然宪宪。”这里形容为茂盛之意。

11.那:(nuó诺)《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有那其居。”《诗·商颂·那》:“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国语·楚语上》:“使富都那竖赞焉。”这里用为安闲之意。

12.兕觥:(sigōng)古代一种酒器。《诗·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周颂·丝衣》:“鼐鼎及鼒,兕觥其觩。”

13.觩:(qiu)《诗·周颂·丝衣》:“鼐鼎及鼒,兕觥其觩。”《诗·鲁颂·泮水》:“角弓其觩,束矢其搜。”《玉篇·角部》:“觩,同觓。”这里用为牛角弯曲貌之意。

14.旨:(zhǐ止)《书·说命》:“旨哉,说。乃言惟服。”《诗·陈风·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诗·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且多。”《诗·周颂·丝衣》:“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论语·阳货》:“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仪礼·乡饮礼》:“告旨。”《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这里用为美昧的食物之意。

15.柔:(róu)《书·舜典》:“柔远能迩。”《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荀子·不苟》:“夫贫贱者则求柔之。”这里用为安抚或平息之意。

16.匪:(fěi)《易·无妄·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诗·邶风·北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小雅·湛露》:“匪阳不晞。”《诗·大雅·公刘》:“笃公刘,匪居匪康。”《诗·周颂·桓》:“天命匪解,桓桓武王。”《广韵·释诂四》:“匪,非也。”这里用为表示否定之意,相当于“不”之意。

17.敖:(áo)《诗·王风·君子阳阳》:“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管子·侈靡》:“国门则塞,百姓谁敢敖,胡以备之?”《荀子·富国》:“天下敖然。”《商君书·垦令》:“民不敖,则业不败。”《礼记·曲礼》:“敖不可长。”本意为闲游、漫游之意,这里用为散漫之意。

18.求:(qiú囚)《易·坎·九二》:“坎有险,求小,得。”《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周礼·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职人而刍之。”《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衡·讥日》:“作车不求良辰,裁衣独求吉日,俗人所重,失轻重之实也。”这里用为选择、选取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