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第二百二十一篇《桑扈》

 古风泊客 2020-10-24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桑扈


    [经·小雅·甫田之什]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作品介绍]

小雅·桑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王宴请诸侯时的诗,诗中君子,为诸侯之中的佼佼者。全诗四章,每章四句,歌颂某诸侯的德行,屏障万国,并为各国诸侯榜样,自己也受福无疆。此诗多用比喻,语言简洁明快。


[注释]

⑴桑扈(hù):鸟名,即青雀。

⑵交交:鸟鸣声。

⑶莺:有文采的样子。羽毛有文采,喻诸侯有才华。

⑷君子:此指群臣。胥(xū):语助词。

⑸祜(hù):福禄。

⑹领:鸟颈。此句言颈羽之美。

⑺万邦:各诸侯国。屏:屏障,起护卫作用,喻重臣。

⑻之:是。翰:“干”的假借,支柱。

⑼百辟:各国诸侯。宪:法度。

⑽不:语助词,下同。戢(jí):克制。难(nuó):通“傩”,行有节度。

⑾那(nuó):多。

⑿兕(sì)觥(gōng):牛角酒杯。觩(qiú):弯曲的样子。

⒀旨酒:美酒。思:语助词。柔:指酒性温和。

⒁彼:指贤者。交:“儌(jiǎo)”的假借。匪敖:不傲慢。敖,通“傲”,倨傲,傲慢。

⒂求:同“逑”。聚集。


[译文]

交交鸣叫桑扈鸟,身有华丽的羽毛。大人君子多快乐,当受上天的福报。

交交鸣叫桑扈鸟,颈间羽色好美妙。大人君子多快乐,保卫家国的依靠。

国家屏障和栋梁,诸侯以你为榜样。克制自己守礼节,受福多得难计量。

牛角酒杯弯又弯,美酒醇厚味道香。贤者交往不倨傲,万福汇聚你身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天子诸侯喜乐宴饮之诗。与《小雅》中的多数作品都被指为刺诗一样,这首诗也被《毛诗序》认为是“刺幽王”之作。孔颖达疏据毛序郑笺说:“以其时君臣上下升降举动皆无先王礼法威仪之文焉,故陈当有礼文以刺之。”但从诗的本身来看,似乎仅为周王会宴诸侯时助兴的一首乐歌,而与讽刺无关。

这是一首乐歌。首两章均以“交交桑扈”起兴,这是《诗经》作品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以一种浅近的自然物象,引出全诗所要记叙的事件或抒发的感情。在起兴的物象和表达的内容之间尽管没有什么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两者往往会在某一方面具有内在的通融性,从而使人在不可言传中获得联想和意会的妙趣。如这首诗起兴中欢然鸣叫的青雀,光彩明亮的羽毛,就为以下陈述宴饮营造了一种明快欢乐的气氛,仿佛自然界的青雀与宴饮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心理感应。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大大加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从内容来看,这首助兴的劝饮乐歌还真有点政治色彩。它上来便指出君子的快乐,是来自上天所赐的福禄;接着又强调君子也就是与会诸侯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前两章的述写在先扬中已暗伏后抑的因素,所以后两章即在此基础上向与饮者提出“不戢不难”和“彼交匪敖”的要求。应该说这种劝说是很尖锐也很严厉的,但由于前面“之屏之翰,百辟为宪”的铺垫,和后面“万福来求”的激励,使之显得从容不迫、合情合理,所以也就更具有理性和感情的说服力。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两句,其表面作用是点出饮酒,在全诗中立一基点,据此可认为它是周王宴饮诸侯时所奏的乐歌;但在第四章的前面,它的特殊地位又对以下的“匪敖”,起着一种隐喻的暗示。它似乎是在告诉人们:正和性柔能使酒美一样,人不傲才能福禄不断。这种隐喻,是很有深意的。

佚名

赏析

劝诫他人莫要居功莫要自傲,正是因为满朝廷之中比比居功自傲之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大凡某个时期要大力提倡什么,则说明某个时期此种美德过于缺乏了。本诗貌似颂辞,实为辛辣的讽刺。灯红酒绿的宴会上,那些只知“受天之祜”的官老爷们,不正是在其自矜才智的掩盖下,互相阿谀奉承着对方是栋梁之材,实则内心傲慢到了极点的蛀虫吗?在幽默与热烈的背后,已经隐藏着重重危机,可那些既贪婪又傲慢并且愚蠢至极的“君子”们,只知道“万福来求”,他们根本不考虑国家的安危,最后必将在“旨酒思柔”之中沉沦,透过诗句的背面,我们似乎看到了大厦倾崩、树倒猢狲散的场景。

诗人没有指责黑暗,但却心事沉重。诗句怨而不怒,确为反话正说之佳作。

佚名



赏析

    

《桑扈》这是一首歌颂大周王朝,赞美开国天子的叙事诗。属于“诗经、雅、小雅”的第五十五篇。全诗共四章,构成四幅歌颂大周王朝,赞美开国天子的连环画面。

请看第一幅开国天子多快乐的画面:“交交(1)桑扈(2),有莺(3)其羽。君子(4)乐胥(5),受天之祜(6)。”桑扈来回在飞翔,羽毛像莺多漂亮。开国天子多快乐,受天之命洪福降。

请看第二幅誓为万国作屏障画面:“交交桑扈,有莺其领(7)。君子乐胥,万邦之屏(8)。”桑扈来回在飞翔,脖颈像莺多漂亮。开国天子多快乐,誓做万国的大屏障。

请看第三幅诸侯都称是榜样的画面:“之屏之翰(9),百辟(10)为宪(11)。不(12)戢(13)不难(14),受福不(15)那(16)。”你是屏障是栋梁,你是百官的好榜样。那么温和又恭敬,所赐福气大无疆。

请看第四幅万福都从这里求的画面:“兕(17)觥其觩(18),旨酒思柔(19)。彼交彼傲,万福来求。”犀牛酒杯角上弯,美酒入肚思平安。交往不敢带傲慢,万福来求在这边。

注释:(1)交交:飞往飞来貌。(2)桑扈:食肉之鸟。(3)莺:身体小,褐色,或暗绿色,益鸟。(4)君子:指开国天子。(5)胥:语气词,用于句尾。(6)祜hu:福,大福。(7)领:脖颈。(8)屏:墙,屏障。(9)翰:通“幹gan”,栋梁。(10)辟bi:古称官吏。(11)宪:典范。(12)不:助词,用来调节音节,发声。(13)戢ji:通“辑”,和睦,随和。(14)难:恭敬,谨慎。(15)不:通“丕pi”,大。(16)那nuo:多。(17)兕si:犀牛。(18)觩qiu:同“觓qiu”,角上弯曲貌。(19)柔:安抚,安也。

《桑扈》这首诗,采用比兴结合的手法,勾画了一幅西周开国图。在这幅开国图里,我们可以看到开国的天子,像桑扈一样飞来飞去,经过南征北战,才推翻了商纣王朝,清除了残暴势力,给人民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生存环境,这真是天之降福。也正是周天子保护了人民,解除了商纣王设立的层层枷锁,才受到人民的称赞,大周王朝也成了万国的屏障,为百官树立了榜样。当人们端起酒杯,想想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的时候,能不感到高兴吗?天子能不快乐吗?可见,作为天子只有保护人民,爱护人民,才会受到人民的爱戴,否则,就是商纣王的下场!

佚名


赏析

       

朱熹解曰:“兴也。此亦天子燕诸侯之诗。言交交桑扈,则有莺其羽矣;君子乐胥,则受天之祜矣。颂祷之辞也。”

第二章:“兴也。言其能为小国之藩卫,盖在方伯连帅之职者也。”

第三章:“赋也。言其所统之诸侯,皆以之为法也。不戢,戢也;不难,难也;不那,那也。盖曰:岂不敛乎?岂不慎乎?其受福岂不多乎?古语声急而然也。后仿此。”

第四章:“赋也。交际之间,无所傲慢,则我无事于求福,而福反来求我矣。”

这是一首描写天子诸侯喜乐燕饮之诗。但朱熹所解,尤其后二章,多牵强。笔者以为可借鉴他说,似更为妥当一些。

诗开篇即兴,青雀飞来飞去,羽毛多么美丽!天子是多么畅快,这都是上天的护佑啊!

第二章转为描写鸟的颈也是五彩斑斓,天子堪称天下的屏障。俗话说,大救星吧!

天子不愧为大救星,天下各诸侯都要以他为楷模。如果他不内敛,不慎敬,是不会受到如此厚福的啊!(有注家解读“不戢不难,受福不那”一句,“不”为无实义的语辞,笔者以为不如解为本意为好。)

高高举起酒杯,美酒是那样甜柔。正是这样不急躁,不傲慢,自有更多福禄凝聚到天子身上。(有注家解读“彼交匪敖”一句,解“彼”通“匪”,“交”通佼或骄,笔者以为较通达一些。句式同上。)

这一首小诗既写了青雀的灵动俏丽,又写了君子的欣悉之乐,兴之手法使二者相得益彰。既写了天子的受天之祜,又写了天子的万邦之屏,敬天佑民思想得到了艺术体现。既写了天子的乐趣所在,又委婉地警戒着为国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他不内敛,不慎敬,是不会受到如此厚福的啊!正是这样不急躁,不傲慢,自有更多福禄凝聚到天子身上。总之,为政者要克制内敛,小心谨慎,戒骄戒躁,放低身段。诗的教化功能不只在教化民众,也在以儆天子啊。

佚名


赏析

《毛传》:《桑扈》,刺幽王也。君臣上下,动无礼文焉。正义曰:‘以其时君臣上下,升降举动皆无先王礼法威仪之文焉,故陈当有礼文以刺之,即上二章上二句是也。三章言其君为百辟所法而受福。卒章言臣能燕饮得礼而不傲慢。皆是君臣礼文之事,故总之’。又超出我能理解之范围也。若说是颂先王之礼法威仪以刺当时,到有三分意思。朱熹《诗集传》曰:‘此亦天子燕诸侯之诗’。从末章看也有三分模样。但百度百科说:“但从诗的本身来看,似乎仅为周王会宴诸侯时助兴的一首乐歌,而与讽刺无关。”却是我无法接受的,好像诗歌只为助兴而没有其它意义似的。只是其真正意思我们还无法确定而已,也许是歌古而用于刺今,也许目的是鼓吹复礼,也许是天子燕诸侯。无论哪种,其意义绝不仅仅是佐酒助兴。这种看法实在太小看《小雅》的社会作用。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领)。往来交飞的桑扈,其羽翅(脖领)斑斓有彩。一章二章首句以桑扈鸟比兴。比兴什么呢?比兴有彩,即有才也。这样理解就可以解释下句的‘胥’,有才智也。我以为交交之义,在于强调相交,相交才会知才。这应该是用‘交交桑扈’开篇的意义所在吧。莺,本义:鸟羽有文彩的样子。《考声》:‘莺,鸟毛有斑纹貌也。——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君子乐胥,受天之祜(万邦之屏)。君子喜才,受福于天也(是国家之屏障也)。君子喜才,是上天给我们的福气,是国家之大幸也。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无论是屏障还是辅助挡板,百官与君主都要遵守宪法。无论主官辅官都要遵法也。传“翰,榦”。正义曰:《释诂》云:“桢,榦也。”舍人曰:“桢,正也。筑墙所立两木也。榦所以当墙两边障土者也”。辟,君主百官。不戢不难,受福不那。不收敛不为难,受福就不会多。难,勇为难事也。那,多,美好。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犀牛杯角儿弯弯,美酒思柔和也。笺云:兕觥,罚爵也。古之王者与群臣燕饮,上下无失礼者,其罚爵徒然陈设而已。其饮美酒,思得柔顺中和与共其乐,言不幠敖自淫恣也。彼交匪敖,万福来求。彼此交往不倨傲,万福来矣。

头二章表明君主喜才如桑扈交合,三章百官谦逊有礼守法。末章用‘旨酒思柔’比兴‘彼交匪敖’,君臣谦虚守礼则万福不求自来矣。原来是歌颂君臣和睦相处相互爱戴的诗歌。末章虽用‘旨酒思柔’比兴,却和喝酒无关。宴诸侯助酒兴之说,休矣!

原来又是宣扬先王礼待君臣的礼乐优良传统,以刺当时的礼崩乐坏,少不了又与复礼有关。

佚名


桑扈》   [经·小雅·甫田之什]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译文:

交交鸣叫桑扈鸟,身有华丽的羽毛。大人君子多快乐,当受上天的福报。

交交鸣叫桑扈鸟,颈间羽色好美妙。大人君子多快乐,保卫家国的依靠。

国家屏障和栋梁,诸侯以你为榜样。克制自己守礼节,受福多得难计量。

牛角酒杯弯又弯,美酒醇厚味道香。贤者交往不倨傲,万福汇聚你身上。

关于《桑扈》的诗旨,有所争议。

《毛传》曰:“《桑扈》,刺幽王也。君臣上下,动无礼文焉。正义曰:‘以其时君臣上下,升降举动皆无先王礼法威仪之文焉,故陈当有礼文以刺之,即上二章上二句是也。三章言其君为百辟所法而受福。卒章言臣能燕饮得礼而不傲慢。皆是君臣礼文之事,故总之’。“

      《毛传》评《桑扈》的重点在于“刺幽王”,显然,这是穿凿附会的了。

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解曰:“此亦天子燕诸侯之诗。言交交桑扈,则有莺其羽矣;君子乐胥,则受天之祜矣。颂祷之辞也。”朱熹认为,本诗乃一首描写天子诸侯喜乐宴饮之诗。

宋代王质诗总闻》又曰:“当是诸侯来朝,而归国饯送之际,美戒兼同。”

泊客以为,《桑扈》为天子诸侯喜乐宴饮之诗,当属无疑。《桑扈》前两章借天子口吻夸奖诸侯大臣,既有文采又有治国本领,实为“万邦之屏”,当“万邦之屏”。后两章则是兼有戒意。正因为各诸侯大臣为“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所以就婉转要求大家“不戢不难”、“彼交匪敖”,这样就会“受福不那”与“万福来求”了。

故此,《桑扈》是一首描写天子诸侯喜乐宴饮并美戒兼同之诗。

◆  ◆  ◆  ◆  ◆  

诗经221

心 · 养性 · 品生活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古风泊客 ┃ 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