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启超的启蒙美学(下)

 老刘tdrhg 2016-03-29

三  趣味说与实感说

 

除了功利主义的美学思想,梁启超还有一种相对超功利的、名为“趣味主义”的美学思想。1918年以后,梁启超彻底脱离了政界,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逐渐形成了他的“趣味主义”的人生观、教育观和艺术观。从趣味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梁启超对文学艺术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见解。举一小例,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梁启超断然否认小说的魅力源于“乐而多趣”,可是,倘若根据后来的趣味主义,对小说之乐趣的拒绝恐怕就难以如此爽快,而要颇费一番踌躇了。因此,我们可以将梁启超的美学思想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前期的功利主义和后期的趣味主义。

关于“趣味主义”,梁启超有过多次自我表白。如《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19]《美术与生活》中说:“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也不迟疑答道:‘生活于趣味。’这句话虽然不敢说把生活全内容包举无疑,最少也算把生活根芽道出。人若活得无趣,恐怕不活着还好些,而且勉强活也活不下去。”[20]《“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中说:“我半生拿‘责任心’和‘兴味’这两样事情做我生活资粮,我觉得于我很是合宜。”[21]这里的“兴味”,也就是“趣味”。所以《敬业与乐业》中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22]

以上引文说,趣味是生活的“根柢”、“根芽”、“资粮”、“源泉”、“原动力”,基本上都是比喻,说的都是趣味对于生活的伟大意义。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趣味是生活的动力或生命的活力。若是仅为强调趣味对于人生的极度重要性,那么以上引文便已绰绰有余了。然而若要追问“趣味”本身到底意味着什么,则以上罗列的许多说法,似乎仍未能完全满足我们。幸运的是,梁启超还有一些关于趣味更具体的规定。在梁启超看来,“趣味”不仅是生活的“根柢”、“根芽”、“资粮”、“源泉”、“原动力”,也是文学至关重要的东西:

 

文学是要常常变化更新的。因为文学的本质和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趣味”。趣味这东西,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就社会全体论,各个各个时代趣味不同;就一个人而论,趣味亦刻刻变化。任凭怎么好的食品,若是顿顿照样吃,自然讨厌,若是将剩下来的嚼了又嚼,那更是一毫滋味都没有了。[23]

 

趣味不仅是“文学的本质和作用”,而且与音乐、美术,乃至学问密切相关。如《美术与生活》中说:“感觉器官敏则趣味增,感觉器官钝则趣味减;诱发机缘多则趣味强,诱发机缘少则趣味弱。专从事诱发以刺戟各人器官不使钝的有三种利器:一是文字,二是音乐,三是美术。”“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24]《学问之趣味》中说:“凡趣味的性质,总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所以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列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25]

那么,到底什么是“趣味”?梁启超的西学功力和逻辑训练,看来并不足以使他完全摆脱传统学问的陋习,因此他对“趣味”概念始终缺乏清晰明确的界定。为何要清晰地界定概念?那是为了能够据此一概念来推理。不清晰、不明确的概念是无法进行推理的。梁启超的趣味说,是从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生体验中结晶化出来的“安身立命”的见解,并非一种逻辑建构,并未提升、凝固为一个逻辑系统。然而作为梁启超趣味说的诠释者,我们必须比梁启超本人更加清晰地确定趣味的意义。我们看到,除了“生活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的基本含义外,趣味至少还应含有价值、快乐、情感、美感这四项内容。分述如下:

第一,趣味即是生机、生趣,所谓“生趣盎然”,生趣当然是好的、是值得肯定和追求的,因而本身即是一种价值,正如健康本身即是一种价值。反之,病怏怏、死气沉沉、老气横秋必是无趣味的、非价值的。梁启超说:“近代文学家写女性,大半以‘多愁多病’为美人模范,古代却不然。……以病态为美,起于南朝,适足以证明文学界的病态。唐宋以后的作家,都汲其流,说到美人便离不了病,真是文学界的一件耻辱。我盼望以后文学家描写女性,最要紧先把美人的健康恢复了才好。”[26]这种论调,乃是趣味说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趣味即是快乐、乐趣。快乐自然也是一种价值,所以英国功利主义者边沁可以用快乐衡量幸福,所以梁启超赞成“人生行乐耳”的享乐主义人生观。人生在世而追求快乐,实属理所当然,不去追求快乐,难道反而去追求痛苦吗?避苦趋乐、离苦得乐乃是生命的本能。在这个意义上,趣味主义可视为享乐主义。不过,正如享乐主义的先师伊壁鸠鲁对“快乐”的界定只是消极的,即“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梁启超对快乐或趣味也给出了伊壁鸠鲁式的规定。他在《教育家的自家田地》中说,趣味的积极表述就是“乐”,消极表述则是“不厌不倦”。他强调真正的趣味应是前后一贯的,能够“以趣味始,以趣味终”,而快乐也应当是“要继续的快乐”、“要彻底的快乐”、“要圆满的快乐”。正如康德曾指出的,“撒谎”由于不能够贯彻到底而不能成为原则,不能推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亦然:少壮不努力的快乐,因老大的伤悲或悔恨而无法贯彻始终,亦即无法“以快乐始,以快乐终”,不是继续的、彻底的和圆满的快乐,因而不宜提倡。总之,那种不计后果,徒逞一时之快的快乐,或拿别人的苦痛换来的快乐,都不是梁启超所说的快乐。

第三,趣味即是情趣,所谓“富有情趣”,因此趣味是“偏于情感方面的”,而非偏于理智方面的,因此趣味教育也就是情感教育。《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说:“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27]前面说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这里说情感是生活的“原动力”。

第四,趣味即是品味、鉴赏力。趣味、品味和鉴赏力需要培养。专门从事诱发和培养趣味的,是文学、音乐和美术三者。文学、音乐和美术的功用是恢复人的感觉,使人从无趣“变为有趣”。美感需要时时变化更新,趣味也需要时时变化更新。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趣味。“唐诗,晋字,汉文章。”“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吴王好剑术,国人多伤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的是风尚,是审美,也是趣味。可见,趣味也就是美感;无趣的人,也就是缺乏美感的人。

综上所述,梁启超主要在生活和艺术(文学)这两个领域使用“趣味”一词。趣味主义贯通了生活和艺术。生活和艺术因了趣味而交汇、而重叠。趣味既是生活的根本,也是艺术的根本。如此,当梁启超说趣味是生活的根柢、源泉和动力时,我们不难推论出,他意指的是:艺术是生活的根柢、源泉和动力。易言之,生活的源头活水乃是艺术,因而只要返回生活的源头,我们便发现了艺术。什么叫做返回生活的源头?实即恢复生活的本真。本真的生活便是艺术的生活。显然,梁启超的所谓“趣味主义”,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审美主义”;生活的趣味化,也就是生活的艺术化;趣味人生,也就是艺术人生。

趣味主义和艺术人生的观念,很容易让人想起所谓“魏晋风度”,想起《世说新语》中的魏晋文人的生活方式,如王子遒“雪夜访戴”,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子遒答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想起萧统《陶渊明传》的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君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依我们看,王子遒和陶渊明可谓典型的“性情中人”,他们的言行当属标准的“趣味主义”了。的确,梁启超对陶渊明的诗品和人品都倍加推崇。他强调趣味是生命的活力、是生趣,是生机,也曾一再以东晋殷仲文的名句“此树婆娑,生意尽矣”做反面的例子。然而,通观梁启超关于趣味主义的文字,不难发现,趣味主义的最佳代表,还是孔子。梁启超对孔子的学说和人格称羡不置,不断援引孔子的言行作为趣味主义的实例,这固然有纯属个人偏好的因素,其实还有一层学理上的内在原因的。

这一层内在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孔子毕生“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怀着一颗不世俗的心,做了一生很世俗的事。他既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超功利者、践履艺术人生的趣味主义者,又是“诗教”、“乐教”的始作俑者。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这是一种社会性、群体性的人格,因此孔子极为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在他看来,诗和音乐,是知识启蒙和融入群体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人格的必要助力。“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因此一个“君子”应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应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以看出,以孔子为趣味主义的人格典范,有助于梁启超将其学说融贯起来,即有助于把他的趣味主义与前期的功利主义美学思想统一起来。举例来说,孔子的“诗可以群”,已是梁启超强调小说之“群治”功能的先声,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和诗界革命,则相当于孔子的诗教和乐教,这样,前期的功利主义和后期的趣味主义就不再是割裂而冲突的了。

梁启超的趣味主义不仅是一种人生观,而且是一种艺术观。在梁启超看来,艺术即趣味。“文学的本质和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趣味’。”——这句话可视为梁启超关于文学的最明确的定义。不过这只是关于文学和艺术的一般性说明,有如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正如克罗齐美学体系就是对“艺术即直觉”的公式加以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梁启超关于艺术的“趣味”说也不停留于泛泛而谈,“实感”说就是对“趣味”说的补充或进一步规定。不同的是,克罗齐的直觉说或表现说是逻辑地建构起来的“科学的”美学体系,而梁启超的趣味说和实感说都只是源于体会或感悟,都只是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经验性描述。

“实感”是梁启超文论中使用频率颇高的词汇,只是向来少有研究者别具会心,特意拈出。然而假如忽视了实感说,我们对梁启超的美学思想的理解,将是不充分的。现在把梁启超关于实感的言论择要罗列如下: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关于“实感”有一句总说:“大抵情感之文,若写的不是那一刹那间的实感,任凭多大作家,也写不好。”随后,说李清照词《声声慢》:“他这词,是写从早至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恓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说苏东坡诗《梦中得句千山动鳞甲,万壑酣笙钟》:“他作诗时候所处的境界,恰好是最浪漫的,他便将那一刹那间的实感写出来,不觉便成浪漫派中上乘作品。”说屈原的诗:“《三百篇》好的作品,都是写实感。实感自然是文学主要的生命,但文学还有第二个生命,曰想象力。从想象力中活跳出实感来,才算极文学之能事。就这一点论,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特前无古人,截到今日止,仍是后无来者。”[28]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中说:“我以为想研究出一位文学家的个性,却要他作品中含有下列两种条件。第一,要‘不共’。怎样叫做不共呢?要他的作品完全脱离摹仿的套调,不是能和别人共有。……第二,要‘真’。怎样才算真呢?要决无一点矫揉雕饰,把作者的实感,赤裸裸地全盘表现。”[29]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说:“歌谣之为物,本是当时之人自写其实感。”[30]

实感被梁启超看作“文学主要的生命”,它具有三个要点:

第一,往往发生于“一刹那间”,类似于“烟士披里纯”。一种极热烈的感情突如其来,不可遏止,从作者的生命中直接涌出,毫不隐瞒,毫不修饰,如火星迸射到文字之上,将文字点燃为诗句。这种一刹那间的实感,与作者的生命不可分割,因此这种情感最真,最不能作伪,须是作者亲身经历,世间独一无二,别人万万不可替代。换言之,这“一刹那间的实感”,既是最真实的情感,又是最具个性的情感。对于这种“一刹那间的实感”的捕捉与表现,梁启超称之为“奔迸的表情法”,并视之为文学中情感的最高表现。这说明梁启超的诗歌审美趣味,已突破了长期被视为正宗的那种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传统审美趣味。

第二,所谓“实感”,也就是“真情实感”,它的根本特点和首要标志就是“真”。在梁启超看来,艺术无非是趣味的表现,或曰情感的表现,趣味须是真趣味,而感情则越真越神圣,因此,“真”便成了衡量艺术价值之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乃至终极尺度。梁启超之所以高度赞赏屈原、陶渊明、杜甫这三位诗人,正是由于在中国诗歌史上,这三位诗人最是真性情,他们的诗最真。因此,梁启超也颇为认同“真即是美”、“真美合一”的说法。譬如在评论杜甫的时候,梁启超声称杜甫发明了或娴熟运用了一种表达情感的独特方法,并名之为“半写实派”,认为这种“半写实”的方法证实了“真即是美”的道理:

 

他处处把自己主观的情感暴露,原不算写实派的作法。但如《羌村》、《北征》等篇,多用第三者客观的资格,描写所观察得来的环境和别人情感,从极琐碎的断片详密刻画,确是近世写实派用的方法,所以可叫做半写实。这种做法,在中国文学界上,虽不敢说是杜工部首创,却可以说是杜工部用得最多而最妙。从前古乐府里头,虽然有些,但不如工部之描写之微。这类诗的好处,在真事愈写得详,真情愈发得透。我们熟读它,可以理会得“真即是美”的道理。[31]

 

梁启超曾有《美术与科学》一文,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出发,探讨美术与科学的关系,论证“真美合一”的观念,说明当时“美术之所以能够产生科学”的缘由和必然性:既然“真即是美”、“真才是美”,那么显然,“求美必先求真”,于是科学发现自然蕴含在艺术观察之中了。然而,我们必须将“真美合一”的观念放在梁启超的整个美学思想中去加以理解,对于梁启超来说,艺术的真,乃是艺术家个性的真、情感的真,而并非科学的真。科学之真于梁启超乃是第二位的,后于艺术之真,因此,我们不能用科学之真去规范或要求艺术之真。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介绍梁启超论“真美合一”,最后质疑道:“梁启超的论述也是有缺陷的。首先,‘真美合一’这个命题本身是不准确的。真不等于美。其次,他强调了艺术与科学有联系的一面,却忽略了艺术与科学有差异的一面。这也是片面的。”[32]这是一种不到位的质疑,其原因在于把“美真合一”的观念单提出来,从梁启超的艺术真实观的背景中割裂开来。

第三,实感与想象不可分割。梁启超强调“从想象力中活跳出实感来,才算极文学之能事。”这说明梁启超已经在无意中接触到了西方表现论美学中的难题。按照表现说,艺术家所表现的情感,固然可以说是“真情实感”,然而这里的“真情实感”只是相对于“虚情假意”而言的,却并不是说这种情感的表现是“心血来潮”式的“直抒胸臆”。心血来潮式的表现或怒发冲冠式的表现,只是生物学的表现,却不是美学的表现。美学的表现,是“痛定思痛”式的表现,也就是说,是一种想象性的表现。通过想象,把生糙的、激烈的、火药味的情感给转化和提升了,而后才有文学,才有艺术。因此,梁启超的所谓“从想象力中活跳出实感来,才算极文学之能事”,对于表现论美学,可谓切中肯綮的知味之言。

梁启超的趣味说,其深度和力度虽不能颉颃王国维的境界说,其内容却依稀有几分仿佛。比如,梁启超以真作为趣味的准绳,王国维也以真作为境界的圭臬。虽不能与境界说的影响力相提并论,在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梁启超的趣味说倒也不乏支持者,可谓后继有人,如朱光潜、丰子恺等。有人“接着说”,正是一位学者进入历史的最充足的理由。

 

 



[1] “学以致知”与“学以致用”的不同,是邓晓芒的见解。可参看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绪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页。

[3]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金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3、3页。

[4]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中》,安徽文艺出版社,第746、759页。

[5] 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6] 梁启超《新民说》,黄珅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5、62、65页。

[7] 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8]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第370页。

[9]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第369页。

[10]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第373~374页。

[11]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370页。

[12] 梁启超《烟士披里纯(INSPIRATON)》,《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51页。

[13] 梁启超《烟士披里纯(INSPIRATON)》,《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50页。

[14]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371页。

[15]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372页。

[16]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小说全编》,漓江出版社,1995年,第3页。

[17] 梁启超《诗话》,《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211页。

[18] 梁启超《诗话》,《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210页。

[19] 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17、18页。

[20] 梁启超《美术与生活》,《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10页。

[21] 梁启超《“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3页。

[22]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26页。

[23] 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213页。

[24] 梁启超《美术与生活》,《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11、12页。

[25] 梁启超《学问之趣味》,《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21页。

[26]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国现代美学名家丛书·梁启超卷》,第146页。

[27]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第102页。

[28]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第114、121、151、174页。

[29] 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第190页。

[30] 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第227页。

[31] 梁启超《情圣杜甫》,《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第183页。

[32]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88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