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和浩特我去过!

 老刘tdrhg 2016-03-29

                                                                                             

呼和浩特 <wbr> <wbr>我去过!
      看吧!蒙古包戳多漂亮”,马鞍山市张曰枫女士是位铁杆邮迷,她寄给邮友的邮品,无论是封还是片都邮味十足,都能入集,这就是集邮者要唱的主旋律。近年来,她又迷上了“三U”,又成了铁杆游迷。高!实在是高!

                                     呼和浩特 <wbr> <wbr>我去过!
     淮南市邮友苏雷先生,当下是大忙人,一手抓邮集参展,一手忙本职工作。这次北上呼和浩特观展,多谢寄来展地的片片。

呼和浩特 <wbr> <wbr>我去过!
     合肥市邢德胜邮友工作太忙,我收到他很多的片片,从邮戳来看从不雷同,这说明他始终在跑。我再说一次,大热天千万要严防中暑。从这个片的日戳看,赶邮展开幕式己来不及,只能在北京发个首日了。衷心感谢!
     我是88年底去的内蒙古,是受朋友抬举,第一次赏试着“下海”。是严冬嘛,又是去塞北,皮货自然穿了一身,列车过北京时气候相差无几,一到集宁,乖乖变了天了,气温陡降十几度,那真是一个字:“冷”!二个字:“极冷”!到了呼和浩特天亮了,呼和浩特蒙古语是“青色的城市”,可眼前却是满地厚厚的干雪(挤不出水),北风呼叫,寒气袭人,为保证身体零部件的正常运转,我赶忙找到自治区石油招待所住了下来。这里的冬天屋里屋外二重天,屋内温度16度算达标,不象我们南方,室内外一个温度,再冷也得硬扛。在呼和浩特我经历了零下24度的考验,喝一口热茶,滴到皮夹壳上立马成冰,就这么历害,现在想想我真是个有故事的人!

     到了呼和浩特,别以为立即就能看到蒙古包,为看到真正的蒙古包,我去过萨拉旗,包头,五原,巴彦格勒都没见到,过乌海往西走才能看到蒙古包,有蒙古包的地方那才是草原,城市里隅尔看到的蒙古包那是为旅游服务的,要花钱,也不地道。

    现在的呼和浩特肯定大变样了,但停留在我的记忆中的呼市印象是美丽与独特:昭君墓、五塔寺、民族商场、卤肉店、农贸集市、邮市地摊……,三个月就这么转着玩来玩去。到一个新地方我绝不逛商场,因为商场的商品全国一个样,不稀奇,不精彩,无特色。我喜欢专找类似农贸市场的集市看看,我觉得这种市场最能反应出当地人生活的水准,民俗、民风也略显一斑。在这里,南方的泥鳅是个宝,甚至有一把岁数的人也没见过泥鳅,当地人说那是南方水乡人的口福。呼市大街小巷卤肉店都有熟驴肉、熟马肉、熟骆驼肉卖,口感虽不怎么样,但是当地很多人都把它当作小吃,就这么用手抓着吃,很爽!二块钱能买一大包,能把肚子撑得痛,菜市场的鱼有生的,有熟的,就是没活的,我在土默特左旗(乌兰夫家乡)看到熟鱼用纸包着放在地上卖,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

     这里人很好客,一次,我在察素齐食品公司作客,那不叫喝酒,叫玩命,开始你来我往没感觉会有什么发生,接着祝酒歌唱起来了,歌词随编,随着现场客人,现场气氛来编,生怕客人喝不好,生怕客人喝不醉,“你不醉,我没面子”这就是蒙古人的豪放禀性,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在大街撞“醉鬼”那是常见的现象。蒙古菜系中的那道手拔羊真的是美味无比,让您回味三生。不过有一事,到现在我都搞不懂,为什么贵客来到要上一道黄豆芽菜,而且放在餐桌正中间,我遇过几次都这样,您知道吗?

     我在土默特左旗度过了89年的“元宵节”,南方的元宵节没法和北方比,仅仅是一个形式,北方的元宵节关健是一个“闹”字,那真叫热闹。从春节开始家家门口都架大缸烧柴禾,一直烧到正月十五,喻:红红火火,元宵节白天各式花轿,高翘,绝活,杂耍……,晚上拼着命地放礼花,那礼花是用炮送上天空,惊天动地!胆小的都怕,主办方都是当地的政府,真的是与民同乐。

     我在呼市逛邮市,凡是上了岁数的人都不承认有蒙古国,说那是自己家的兄弟,其表情严肃程度不逊色于包青天!呼市邮市上有很多外邮,这是边垂城市的特色,外邮主要是苏联、蒙古、韩国、日本、朝鲜等国,价格很便宜。可是我对外邮不动情,现在编组邮集了,就后悔了。

     感谢张曰枫、苏雷、邢德胜三友寄来的内蒙古素材邮品,引出了我的这段美妙的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