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济局唯一一趟烧煤取暖的绿皮车,是淄博站唯一的始发列车。上世纪70年代这趟车就有了,所以被称为神车。从淄博始发到泰安,全程184公里它要晃荡上5个小时41分,平均运行行速度每小时32公里,相当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火车速度。 橘红色的牵引机车机体格外醒目,这种由大连机车制造的东风4内燃机车,曾经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铁路最先进的火车头。如今,济局其他的火车全都改由电力机车牵引,只有它还坚持奋战在一线。小火车成为热闹都市中的“稀罕物”,尤其受驴友热捧,大伙都改称它为“驴子列车”。 这趟绿皮火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驶在辛泰线上,全程24个站,穿越22个隧道,每到一个乡镇都停,还要选择性停一部分村子,真真正正做到了“站站乐”,要知道现在的红皮火车连县级市都停的很少了,只在地级市停靠;至于动车高铁,连地级市都要选一部分才停。 列车沿途只有4个车站在站内出售车票,其余20个车站全部是先上车后买票,票价40年以来不仅没涨价,而且在6年前还由12元钱降到了现在11.5元,相邻车站之间仅仅1元钱,最低学生票只要5毛钱,是济南铁路局运营旅客列车中车厢最少、票价最便宜、设施最简单、速度最慢的列车了。 其中,源迁站紧挨着溶洞、泉河头、天堂寨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车站就建在半山腰的村边上,火爆的小货车也带火了山里的“车站经济”。每逢小火车到站时间,附近农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都会挎着自家鸡鸭鹅下的蛋和山里采来的野菜、山货到车站来兜售。渐渐的车站经济成了山民们的主要副业收入,进山旅游的人多了,他们的商品销路很好,城里人都喜欢大山里原生态手工艺品和绿色食品,这趟小火车又成了山里村民们的“致富车”。 开春后,列车上带农具、背包袱、挎篮子的农民也多了起来,下地干农活的、赶集置换商品的、走亲串友的都有,仅仅四节车厢的小火车就显得异常拥堵起来,节假日礼拜天连过道里都站着人。 列车已经通车40多年,座椅外层皮革已开裂,便用针线进行了缝补。车厢里没有空调、电茶炉等现代设施,烧水、取暖都是用烧煤炭的小锅炉,一天能烧煤300公斤,用水2吨。车上也没有广播和餐车,报站全靠人工喊。 由于这趟小火车运行慢,很多急于赶路的旅客大都选择了绕行济南的高铁和动车列车。因此,这里的沿途小站上没有了大城市里的急躁,车来人聚,车走人散,简陋的车上到处洋溢着农村串门拉呱一样的温馨,静静的山村里回响着车轮不急不缓的铿锵,也成为许多人的美好回忆。 来源: 旅游头条 更多精彩尽在今天18:00山东影视《第一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