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七帖》中的字连接

 宣文书院 2016-03-30

《十七帖》中的字连接<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王保雷

近期通过对《十七帖》的学习,认识到一个简简单单的字连接,如若深入研究,都能又有所发现。给后代书家以启迪,甚至还能成就书法风格。对《十七帖》研究,一般忽略了字连接,原因是:一是因为刻帖,二是因为字连接少。不像明清人那样连接多。其实笔者通过研究,竟然发现十几种之多。

 

《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日”而得名,内容为信札,今仅有刻本,且已不能见到唐刻本了,所见皆为临本所刻,现主要有上海图书馆藏本和日本“三井本”。《十七帖》是一部汇帖,主要内容是王羲之写给他的好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一组信函。

 

<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xmlnamespace prefix ="w"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word" />说道字连接,就要涉及到章法。《十七帖》属于小章法。书法 “小章法”的脉络是, “二王”手札、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米南宫的手札等。《十七帖》中字连接不占主要成分,而且牵连之处一定要有道理。《十七帖》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有分寸,牵连的字在整个章法中起到了提神的作用,而无左缠右绕之病。有些字更注重意连,也就是笔势上的关联。

 

《十七帖》属于今草中的小草。今草字与字之间萦带加强,小草,指形体较小、笔画虽省略但较易辨认者,与大草相对应。小草之名起于宋朝,宋朱长文《墨池编》卷九《续书断上》说“唐玄度,文宗时侍诏翰林。精于小草书,有楷则。”王羲之的多数作品也都可以归属到 “小草”系统中。

 

由于《十七帖》是石刻帖,笔者推测,有些字与字之间,或许有极细的牵丝连带,但是在拓片的时候,不会显得那么清晰,反而显得线条高古。对于学习可以参见唐摹本王羲之的一些墨迹,手札。董其昌、王宠的草书墨迹可以体现出这种传承,也有细的牵丝出现。如(图一)王宠草书可见明显牵丝。

 

欧阳中石讲到到草书弊端时提到,连带重复是其中之一。草书中有些字本身就有很多连带的线,一篇之中如有很多字上下连带,很容易造成一些平行线,向刮风。可见对字与字之间的连接不能简单小觑。

 

《十七帖》中的连带笔画方式有:

 

1、笔断意连:称为“空抢”,主要指“纵横牵制”的笔意连接。如(图二)“十七日,即日得”虽然各个独立,但是横划竖划内在有气连接,字与字之间,也仿佛被气脉贯通,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表。

 

2、顺连: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连接方法,上一个独字完成后,顺势连接下一字的首笔画,不做多余变化。适合相对易于处理的基本字型,特别是上一字的收笔在右下方,笔势回望下一笔左上角。下一笔的起笔又正好从左上起笔。例如:(图3)“书信”二字。“想复”二字笔画相连,这是强化字与字之间关系的一个方法。 

方块汉字的书写习惯适合这种连接,也就是为什么汉字横写会气息不畅的主要原因。

 

3、叠连:笔画和笔画在连接时交叠,看似无意,实则根据通篇章法需求分割不同空间,如(图4)“年垂”。“年”字,末笔的连接穿过竖勾,被分割的小三角形的空间和其他几块小三角形有均衡感,由连接线分割后显得和谐。

 

4、解字连:将一个字打散,一部分和上一字连接,一部分和下字连接。给人以抽象感,因为打破了一般的构字习惯,建立了新的字串。会使人更加耳目一新。这也是写楷书时间较长的人不善写草书的主要原因,就像上个世纪著名的二徐之争,徐悲鸿认为写实艺术好,并用来改造中国画。徐志摩认为西方抽象艺术,更接近中国艺术本质。如(图5)“足下行至吴”。“ 下”字的上点似与“足”字相关,“下” 字的末点和“行”字连接,“至”字末笔似与“吴”字的口字连接。

 

5、字笔画实接:与上一种连接相似,但主要依靠实际笔画连接。如(图6)下文中的“临书但”三字,第一字的末点与第二字“书”的竖成一笔,“书”字的末点和第三字“但”的起笔成为一笔,当断不断。用实际笔画进行了连接。篆刻和诗词中都有“粘连”,我想艺术就是这样相通的吧。

 

以上两种连接,给人的启示就是断句处不一定要断开,好比写首七绝,不一定在第七个字处断开,有可能第七、八、九字连成字串。

 

6、直连和曲连:连接时采取的不同方法,为了避免雷同,可用直线连接,也可以用曲线连接,直线的感觉更加爽利,曲线的感觉会增加妩媚。有些人只注意通篇缠绕,就是曲线过多,就成了“死蛇挂树”。要加以克服,就要有所变化。如(图7)“曾具”直线连接。(图8)“副此”曲线连接。(图9)“皆有后”。有曲有直。

                

7、折线连:有点像直线连,但是在中间加上了下一笔的笔画角度,线条感觉象一个折线。折角发生不同变化。例如:(图10)“非复”(图11)“种彼”(图12)“下问耳”(图13)“间然”二字由一直线接一曲线,做了一个翻笔动作,漂亮至极。

                    

 

       

8、插连:上字写后会形成很大的空间,根据通篇章法考虑,尤其是追求典雅的古代圣贤,不会使空间对比拉开的过大,为了避免空间的过空采取的办法。如(图14)“人足”之穿插在中间。(图15)“耳亦”亦字插在左侧。

9、不同字串连:如果字通篇连接称为“一笔书”,也是书法不提倡的。但是王羲之在长字串连接时,字外感觉字字相连,在字内却有文章,字内会增加好多断点,这样就造成即使字串很长,也没有喘不上气来的感觉。反而还有“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洒脱。例如:(图16)“以年老甚欲”中的老字。

  

10、短线蹙连:在字连接的时候长线连接较为常见,短线连接给人感觉局促,紧张。使用较少。但是为了避免雷同,并恰当表现心境可当做一种手法。(图17)“想必”“ 下问耳”(图18)。 

 

 

    

11、翻接:就是连接后,翻转笔锋,例如“内外”,既是笔画实连,又有翻笔,组成新的字组。如(图19)“内外”(图20)“此有”。

  

12、顶针接:这是用诗词的名词描述,也就是上一字末笔结束,不采取连而是略断,马上就接下一字起笔,不同于意连,笔画间如顶针。如(图21 “为事”由于“事”字写法局限,如果一味连接,字法就错了,采用这种方法为好。

 

13、挑勾接:为了说明对后人的影响,故单独说明。为了连接方便,将本来没有钩,或有钩的字“勾”笔强化,进行连接,这种在后来的狂草中广泛使用,王铎、傅山常用。如(图22)“中将军”,中字本没有勾,为了连接方便产生了勾。

 

14、绞锋接:这种单独接法,主要体现在绞转笔法的使用上,通过这种连接显得笔画遒劲,这在刻帖中是不易感觉到的,也是当代学术研究的成果。如(图23)“能画”。本也可归于曲线连接,但仅仅认为是曲线,就忽视了字的神采,故单独列出。

 

15、反连,就是一般的字都是末笔收在字的右下角,后字起笔在左上角,但是如果下一个字的起笔在右上角就需要反方向连接,例如草书的“春”“幸”等字,就不一一例举。

以上拙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王保雷  2011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